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桂 泰州市海陵學校
基礎教育中,體育不僅是身體的教育,也是心靈的教育。小學體育教學更是學生認識運動、開展運動、運動習慣養成的基礎。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體育教學的出發點,那怎么才能使小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身心素質,如何幫助學生增強體質、提升自信,以積極的心態面對以后的學習呢?因此,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深入研究體育課程標準,創新教學手段,以期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一直以來是發展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重要前提。在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的教學模式即講解示范-練習-糾錯-再練習。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學習的效果明顯,但很難激發大多數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興趣,久而久之反而會讓體育課堂學習的氛圍變得無趣、枯燥。
近年來,體育教學備受學校和社會關注,但由于一些硬性條件的限制,體育教學發展一直是舉步維艱。對于學校體育場地的需求也是客觀需要,同一時間多個班級在同一個小的體育場地開展教學存在著教學安全隱患,教師對于課堂內容組織難度加大,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體育課教學肯定會承載著一定的體育運動負荷,在完成體育技術技能目標同時,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不過,由于運動場地的限制等原因,導致了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無法充分保障,小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運動負荷不達標,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受到影響。
目前的小學體育內容教學的開展,應基于學校的現有條件以及根據學校的特色體育活動為依托進行選擇,靈活地開展體育教學,充分專研教材。在滿足教學實際的基礎上,對教學的模式手段進行更新:A、降低教學內容的動作難度。如,在攀爬運動中,一方面可適當降低器材的高度,可讓學生容易跨越障礙;另一方面也可增加欄桿的高度,可使學生快速穿越欄桿。B、修改游戲規則或精簡規則,例如,為了增加小學生的運動負荷,增加鍛煉的樂趣,在小學籃球教學比賽中,降低比賽的規則要求,執裁時走步或帶球走不明顯時就不判罰,讓比賽順利進行下去。C、改造器材,變換場次。例如,在籃球練習中,可以嘗試改變籃筐的高度,使學生能夠更輕松地進行投籃練習;在選擇教學內容使,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取游戲性強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克服困難,培養學生的自信。另外,在體育教學內容的更新中,應該注重與小學生的生活結合,在生活中發現或利用好自制的體育器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創造力,讓學生們能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
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重點,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課堂上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層次,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和同學一起合作、交流、討論、練習,讓體育課堂成為互動的課堂。譬如,在籃球高低運球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觀看微視頻或出示圖片,讓學生自我學習,然后主動結對進行合作學習,通過互相交流、學習來評價互相的練習,在練習中能發現到高低運球的技術重點與難點,再通過老師的集體講解與個別輔導,提升學生的技術與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學中,還要重視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可以把接受能力較強的同學進行分組,然后以優帶差,形成互幫小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當下,體育教學的最新理念是對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應隨學科的發展,加強體育思想學習,轉變體育教學的理念,重視教學中體育技能的發展,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更有助于學生學習運動技巧,保障體育教學期間學生體質的提高。譬如,在田徑快速跑教學中,對于學生跑步的姿勢、擺臂動作、步頻與步幅的訓練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學習,強化這些細節動作的學練,反復讓學生練習,固定好動作,熟練好節奏,促進學生的技術擁有、技能形成,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的同時,提升學生的體育意識。
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提起興趣,在體育教學時,可有目的地選擇游戲性較強的內容進行教學,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于課堂氣氛的營造、教學目標的達成有很大的幫助。游戲化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感覺練習時樂此不疲,有效地促進體育課堂的運動負荷達成。譬如,在50米跑內容的學習中,可以設置男女生的讓距追逐跑環節,讓女生在前面5-8米起跑,然后聽哨音男生必須在到達終點前加速追上前面的女生,否則視為失敗,要有個小的“獎勵”進行10米的兔子跳練習。這個過程中,學生都會盡力追趕前面的女生,而女生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可能不被追到,因此這個練習會在緊張、有趣的氛圍中達成預設的負荷目標。
就當下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學生主體性不明顯,教法枯燥”“教學場地受限制”“課上的運動負荷不達標”的問題,可以采用“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個體差異”“發展運動技能,提升體育意識”“游戲化教學,促進運動負荷達成”的教學路徑進行優化課堂教學,從而發展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