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添
【摘 要】中美文化的碰撞從古至今便是一個值得深究的話題,截然不同的歷史進程和政治制度形成了燦爛輝煌的不同文明,而這種區別更是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中美電影藝術的表達,而具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則可以從“中國夢和美國夢”作為一個抓手。
【關鍵詞】中國文化,美國文化,電影藝術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3-0088-01
一、中美文化的具體分析過程
夢想對于世界各地的人民來說都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它源于每個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存在于世界各國的文明史中,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從各自想要實現的“夢”就可以清晰地得知,中西方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夢”的含義,中國夢作為我們炎黃子孫所傳承的夢想,貫穿于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歷史當中,即使在我國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仍可作為復興中華的重要信念,而其中“家國情懷”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時常成為現今中國電影藝術表現中國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美國電影充斥著的“個人英雄主義”。
(一)中美文化的不同之處
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將近14億中華兒女凝聚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理想,而美國夢同樣也作為美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聞名世界,在美國建國僅僅只有2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作為美國發展進程中一個個至關重要的里程碑中,無論是獨立戰爭、西進運動、南北戰爭,乃至工業革命的成功,美國夢都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國公民不斷奮斗,共同把美國建設成如今的超級大國,同時也賦予了“美國夢”的具體含義,象征民主、自由、平等、財富與解放以及成為一個英雄。
(二)中美文化的相同之處
中國文化中的中國夢是懷揣著“家國情懷”的,注重中華民族和國家復興的集體夢,而美國夢則更多強調在注重所謂的民主、自由和平等的西方資本主義制度中通過一個人的努力奮斗而實現一個小家獲取幸福理想生活的個人夢。初步來看,兩者似乎毫不相關,甚至存在一定的對立面,但兩者的相通之處其實不勝枚舉,中國強國夢的實現更是需要和諧發展,人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的社會環境,是全體中華兒女都能獲利的集體夢,包含著每一個人的美好生活,而美國文化中的個人夢更是要有強大國家實力的保證,否則國民的幸福生活無從談起。
二、以《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和《流浪地球》為例
(一)兩者不同之處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便是近代美國文化對于電影藝術影響的體現,電影中每一位身懷絕技的超級英雄都是美國夢的體現,無論是坐擁千億家產,用領先于全球的科技成為英雄的鋼鐵俠,還是以神乎其技的魔法召喚雷電的雷神,無不充斥著美國文化中最為核心的個人英雄主義,在一位位超級英雄用各自的能力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世界的同時,更是能夠吸引觀眾在觀看電影的同時產生一種“共感”,仿佛自己就是電影中無所不能的英雄,認為自己是拯救世界的特殊存在,從而產生觀影的快感。同時,這種類型的超級英雄電影也傳播著“相信自己,成為英雄”的美國文化,吸引全世界一批又一批的觀眾觀影,由淺入深地宣揚著美國文化。
而在今年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則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巔峰,無論是制作精良的場景特效還是刻畫深刻的人物性格,以及邏輯嚴密的科學構思,無不把中國制造的電影又推向了一個高峰,其中中國文化的體現也是不勝枚舉,在地球即將毀滅的關鍵時刻,“家國情懷”這一中國文化的核心內涵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聯合政府,并且中國掌握核心科技的情況下,中國仍然以禮相待,絕不稱霸同時承擔大國應有的責任,在難以在一定時間內逃脫太陽引力的情況下,發揮中國“愚公移山”精神,付諸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來完成這個“流浪地球計劃”,在全球人民得知計劃失敗之后,中國士兵仍然堅守崗位,保護家園。這些劇情中的細節無不體現了中國文化中決不放棄,保家衛國的精神。
(二)兩者相通之處
兩部電影即使在中美文化的熏陶下有極為不同的特點,但仍然有不少共同之處。第一,兩者都在電影之中融入了小家帶給觀眾的感動,無論是鋼鐵俠在電影中對女兒說“愛你三千遍”的臺詞,還是劉啟對于爺爺不離不棄的感情都能讓我們感受到中美文化中親情所帶給人們的溫暖。第二則是放棄單打獨斗的劇情模式,兩部電影都選擇了合作的方式來拯救地球,無論是身懷絕技的超級英雄,還是國與國之間共同建立的聯合政府,都表明了在將來整個地球受到威脅的時候,只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精誠合作才能成功。第三,兩部影片的主人公都為了拯救地球的 “大義”拋棄自己的生命,來成就整個人類的存活,《復仇者聯盟》中鋼鐵俠以凡人之軀承受宇宙寶石所帶來的毀滅性能量,《流浪地球》中劉培強毅然決然地駕駛著空間站撞向木星,無不體現著一種“舍小家為大家”的偉大精神,值得后人傳頌。
三、總結
中美文化無論是歷史進程、宗教信仰還是實現主體都截然不同,從而兩國創造的電影藝術也有所區別,但兩者所要帶給觀眾的普世文化則大同小異,“自由、平等與愛”是所有中西方電影的主體,也是希望所有觀眾在觀看電影之后能夠有所收獲,傳承中美文化中所蘊含的真善美。
參考文獻:
[1]趙凌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美電影文化內核差異[J].傳媒論壇,2019,2(06):159+161.
[2]高興梅.中美勵志電影敘事模式和文化差異研究[J].電影文學,2018(1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