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培 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城南小學
由以往的課間廣播操演變成現在的足球大課間活動,足球運動項目目前在校園里才剛剛開始普及,其運動水平都還處于低下階段,在教學和管理實施中都存在諸多問題。沒有達到預期的足球運動效果,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教師的教學質量,主要突出問題表現如下:
我校以城南故事為特色,以足球運動促發展。著力打造校園足球品牌,從大課間足球活動讓每個學生把足球運動融入到教育中去、生活中去。學校有班級41個,在校學生1800余名,雖然學校每學期確保有足球300多個,但與學生人人一球差的甚遠,足球器材的缺乏就無法打造校園足球運動品牌。
自開展大課間足球活動以來,要求學生人人自購一個足球,學生每天帶足球上下學,在上下學進出校門時,時常會看到學生沒有把球拿住,掉在地上滾到馬路上,此時,正是家長接送孩子的高峰期,馬路上都是孩子家長的私家車和其他車子在行駛,學生為了撿足球,不過生命危險沖到馬路上去撿足球,給學生的生命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此時的足球就成了造成生命危險的危險品。

如圖一:可移動足球框架
學生每天自帶足球,有的用網袋裝足球、有的用塑料袋裝足球、也有的就用徒手拿足球。在校期間都把各自的足球放在自己的位置旁,不管在上課還是下課期間總是有足球滾落在教室的過道里,不僅嚴重影響了教師上課,還影響了教室的美觀同時還存在安全隱患。雖然已經達到人人一球,但雜亂的擺放,讓人覺得管理不夠精細化,成不了學校的足球運動品牌,只能說是個半成品。
學校要打造足球運動品牌,必須做到人人一球;急需解決學生上下學拿足球安全隱患問題;足球管理必須責任到人;足球放置必須有序。想要大課間足球活動順利開展,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自制足球大課間活動器材資源開發設計的問題迫在眉睫。只有解決上述問題才能打造學校真正的足球品牌。
為了解決每個學生拿足球上下學的安全問題;為了提供學生更多參與足球活動的問題、為了讓學生拿放足球方便的問題、為了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問題,體育組和校長、總務處人員多次現場勘察、商討并積極聽取班主任和家委會的意見,根據自己學校足球品牌項目,開發設計了兩個符合學校放置足球的框架。分別是可移動足球框架和固定足球框架兩種(圖一和圖二),其中固定的足球框架有兩種,一種是安裝在各班教室門口的足球框架,還有一種是安裝在公共區域教學樓一樓的樓梯下。這兩種框架的設計是根據大課間足球活動和體育足球課的要求而設計的。

圖二:教學樓走廊固定足球框架

圖三:支架單薄空隙大

圖四:容易卡住球

圖五:教學樓走廊固定足球框架

圖六:樓梯下固定足球架

圖七:足球移動框架整體圖
在設計體育課可以移動的足球框架時,根據以往放籃球筐(圖三和圖四)
支架單薄,支架間空隙太大,容易把球卡住等弊端進行改進,為此,根據學生的班額人數、學生身高、是否可移動、便于拿放球、便于保管、底部高度、框架支架間的密度這七方面進行設計,使得移動框架更合理使用更方便。
固定足球框架是根據大課間足球活動的要求設計的,設計前根據實地考察,尺寸的丈量,設計時便于學生既方便又快速拿取足球為前提,因為大課間足球活動涉及學生多,為了拿取方便,把足球放置框架設計在各自的教室門口走廊上(如圖五)和一樓樓梯下設計足球框架(如圖六),根據每班的學生人數,學生足球大課間活動的密度、強度、拿放方便程度、便于管理、安全美觀五方面進行設計,這樣的設計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更多的時間里參加足球活動,從而得到身體的鍛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移動足球框架為方便體育課教學而設計的,由體育教師管理。在拿取時是面臨一到六年級的學生,各年齡段身高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設計時考慮到小學生能人人都可以拿到球,為此把這個足球框架的門設計為可以折疊的(如圖七)。
足球框的大小按班額50名學生可以放四號足球大小設計的;以往的框架太高,學生拿球時很慢很累,要從框架的縫隙里用手交替的才能把球拿出來(如圖八),現在的足球框架正面上部分可以往下翻(如圖九),不管小學生身高有多少高都能拿到球(如圖十);放足球時把框架蓋打開(如圖十一),足球就可以從上面放入足球,不會使足球掉入在外面。這樣拿放又方便又快速;足球框底下設計四個活動輪子,同時輪子還帶有自動剎車功能比以前做的有了改進(如圖十二),這樣足球框不會隨意的移動,起到安全的作用;使用好以后可以上鎖(如圖十三)。這樣每個體育教師自己保管自己的足球,足球不會被遺失,學校的財產得到了保障;足球框底部離地面高度必須考慮,因為足球長期使用后可能出現漏氣的現象,導致足球癟塌,最下面的足球就會卡在足球框架底部的不銹鋼之間,球面就會碰到地面,在移動時就很費力,導致移動時方向就會打偏這樣造成不安全;框架支架間的密度要增大,如支架間放的太開,容易把足球卡在不銹鋼之架縫里,再是遇到癟塌的足球就會掉在地上。根據前面七個方面的考慮,設計了我校特有的足球框架,為體育足球課拿取足球提供了便捷也確保了安全。

圖八:拿球又費時又費力

圖九:足球框架正面可折疊

圖十:二年級學生能快速拿球

圖十一:足球框架蓋可以折疊

圖十二:左邊改進的可以制動

圖十三:上面和正面折疊上鎖
在學校制定三年目標規劃當中,經過學校校務班子會議紀要討論決定,明確足球項目是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為了打造學校足球品牌,通過家委會、家長會、告家長書、大課間足球活動方案等多種形式告知家長,學校要求學生人人一球。
1.利用走廊資源 放好球
在各自的教室門口走廊兩根柱子之間設計足球框架,柱子厚度剛好是四號足球的直徑,兩根柱子之間的長度剛好可以放8個四號足球,高度可以放6-7個四號足球,這樣共可以放48-56個四號足球,完全可以滿足目前每個班的班額人數。
固定足球框架里拿球是從框架的下面拿足球的(如圖十四),把正面最下面的不銹鋼往上翻,足球就會自動滾出來,由體育委員或班干部(小組長)把足球傳遞給足球的主人,這樣拿足球就非常的有序而且又快。拿好后把下面的不銹鋼翻回并插好插銷上鎖(如圖十五);固定足球框里放球,只要把最上面的不銹鋼蓋子打開(如圖十六),按小組把足球往上放入規定的格子內,放完后蓋上不銹鋼蓋子就可以了。這樣不僅便于放好球而且又美觀。
2.利用公共區域 盤活球
在一樓樓梯下設計固定的足球框架出于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其一是考慮到我校班級數都在逐年增加,為了滿足增加班級的需求而設計的;其二是一樓樓梯下學生經常到這里捉迷藏,學生鉆進鉆出及其不安全;其三是樓梯底下很容易產生垃圾。為此,也為了充分利用學校的有利空間,基于以上三點特意在一樓樓梯底下設計足球框架(如圖十七)。這樣在有效的公共區域里盤活好增加班級的放球地點。
3.利用移動器材 保護球

圖十四:從足球框架底部拿球

圖十五:框架底部插銷上鎖

圖十六:足球從上部放入

圖十七:樓梯下固定框架
在平時的體育課教學中經常會發現有球沒有回歸器材室,會在課后發現操場上、草坪上、有些角落里看到球,有些甚至被學生拿回家都不知道;移動框架是為學校體育課教學服務的,通過自制移動框架器材的開發設計,框架可以上鎖,保證了球不會被丟失。
1.學生管理與運用
固定框架里拿足球由各班8名小組長負責分發,這跟班級座位是相符合的,體育委員負責開鎖和打開框架下面的蓋子,放球時由學生按順序從框架上方放入各自規定的框架內。這樣下次就不會拿錯足球。一樓樓梯下是由最近的班級體育委員開鎖,各班網袋上都注明班級,這樣便于各班辨別和拿取。
把所有足球放入足球框里后插上上下的插銷,上下都可以上鎖(如圖十八),這樣學生就無法自由的拿取自己或其他同學的足球了,教學樓里就不會出現有學生在過道或教室里踢足球現象,也不會出現足球被盜的現象。這樣學生和家長都很放心把足球放在學校了。
每次活動由小組長集合整隊。在大課間足球活動的來回途中統一要求右手抱球,在活動時聽節奏做動作,不得干擾其他同學的球。
2.班主任管理與運用
班主任主要負責8名小組長的分工(見附件1)、各個學生分組放球的具體位置、鑰匙的管理、充氣、熟悉活動場地等工作。在大課間足球活動時必須按座位的順序拿放球,在足球游戲、“校長杯”班級聯賽等活動中要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活動,負責活動的紀律和安全。
附件1:(見表1)

表1
3.體育教師管理與運用
(1)檢查內容
專職體育教師主要負責移動框架足球的管理與運用,根據框架編號一人負責一個,每天查看框架的輪子是否正常、支架是否完整,是否上鎖、球是否漏氣、球的個數是否減少。

圖十八:足球放入后可以上鎖

圖十九:移動便捷

圖二十:逐個拿放
(2)課間使用
移動的框架不僅可以放足球,還可以放籃球、排球等球類的體育器材,體育教師在準備球類器材時就非常的方便,根據教學內容可以把放有球類的框架直接移動到體育活動場地(如圖十九)。
(3)安全有效
學生在教師的視線里拿放球,學生就會按秩序拿放(如圖二十),這樣不僅教育學生要遵守秩序,而且對體育課的安全也有了保障,不然學生會一擁而上,擠在一起拿球,放時會站在老遠往框架里扔球,給人感覺拿放球既亂又不安全。同時可以節省學生拿放球的時間,為體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學練時間。
器材資源開發的目的就是讓每個學生都基于發展,人人一球,人人參與活動,保證有充足的活動時間。通過學生自己管理器材增強責任心,經常參加足球運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力量、速度、靈敏、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而且還可以培養人的意志力、自制力、勇于克服困難、團結協作、集體榮譽感、守紀律等思想品德。
通過足球運動,培養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提高體能技能能力、鍛煉學生意志品質,從而真正達到以育人為本,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經過四年的摸索,形成我校特有的評價內容,具體如下:
一、二年級組:場地設置(如圖)

三——六年級組:場地設置:如圖

評價標準:(見表2)

表2
器材資源的開發給孩子們帶來了足球運動無比的快樂,每年11月份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日子,因為這個月開始是學校的體育節,也是每年學校“校長杯”足球聯賽季節,自2016年我校入選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并入選“杭州市女足基地學校”以來,積極開展足球運動,學校體育組積極研發足球大課間方案與足球校本課程,做到“人人有足球 人人會踢球”以“球育人”的教學目標開展多種活動,比如浙江省首屆“魅力足球女孩”的啟動儀式在我校舉行;學校共同體開展了足球嘉年華活動;浙江省隊女足20余人來我校開展“趣味足球樂樂樂”活動;正因為喜愛足球帶來的快樂,所以在足球活動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喜人的成績,在2017年杭州市運動會女子足球U12組比賽中獲得冠軍;2017年-2019年杭州“市長杯”足球聯賽桐廬縣賽區榮獲三連冠;并多名隊員入選杭州市女子足球隊;2018年學校也被命名為“杭州市體教結合”“縣隊聯辦”足球重點基地學校。
通過校園足球大課間器材資源開發和利用,解決了學生上下學拿足球回家的安全隱患;也給學生在體育大課間足球活動時拿放足球帶來了方便;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足球活動時間;也解決了因體育器材室小而無法放置更多的球;也解決了體育教師上球類課要多名學生到體育器材室領取的麻煩;同時也增加了校園足球文化。成為學校特有一道風景線。
校園足球雖然已經初見成效,但要打造校園足球精品,還需要解決諸多問題,如家長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教師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足球師資有待增強;足球校本課程開發有待探究;足球活動評價體系有待完善。只有不斷努力,“以球促健康,以球育人”為教育目標才能更好地打造一校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