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彬 橫縣職業教育中心
民族體育項目能較為清晰地反映民族社會歷史、文化以及宗教習慣的特征,是一項能體現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體育。民族體育不僅能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加強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此同時,民族體育對弘揚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民族體育是一項集健身和娛樂為一體的體育項目,不僅包含體育和藝術的特點,還包含教育的特點。隨著民族體育的不斷普及,逐漸在農村職校發展起來。經過不斷的融合創新,現在開展的民族體育融入了很多流行元素,變得越來越時尚化了,民族體育的健身價值和趣味性比較高,也使它能得到大眾的認可較快的融入社會。隨著民族體育的廣泛開展和傳播,現在已逐漸演變成一種日常的體育活動,學生在參加民族體育活動的同時不僅可以在運動中觸摸華夏文明、親身感受民族的文化,還能促進民族體育運動的快速發展。
本文以農村職校的民族體育發展現狀作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翻閱文獻資料和書籍,從書中搜集有用的信息,儲備大量的理論知識;查找本課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和范圍,充分了解各學科領域的基礎知識,同時在選定的文獻之中獲取相關研究信息,對通過本課題內容相關的資料進行整理總結,為文章的寫作提供理論支撐。
2.問卷調查法
為了對農村職校的民族體育發展現狀及研究進行更好的了解,對該校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的發放,對農村職校360名學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發放了350份問卷,回收問卷有340份,回收率為97%;有效問卷有320份,有效率為91%,通過整理調查問卷并分析數據,完成本次論文的寫作。
3.數據整理法
通過查找書籍、閱讀報刊以及通過對相關網站上的查詢得出結果,并將這些資料進行收集和匯總、制表、統計等方式,最終得出調查結果,根據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出最后的調查數據。
1.學生參與民族體育的形式
民族體育是社會體育的組成部分,各民族在長期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積累和發展起來的帶有顯著民俗特點,以健身、防身、娛樂為主要目的的身體鍛煉活動,民族體育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情趣,也反映出了各民族的生活習俗、文化特點、道德風尚和宗教信仰,是各民族政治、文化、生活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民族體育具有傳統性、集會性、節慶性、游藝性、風俗性、表演性等特點。民族體育形式有很多種,例如曲棍球、射箭、摔跤、賽馬、推桿、射擊、氣功以及武術等,學生在進行民族體育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民族體育文化,又能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學生在進行民族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體現了力量技巧的較量。農村職校民族體育一般包括太極拳、踢毽子、打陀螺、射箭等,通過對農村職校在校學生的問卷調查可知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形式,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形式,有90名學生在農村職校參與太極拳運動,占百分比的28%;有80名學生在農村職校參與踢毽子運動,占百分比的25%;有100名學生在農村職校參與打陀螺運動,占百分比的31%;有50名學生在農村職校參與射箭運動,占百分比的16%,通過對農村職校在校學生的調查可知大多數學生以參與打陀螺的形式來進行民族體育運動。
2.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動機

表1 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形式(N=320)

表2 學生參加民族體育運動的動機(N=320)

表3 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的滿意度情況(N=320)

表4 學校對民族體育運動的重視情況(N=320)
學生參加民族體育運動肯定有自己的目的性,通過對農村職校在校學生的問卷調查可知他們參加民族體育運動的動機,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農村職校在校學生參加民族體育運動動機,有90人是為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占比例的28%;學習運動知識的有80人,占總數的25%;消除疲勞的有50人,占16%,沒有明確動機的有100人,占31%,這些數據說明學生的認知已經不僅僅只局限于體育教學方面,大部分學生主要是因為運動能鍛煉身體屬于內部動機,這種內部動機是比較長久的動機,而消除疲勞則屬于外部動機,還有些同學是為了學習更多的運動知識,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學生沒有明確動機,這說明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沒有形成一定的意識,也不利于學生樹立民族體育運動的意識。
3.學生對開展民族體育的滿意度情況
學生只有對民族體育運動感到滿意,才能讓學生漸漸去接受更多的運動,通過對農村職校32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從中獲得了他們對民族體育運動滿意度的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農村職校在校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滿意度情況,有60名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感到非常滿意,占總比例的19%,有80名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感到較為滿意,占總比例的25%,有70名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感到不滿意,占百分比的22%,有110名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感到非常不滿意,占百分比的34%,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的滿意度能反映出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同時在體育課上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民族體育運動的文化精神,由上表數據可知農村職校在校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的滿意度不高,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的認識水平較低或者是學校開展運動的次數較少導致。
通過問卷調查可知學校對民族體育運動的重視情況,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學校對民族體育運動的重視情況,有70名學生認為學校十分重視民族體育運動,占百分比的22%;有50名學生認為學校較為重視民族體育運動,占百分比的15%;有120名學生人認為學校一般重視民族體育運動,占百分比的38%;有80名學生認為學校不重視民族體育運動,占百分比的25%。通過上面的數據可以得出學生認為學校不重視民族體育運動,這時需要提高學校對民族體育運動的重視程度,只有讓學校重視民族體育運動,才能提高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1.學生參與民族體育的動機不明確
通過分析發現農村職校在校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動機不明確,雖然一些學生有明確的動機,但還有一些學生沒有明確動機。這是由于許多學生對于民族體育運動的認識不深,只是通過自己從各種渠道了解到的知識,以此來判斷自己是否喜歡這項運動,但是學生們獲取的信息不同,獲取的關于民族體育運動的方面不同,學生們對民族體育運動的知識認識較少,從而導致學生對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動機不明確。
2.學生對民族體育開展滿意度較低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學生對民族體育開展滿意度不高,農村職校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滿意度較低的原因是學校開展民族體育運動次數較少,同時農村職校不重視民族體育運動的開展。除此之外,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開展項目不了解,導致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開展滿意度較低。
3.學校不重視民族體育
農村職校不重視民族體育運動的開展。一方面,學校由于受到升學壓力以及運動經費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對民族體育運動開展不重視,從而讓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沒有興趣;另一方面,我國現在的教育環境較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在這種重視文化成績的環境氛圍下,導致學校不重視民族體育運動,因為開展民族體育運動會占據學生學習時間,根據這一情況,學校沒有對民族體育運動形成正確認識,因此影響學校開展民族體育運動。
(1)學生參與民族體育的動機不明確,農村職校在校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動機不明確,雖然一些學生有明確的動機,但還有一些學生沒有明確動機。
(2)學生對民族體育開展滿意度較低,學生對民族體育開展滿意度不高,農村職校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滿意度較低的原因是學校開展民族體育運動次數較少,同時農村職校不重視民族體育運動的開展。
(3)學校不重視民族體育,農村職校不重視民族體育運動的開展。學校由于受到升學壓力以及運動經費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對民族體育運動開展不重視,從而讓學生對民族體育運動沒有興趣。
1.明確學生參與民族體育的動機
要想明確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動機,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第一,學校要多開展民族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多了解民族體育運動,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動機;第二,學校應多開展民族體育運動知識競賽,學生通過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知識競賽,可以極大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從而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民族體育運動中來,以此來明確學生參與民族體育的動機。
2.提高學生對民族體育的滿意度
要想提高學生對民族體育的滿意度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方面,學生要對民族體育運動有深刻的認識,這樣才能在學校民族體育運動中取得一個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學校要合理規劃民族體育運動時間,要給他們適宜的時間讓他們進行民族體育運動,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漸漸提高對民族體育運動的滿意度。
3.學校應重視民族體育發展
學校應當要重視民族體育運動的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方面,學校不要只重視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要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只有學生擁有一個強健的體格,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另一方面,學校要多開展一些民族體育運動,開展民族體育運動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民族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擁有民族體育運動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