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正值“十三五”收官之際,為建成高質量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對建成高質量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為發揮社區養老在養老服務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針對當前的社區養老服務現狀,深入分析社區居家養老的運行困境并研究其提升路徑對于我國養老服務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社區居家養老,養老服務,高質量,人口老齡化
中圖分類號:C913.6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3-0211-01
一、問題的提出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進步及發展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體結構深刻轉型的重要標志,也是當今世界每一個國家都要面臨的重大問題。①2019年1月26日發布的《老年健康藍皮書:中國老年健康研究報告(2018)》中指出,2000年至2018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26億人增加到2.49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0.2%上升到17.9%。預計到2026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14%,中國正式進入老齡社會。②目前我國老年人口快速增長、老齡化壓力日益凸顯,老年健康服務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緩解中國養老服務壓力,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此深入分析居家養老服務的服務現狀以及探索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的路徑具有很深刻的現實意義。
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的運行困境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一方面是依據養老服務提供方的角度檢測其質量水平,另一方面是從養老服務的接收方(即老人的角度)生活滿意度進行測評。而目前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提升運行困境也應該從這兩個角度進行論述。
(一)從養老服務提供方的角度分析
1.社區運營資金缺乏
社區經費渠道來源單一,一般以政府撥款為主,沒有有效持續的資金來源渠道。這筆資金除了運用在社區活動上的經費,剩余的能用在養老服務上的資金就很少了。沒有資金何談質量提升。
2.專業人才隊伍匱乏
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需要以一定的人力成本去支撐。雖然各個地區在社區服務人才建設上進行了各種嘗試,但是仍然存在人才供給側不能很好地對接老人需求側的問題。最突出表現仍體現在社區服務人員專業化水平較低。
(二)從老人的角度分析
1.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不能有效地對接老人的需求
居家養老服務包括家政服務、照護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安全看護、心理慰藉等。如此細致的劃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雖然能夠依托社區的資源更便捷地為老人提供養老服務,而且使老人擁有歸屬感和幸福感,但是居家養老服務所提供的服務項目和老人的實際需求之間存在著隔閡,社區居家服務依然以餐飲、娛樂、簡單基礎護理為主,尚不能滿足失能、高齡老年人所需要的生活陪護、慢性病管理等服務需求。
2.服務人員服務態度惡劣
由于老人群體的特殊性,護理人員由于自身素質低下、專業度不高、待遇低等原因而導致工作情緒低沉,護理員容易將對工作的不滿發泄到老人頭上,從而出現虐待老人的行為。并且由于居家社區養老有一定的自由度,很難監管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優化路徑
(一)從養老服務的提供方角度分析
1.完善補貼機制,提高服務層次
我國的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的低層次性和養老服務的碎片化導致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出現斷層,因為要完善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體系,提高養老福利的補貼層次,使老年人享受到基本生活需求的養老服務。通過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方式,提高補貼資金的利用效率。一方面,補貼對象向失能老人傾斜,另一方面,滿足普通老人正常的基本生活需要。盡量使公平與效率之間達到平衡。
2.培養專業化的護理團隊,加大高校護理人才隊伍建設
提高現有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擴大專業護理員隊伍,收集社區周邊農村留守婦女檔案,對周邊農村留守中年婦女進行專業化護理培訓,培養她們的責任意識。賦閑在家的農村婦女有很多的自由時間,可以實行彈性上班時間,使其既能到社區工作獲得報酬,也能兼顧到家庭。這種方式既能解決農村婦女的就業問題,福利衍生到農村婦女,也能壯大護理隊伍。
(二)從養老服務的接收方角度分析
1.整合養老服務資源,滿足老人有效需求
貫通社區養老服務和居家養老服務,把互聯網與老人的具體需求進行結合,構建智能化養老服務系統,如智能感應、智能呼叫鈴等智能化設施,整合養老服務資源,為老人提供有效的社會化養老服務。
2.建立養老服務人員監督機制
居家養老服務的無形性,服務提供和消費同時發生的特征使得只能在消費者消費后產生評價,服務質量沒有有效的監控,輕則會危害老人的身心健康,重則會危及老人的生命。必須完善多層級的監督機制,嚴厲打擊虐老行為。
注釋:
①沙維偉.推動江蘇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J].群眾,2019(06):5-7.
②數據來源于《老年健康藍皮書:中國老年健康研究報告(2018)》.
參考文獻:
[1]沙維偉.推動江蘇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J].群眾,2019(06):5-7.
[2]數據來源于《老年健康藍皮書:中國老年健康研究報告(2018)》.
[3]黃利文,王健.政民互動視角下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問題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16(12):152-156.
[4]蒲新微,黨宇菲,孫嬌嬈.現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運行質量及提升路徑——基于C市萬份調查問卷的思考[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8(05):62-69.
作者簡介:宋彥琳,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社會保障專業,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