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而且,隨著現在社會對于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音樂也逐漸地成了學生學習的必須課程。積極心理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主要研究了積極心理學視域之下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改革。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小學;音樂
一、 前言
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研究人的積極性,找到刺激學生的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小學音樂的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利用積極心理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課程的內容趣味化,讓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充滿了興趣,并且愿意參與到小學音樂的學習中。小學音樂主要培養的是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性思維、人文素養等,對學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積極心理學能夠促進學生對小學音樂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充滿興趣。
二、 積極心理的內涵以及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積極心理學顧名思義主要是刺激學生的積極性。若是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充滿積極性時,才會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積極心理學一般情況下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首先就是積極的情感。學生必須具有積極的情感,才會產生積極的行為。積極的情感來源主要來源于人過去、現在以及將來的情感體驗。積極的情感體驗對于學生將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刺激學生的積極心理。其次,刺激學生的積極行為。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學生的積極性情感刺激成學生的習慣性行為。當學生產生積極地行為,才能夠提高學生的作用。最后,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性的環境。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個良好的環境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產生積極性的情感和行為。積極性的心理對于小學生音樂課程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積極性的心理學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當學生對所學的音樂充滿積極性,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當學生對所學的音樂知識具有了一定想要學習的欲望時,會主動地參與到與教師的互動中,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最重要的是能夠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音樂的課程教學中若是太死氣沉沉,就會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積極心理學在小學音樂教學課程中的作用能否充分地發揮作用,關鍵在于教師能否合理地運用積極心理學。
三、 積極心理學在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音樂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對音樂的學習充滿興趣。若是學生對所學的音樂知識沒有興趣,即使教師教得再多學生的學習效率都不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充滿積極性。教師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音樂內容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對音樂有興趣。然后,再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若是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不高,則很難堅持對于音樂的學習。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必須要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到音樂的學習中
為了讓學生參與到音樂的學習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一般情況下教師為學生創設的都是生活中的實際情景。生活中的實際情景既能夠讓學生感覺到熟悉感,又能夠讓學生認識到音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每當生活中有人結婚時,都會運用一定的音樂烘托氛圍。教師就可以結合結婚時的音樂片段,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教學。讓學生理解音樂在情境中的意義,還要要學生學習到不同的場景往往會采用不同的音樂。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一定的音樂情境。多媒體中具有較多的圖片和視頻素材都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教師在教音樂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多媒體中的圖片進行教學。音樂與圖片結合起來,給予學生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音樂給予學生的是聽力的享受,圖片給予的是學生視覺的享受,兩者結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
(三)注重學生在音樂中的情感體驗
在音樂的教學中,教師主要是以教學音樂技巧為主,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但是,學生的積極性心理主要是從學生的情感方面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在音樂中的情感體驗。音樂中的每個音符,并不只是音符,而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教師在讓學生鑒賞音樂時,要先讓學生去體會音樂中的情感,然后再讓學生學習音樂的技巧。積極心理學于情感教學接個起來,從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情感體驗教學也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
(四)開展音樂實踐活動
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注重開展音樂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一些學習音樂的機會。例如,教師可以按照去舉辦一些音樂比賽活動,讓學生去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中。學生在音樂的比賽活動中能夠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教師在課下的時候也可以為學生組織一個音樂的社團,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也能夠有地方去學習音樂。音樂的學習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需要日記月累。學生必須對所學的音樂知識一直保持積極性,才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音樂才能。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去創造音樂,在音樂的學習中學生必須要有自己的音樂風格,從而才能夠做出自己的音樂。教師在音樂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創造性的培養。總之,在音樂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重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從而才能夠激發學生音樂潛能。
四、 總結
積極心理學在學生音樂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才能。教師要將積極心理學運用到學生的音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定的音樂情境,并且積極地開展實踐活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利用積極心理學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宮曉菁.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615(11):18.
[2]張艷.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問題探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30).
[3]吳立軍.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1):391-392.
[4]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朱玉華,貴州省盤州市,貴州省盤州市雞場坪鎮滑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