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摘 要】電影《金陵十三釵》與《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的女性形象與男性他者緊密相連。電影主創者們充分把握傳統刻板印象中女性作為“魔鬼”和“天使”之間的張力,女人作為影像,是為了觀看的主動控制者——男人而展示的。進一步說明無論是以女性角色為主的《金陵十三釵》亦是宣稱沒有“配角的”《羅曼蒂克消亡史》,目前男性與女性的狀況仍是一種支配與從屬的關系,女性角色都是在男權支配下存在。以此展望目前中國電影中女性話語表達的困境。
【關鍵詞】他者,女性,人物形象,男權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3-0071-02
《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以南京大屠殺這個歷史事件為背景,導演張藝謀在這一嚴肅的歷史題材下,不正面提及戰爭以及大屠殺,而是選擇在一座教堂中呈現人性光輝,由妓女完成拯救任務。《羅曼蒂克消亡史》這部影片可以看到家國幫派的情懷、兄弟間的情誼、黑幫特務的暗殺等元素相互交織,主創團隊宣稱“電影中沒有配角”,網友評價電影中雖無主角但又個個是主角,其實電影中女性大多作為男性“他者”角色而存在。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是宣稱電影中沒有配角的電影。筆者試圖以這兩部電影為文本,通過相關的女性主義理論,來探討兩部電影中作為男性他者存在的女性形象。
一、典型化的女性角色設置
在這兩部影片中,導演都充分把握了傳統刻板印象中女性作為“魔鬼”和“天使”之間的張力。《金陵十三釵》中“魔鬼”一方是以玉墨為代表的妓女們,慢鏡頭下,她們一出場,就成了眾人眼中的焦點。后來張藝謀更不遺余力地對這群女性進行了刻畫,導演設置的“妓女”就是情色的暗示。以書娟為代表的“天使”女學生們在出場便遭到炮火的轟炸,她們遭受敵人摧殘。電影中出現了好幾次臟兮兮的短頭發小女孩的臉,睜著大眼睛,眼里充斥著迷茫與無助,她們是脆弱的、需要保護的。在電影后面女學生們也一直處于被仰望的姿態,她們是純潔的代名詞。
程耳導演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天使”一方是鐘欣潼所扮演的小五,她的畫面很少,都是基于陸先生而存在。陸先生回家后幫忙脫鞋,陸先生有難后她英勇獻身。在影片中,陸先生冷落她,她也不埋怨,陸先生需要她時,她也不推辭,永遠保持忠心。小五的形象就是一直以來男性最喜歡的那一類女人。以章子怡所扮演的小六則是“魔鬼”一方,她是男性眼中誘惑的存在,隨性、自由,渡邊稱其為“狐貍精”,但是片中卻獲得渡邊、大哥和陸先生等主要男性的喜愛,是男性會永遠追求的女人。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①妓女、女學生亦是小五、小六在電影中作為男性視角下的典型女性形象,代表了男性話語權下兩者不同的類型,是男性為符合其需要而一手制造的。
二、他者凝視下的女性形象展現
作為電影原著小說的作者嚴歌苓也曾說過,“我只覺得女人比男人更有寫頭,因為她們無定數、更直覺、更性情化”。說到底,這是一部關于女性的電影。《金陵十三釵》讓書娟作為一個直接的發聲者,直接表達了女性思想。
這部影片中很多妓女的畫面都是通過書娟的視角展現,如她們逃難剛進入教堂時,書娟通過彩繪玻璃看到她們穿著旗袍搖曳生姿以及進入地窖后的衣衫不整等。影片有許多刻畫玉墨等人的畫面,如屢次出現在假神父約翰面前的玉墨婀娜多姿的背影、臀部的特寫等,即使是在書娟這種女性敘事視角下也有著掩藏不住討好男性的“被看”存在。張藝謀不厭其煩地展示著這些女性的身體,李教官的望遠鏡里瞄準的是她們,約翰的視線也一直在她們身上,導演將妓女這一性感賣點發揮到極致,并作為快感的源泉滿足觀眾欲望。
《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章子怡飾演的小六一出場便與鐘漢良飾演的舞蹈老師通奸,舞蹈老師撫摸小六臀部時其面部表情的特寫,是極具挑逗性的畫面。在后來與趙明星通奸場景中用一種戀物癖式的表現形式直接展現了她的雙腿,在渡邊強奸小六的場景中,直接采用裸體臀部的特寫,被渡邊囚禁后,導演更是大尺度地展現了兩人發生性關系的場景。一方面小六作為觀眾觀看的直接接受者,但同時作為被看者的她也是享受著男性凝視的快感,是一種自戀形式。
即使《金陵十三釵》的文本是一位女性作家所書寫,電影是以一個女性角色為敘事者,但電影主創者仍把色情編入了主導的父權秩序的語言之中,開叉旗袍、電燙頭發、搖曳生姿、吳儂軟語。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更加顯露、直白地把作為性欲對象的小六展現出來。兩部電影中,女人作為影像,是為了觀看的主動控制者——男人而展示的。
三、他者權力支配下的女性
“但凡男人寫的東西都是值得懷疑的,因為男人既是法官又是當事人。”②電影《金陵十三釵》主創者在妓女與學生的價值類比中,便設置妓女為低人一等。本應該是不帶有任何權力等差的無力的窺視,但由于窺視者和被窺視者均是女人,而事實上以書娟為代表的女學生們的社會等級更高。這種窺視和互動所體現的權力關系非常復雜,卻又不帶有任何對于男權社會的批判。導演在妓女上廁所場景中借學生的對話,妓女小蚊子那一聲“人家嫌我們不干凈呢”是女學生們真實的心理寫照。
一方面,在西方男權思想中,女人、性和原罪被聯系到一起。妓女們便是西方社會中有原罪的人,是“不貞的女人”。這樣的原罪是被男權社會下握有權力的宗教所強加的,這種觀念已經潛移默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從消費社會學角度來看,人的認同分為社會認同和個體認同。在社會認同角度下,男權制社會關于妓女的共同認識便是色情的代名詞,是能夠用金錢買的被物化,妓女們自身的個體認同也是認為自己低人一等,“婦女所遭受的鄙視一旦在他們身上被深層意識化,她們便會鄙視自己并且相互鄙視”。③《金陵十三釵》中導演借玉墨口所說的“自古以來,說我們商女不知亡國恨……都說婊子無情無義,明天我們姐妹也去做一件有情有義的事”,不就是在說明通過她們的獻身能夠洗清自身罪孽嗎?在男權社會中妓女有原罪的觀念影響下,她們也同樣認為自己是有罪的,自我矮化,認為女學生們作為純潔的代表值得被妓女們這種不貞潔的女人所拯救。
傳統社會學往往是男性社會學家從男性的角度把社會看成男性的世界,“消費需要是人們的消費行動以至一切行動的動機和驅動力”④,作為商品的妓女是消費社會中典型的消費對象,男性進行消費,更是反映了他們對這種東西的認同行動。他們認為妓女是商品,女人用她的性取悅、奉承男人,滿足他們的要求。《金陵十三釵》中,妓女們來教堂是因為一個妓女利用身體讓教堂的廚子老顧收留她們。在她們進入教堂看到約翰后,玉墨晚上便去找他讓他帶她們離開南京,“如果你幫我們,那我報答你的方式是無與倫比的”。身體是這群女性的唯一“武器”,而這也是由于消費社會下的男性話語權所導致的。
“從歷史到現在,兩性之間的狀況,正如馬克斯韋伯所說,是一種支配與從屬關系。在我們的社會秩序中,基本上未被人們檢驗過的甚至常常被否認的(然而已經制度化的)是男人按照天生的權利統治女人”。⑤妓女能夠用金錢購買,男權對妓女享有支配權的樂趣。不過在電影中,導演將消費社會下的支配樂趣由“性”轉變成了替代純潔的學生去犧牲。無論如何,妓女們的“作用”僅僅是滿足男性的支配欲。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中,男性與女性的狀況就是一種支配與從屬的關系,女性角色都是在男權支配下存在。王媽作為管家,操心著家族內大小事務,甚至還在替陸先生物色殺手人選,小五在電影前半段一直是安安靜靜的形象,到最后陸先生求救時,突然轉變成一個能夠利用暴力手段殺掉別人的女人。一般來說,暴力的使用只限于男性,因為他們在心理上和技術上都具有施行暴力的能力。而在電影中小五是唯一能夠拿起槍去作戰的人,背后的原因是陸先生這個男性所充當的支配地位,吳小姐則一直活在別人給她制造的世界中,丈夫出軌還想著他能夠回心轉意。在丈夫走后,還是搬入了戴公館,一直作為一個依附于男人存在的女人,陸先生的妹妹則是一直作為渡邊不被懷疑做間諜的掩護,渡邊利用著她,而看似隨心所欲的小六,在背叛男權制下的道德倫理與多人通奸后,受到懲罰,作為性奴囚禁。
渡邊對小六的強奸也是男權制強權的另外一種暴力形式,他只是把小六當作性對象。渡邊送小六離開的時候,遇到了幾輛滿載的日本軍車,影片中時間是1937年,這也暗示日軍侵華的開始。后來小六被渡邊強奸,渡邊代表的便是一個入侵者形象。小六囚禁時只有吃飯和做愛兩種活動,吃飯時,兩人也分桌而食,她是處于被剝奪人權的奴隸地位。她在性關系中所做出的反應,也符合在男權制社會中婦女遭到強暴所做出的模棱兩可的情感態度。在囚禁室中,明顯可以看到小六的嘴角有瘀青,這種性欲和暴力相連的現象表現出具有強烈軍國主義性質的心態,而小六所存在的合理性是為了塑造渡邊的敵方角色以及展現陸先生的純潔性。傳統上,強奸被看作一個男人對另外一個男人的侵犯,是對“他的女人”的傷害。陸先生千辛萬苦也要殺死渡邊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確立自己的支配地位。小六最初是被隔離開的、對外展示其性感化的特征,但當敘事前進,她為了維護陸先生的支配權,殺掉渡邊,她便也失去了外在的性感特征,其色情僅僅屈從于陸先生。此時不僅是電影中的角色完全支配著她,在電影外,觀眾通過對陸先生的認同,通過參與他的威力,觀眾也能間接地占有她,滿足支配欲。
從政治角度來看兩性關系,便是男性用于支配女性的權力結構關系和組合。男人按照天生的權力統治女人,這種性支配是比種族關系、階級關系更為普遍、持久,并且是無意識的支配。男權制的根基牢固有力,女性的從屬地位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和心理現象。就如《羅曼蒂克消亡史》中,陸先生妹妹說的“哎呀,昨天多吃了兩個獅子頭,腰又粗了……拿布再做兩件衣服”,這種對于外形的重視其實也是為了男性而存在。就如現在的一些整形廣告,這些審美是男性所賦予的審美,女性們在視覺上為取悅男人而進行的消費活動,其實也再生產了現實中男女權力不平等的關系,這正是女人在男權社會中依附于男人的體現。
遺憾的是21世紀以來,我國還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女性電影”。正如戴錦華老師提出的“因為我們無法在男權文化的天空下另辟蒼穹——另外一種語言系統,這是女性話語與表達的困境,也是女性生存的困境。”⑥
注釋:
①[法]西蒙·波伏娃.鄭克魯譯:《第二性》.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359頁.
②同①第17頁.
③[美]凱特·米利特.宋文偉譯.性政治,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頁.
④王寧.消費社會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頁.
⑤ 同③第33頁.
⑥戴錦華.電影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