胡濤 何曼
“堅定不移地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好疫情防控總體戰和阻擊戰的要求,成為‘抗疫戰斗中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這既是中冶南方人的鏗鏘誓言,也是他們“逆行”而上、奮勇向前的真實寫照。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身處疫情中心武漢市的中國五礦骨干子企業中冶南方公司,在應對方艙醫院建設、醫用氧氣站增容、海外項目復工等疫情防控重點工作時,有效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貢獻央企智慧和力量。
技術作先鋒,組織有力量
時間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在中冶南方黨委統籌調度下,下屬各基層黨組織集結以黨員干部為主的專業隊伍,充分發揮雄厚的專業技術實力、工程施工實力和資源整合能力,迅速筑起阻擊疫情最堅固防線,用技術與生命賽跑,為更多人帶去生的希望。
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液氧儲存汽化供氧系統”工地,由設計科室3名黨員組成的技術攻關組,將正常設計流程需要近一周方能完成的實地踏勘、方案審核、圖紙繪制的任務,壓縮到24小時內完成。改造完成后,將金銀潭醫院的供氧能力由200立方米每小時擴增至500立方米每小時,可為800多張危重病床位病人提供氧氣服務。
基于環保領域的專業優勢,下屬子公司“都市環保”被武漢市防疫指揮部指定承擔2處“方艙醫院”的尾水消毒任務。項目時間緊、任務重、風險高、責任大,都市環保黨委聯合兩個專業部門的黨支部組建“方艙醫院尾水消毒黨員突擊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踏勘,當天即制定出尾水三級消毒方案,同時多方協調資源,搭建消毒點,投放消毒藥劑,檢修消毒設備,控制污水流量,檢測污染水質指標。有著豐富污水處理運營工作經驗的突擊隊成員在現場7×24小時不間斷作業,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第一座醫院的尾水消毒配套任務。運轉起來的消毒系統能有效殺滅污水中可能存在的新型冠狀病毒,避免病毒通過糞口傳播的風險。
自動化公司2月12日接到緊急電話:大花嶺軍運會場館即將被改造為方艙醫院,需要對新風系統進行調整,希望公司能夠提供變頻器調試服務。自動化公司黨總支迅速調集由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黨員“尖刀班”,“戰士們”在充分了解館內實際情況后,短短幾個小時內便制定出了安全、可靠的調試方案。不僅解決了因病毒回流進入送風系統的問題,同時還降低了現場風道噪音,為醫護人員、感染患者提供了安全、舒適的救治環境,滿足了方艙醫院現階段的使用需求。
居家不隔愛,黨員有力量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公司部分黨員被隔離在各地不能返漢參加“戰疫”。但身為央企人,就要做“排頭兵”,他們挺身而出,主動向所在地黨組織靠攏,自發建立或加入本地區的防疫應急志愿者小分隊,有的捐贈愛心,有的服務居民,有的下沉社區防控。在這個特殊的春節里,中冶南方廣大黨員將自己“居家不隔愛”的星火力量,融入“武漢加油,中國必勝”的歷史畫卷中。
查志軍是中冶南方城建公司地空景觀規劃黨支部的一名預備黨員,由于家里有親屬在醫院工作,在疫情爆發之初,他就敏銳地意識到醫用口罩等防護物資必然存在供給缺口。于是,他果斷地發動海外的好友共同尋找醫用物資。功夫不負有心人,當身在日本東京的好友電話告知找到5 000個醫用外科口罩時,他激動得直跳腳。盡管由于境外管制等原因,最終查志軍付款的口罩僅收到1 000只,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送到了離家最近的普仁醫院。新聞媒體向他問起這次捐贈,他謙虛地說:“和守護我們的醫護工作者比起來,我做的微不足道。”
馮林朝是中冶南方連鑄公司管理黨支部書記,老家住宅位于黃岡蘄春一處十字路口。看到武警戰士長期堅守在路口執勤,日曬雨淋,沒有遮擋,馮林朝趕緊和家人把住宅的一樓收拾整理出來,增添了配套設施,提供給他們休息,并且囑咐家人提供熱水、便餐,送去溫暖和便利。完成這些事情后,馮林朝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當地的醫療防護救援志愿者團隊。根據當地疫情防控部門的安排,馮林朝起早貪黑地奔走在偏遠鄉鎮山村,挨家挨戶統計信息,普及防控知識,運送發放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還為村民們做起了健康輔導。
丁立君是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公司項目第一黨支部的一名黨員。年前,本已返回西北老家探親休息的她,在得知湖北緊缺消毒液的消息后,立刻行動起來。憑借采購工程師的資源優勢,她一方面主動幫助捐物資的廠家聯系需要物資的醫院機構,一方面發動身邊的同事、朋友、志愿者,與湖北各級政府機構、防疫應急指揮部、衛健委等部門取得聯系,將她組織并協調的1 000多噸消毒雙氧水分發至武漢多家新冠肺炎定點治療醫院,以及湖北多個地、市上百家單位機構,用于醫療單位及周邊環境消毒,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蔓延。
有序抓生產,行動有力量
按照五礦黨組、中冶集團關于“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兩手都要過硬”的要求,中冶南方黨委周密部署、統籌協調,有序推動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各項工作科學開展。
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公司黨委根據企業實際推進線上部署、居家辦公的工作模式,并要求層層落實、責任到人。各基層黨組織采取多種舉措,積極協調解決黨員群眾的辦公軟件等問題,為推動企業生產經營創造有力條件;及時了解黨員群眾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群策群力協調解決,不讓大家有后顧之憂;開展線上培訓和分享交流活動,不斷完善企業知識庫,鼓勵黨員群眾自主學習提升;組織各類線上活動,幫助大家緩解疫情帶來的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投入工作。
為保證“一帶一路”樣板工程——印尼德信350萬噸鋼鐵全流程項目按期實施推進,疫情爆發后,中冶南方黨委書記項明武多次參與印尼德信項目各方高管協調視頻會,給現場管理團隊提出明確的要求和工作安排。在公司黨委的指導協調下,項目黨支部牽頭制定應對措施,在保證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生產。但是就在一切穩步推進之后,自2月5日起,因疫情影響,項目部15名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滯留國內,近50名供應商服務人員和施工單位近300人無法抵達項目現場。
在這個極端艱難的時期,印尼項目黨支部通過多方取得聯系,用印尼當地的人力資源解決了人員短缺的問題。在以黃書友為核心的黨員先鋒隊的示范帶動下,項目現場的中外員工思想穩定、傾心工作,共同承擔生產和防疫的雙重責任。整個春節期間,項目現場沒有休息一天,黨員干部帶頭加班加點,將春節和疫情對工程進度的影響降到最低,為項目早日建成投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越是風疾雨驟,越考驗黨組織的責任;越是危急時刻,越體現共產黨員的擔當。疫情發生以來,中冶南方以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生動實踐,筑起了阻擊疫情最有力的防線。越是艱險越向前,中冶南方人有力量更有信心成為這次“抗疫”戰斗中黨和人民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