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穎

【摘 要】目的:探討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的有效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將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選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0)與實驗組(n=30)。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應用綜合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結果:兩組護理前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實驗組護理后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后,可進一步提高患者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極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出血性腦卒中;癲癇;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thods and effects of hemorrhagic stroke secondary epilepsy patient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epilepsy after hemorrhagic strok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0)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30). Routine nursing was appli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was appli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exercise ability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P > 0.05), while the scores of exercise ability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after nurs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troke secondary epilepsy can further improve their motor ability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which is of high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hemorrhagic stroke;Epilepsy;Comprehensive care
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多采用保守方法進行治療[1]。有關文獻報道顯示,在保守治療期間應用綜合護理,能夠進一步改善患者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臨床應用價值極高。因此,為了進一步探討綜合護理的實施效果,本文現將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選為研究對象。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選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30)與實驗組(n=30)。對照組中,女性14例,男性16例;最小年齡50歲,最大年齡80歲,平均(61.13±4.78)歲。實驗組中,女性13例,男性17例;最小年齡51歲,最大年齡80歲,平均(61.52±4.74)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本次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即(1)病情觀察:對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予以密切觀察,同時對患者發病頻率、持續時間等情況予以嚴密監測,充分評估患者病情。(2)癥狀護理:嚴格遵照醫囑用藥,并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反應。當患者癲癇發作時,及時靜注抗癲癇藥物,并對患者血壓、心率、呼吸等情況予以動態觀察。同時,保持患者呼吸道順暢,頭部偏向一側,并在口腔中放置牙墊,以免患者咬傷舌頭,及時吸痰,預防窒息。此外,加設床擋,以免患者墜床受傷。在此基礎上,實驗組應用綜合護理,即(1)基礎護理:密切觀察患者血壓、電解質等指標,每半小時記錄1次,并嚴格遵照醫囑給予抗感染治療。(2)健康宣教:向患者詳細說明癲癇誘發因素,如疲勞、便秘、停藥、情感沖動、睡眠不足等,同時向患者介紹癲癇發作前兆的護理措施,保持生活規律,不可進行登高、游泳等活動,適當參與體力、腦力活動[2]。(3)心理疏導:積極和患者溝通,充分評估患者心理狀態,進而給予針對性疏導,消除患者顧慮,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從而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4)病情護理:在繼發癲癇時,患者呼吸道內分泌物明顯增多,反射減弱,易出現意識模糊等癥狀[3]。為此,應及時采取預防性措施,如氣管插管等,以此及時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確保呼吸道順暢,以免造成不可逆性神經性損傷。此外,保持病房環境清潔、衛生,確保患者診療環境舒適、輕松,以此改善患者睡眠狀況,加快患者康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1)采用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評估患者護理前后肢體運動功能,分值0~100分,無運動障礙為100分,輕度運動障礙為96~99分,中度運動障礙為85~95分,明顯運動障礙為50~84分,嚴重運動障礙為<50分。(2)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量表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分,評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數據輸入SPSS 20.0版專業統計軟件中,采用(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對數據予以t值檢驗,采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計數資料,對數據予以x?值檢驗,P<0.05表示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
2 結果
兩組護理前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實驗組護理后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數據詳見表1所示。
3 討論
綜合護理作為一種系統、全面、細致的護理模式,能夠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此滿足患者需求。在綜合護理中,通過基礎護理、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病情護理等措施的實施,能夠顯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幫助患者樹立樂觀、積極的心態,從而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前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實驗組護理后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此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報道[4]基本一致,由此證實,通過綜合護理的實施,能夠顯著增強患者運動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后,可進一步提高患者運動能力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臨床深入研究與借鑒應用。
參考文獻
[1] 侯曉暉.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有效的護理方法探討[J].家庭醫藥,2019,(4):74-75.
[2] 李芬,魏容.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對策及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9):1412-1414.
[3] 許穎,邢鳳霞,李巖, 等.探討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的護理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5):258.
[4] 李宏飛.淺析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的護理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4):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