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華



【摘 要】目的:探討助產士護理運用在高齡初產婦分娩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高齡初產婦124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助產士護理,對兩組的干預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所有產婦均順利完成分娩,觀察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P<0.05),且陰道助產、剖宮產以及新生兒窒息率低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滿意度高,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同時,兩組的SAS評分、SDS評分、產后2h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以及陰道分娩產程時間比較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通過給予高齡初產婦助產士護理,可以縮短產程,減輕負面情緒,提高自然分娩率。
【關鍵詞】助產士護理;初產婦;高齡;分娩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idwife nursing in the delivery of first-year-old women. Methods: 124 elderly primipara treate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random method, in whi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midwife nursing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ll the mothers had successfully delivered, the rate of natural deliv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rate of vaginal delivery, cesarean section and neonatal asphyxi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At the same time, the SAS scores, the SDS scores, the 2-hour postpartum hemorrhage, the Apgar score of the newborn and the time of the vaginal delivery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nursing of the old woman, the labor can be shortened, the negative emotion can be reduced, and the natural delivery rate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Midwifery nursing, parturients, old age, parturients, parturients
分娩作為女性比較特殊的一個時期,主要指的是胎兒從母體脫離的一個過程。通常情況下,分娩方式包括陰道助產、自然分娩以及剖宮產等,分娩方式不同,其對母嬰結局的影響也有所區別。相比較自然分娩而言,剖宮產對產婦的損傷較大,產后恢復時間長,并且容易出現諸多并發癥如感染等[1]。但是高齡初產婦因為年齡較大,再加上缺乏對分娩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延長產程,升高剖宮產率。所以,采取有效干預措施,提高自然分娩率,對改善母嬰結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對高齡初產婦分娩中運用助產士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婦產科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124例高齡初產婦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62例。對照組孕周38-40周,平均(38.7±1.1)周,年齡33-42歲,平均(37.2±6.3)歲;觀察組孕周38-41周,平均(38.9±1.2)周,年齡34-43歲,平均(37.4±6.5)歲。入選標準:①臨床資料完善;②無意識和交流障礙者;③單胎足月妊娠者;④無妊娠期并發癥者。排除標準:①多胎妊娠者;②精神異常或意識障礙者;③嚴重妊娠期并發癥者;④不愿意參與研究者。兩組的孕周、年齡等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即完善常規檢查,對產婦的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觀察,給予產婦和家屬健康教育,將注意事項告知產婦,對其進行適當的心理干預,使產婦壓力減輕,并且加強產程的干預和監護等。
1.2.2觀察組
觀察組產婦則運用助產士護理,包括以下幾點:①入院干預。產婦入院后,助產士要及時探視,主動進行自我介紹,在與產婦進行溝通和交流時,通過非語言交流形式如動作、表情以及眼神等給予產婦關心和鼓勵,始終面帶微笑,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為產婦營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同時,在與產婦和家屬進行交流時,注意收集各方面資料,為產婦建立個人檔案,對用藥情況、妊娠情況以及身體狀況等進行記錄,對產婦的耐受能力和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并且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提高護理工作的靈活性和預見性;②分娩前期干預。對于出現規律性宮縮的產婦,要對其宮口擴張情況進行觀察,準確掌握產婦產程。同時,與產婦進行良好的交流和溝通,給予產婦適當的安慰和鼓勵,使產婦的不良情緒如焦慮、緊張等消除,并且對產婦進行健康指導,使其掌握減輕疼痛的技巧,使產婦的護理依從性提高。此外,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指導其適當下床活動,有助于胎頭下降,為產婦準備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補充體力,減少能量消耗,并且密切觀察胎心變化,每1-2h進行1次監測,必要的情況下,給予持續胎心監測;③產時干預。對于進入宮縮活躍期的產婦,要鼓勵和指導產婦進行適當活動如蹲位、走路等,并且適當調整呼吸頻率,使宮縮疼痛減輕。在這個過程中,助產士要時刻陪伴在產婦身旁,給予產婦精神支持。進入第二產程后,助產士要指導產婦正確用力和呼吸,在宮縮時,屏氣朝下用力,利用腹直肌和肛提肌的力量,加快胎兒娩出速度,而在宮縮間歇,應該避免用力,多注意休息,保存體力。同時,即將娩出胎頭時,要告知產婦不能用力過猛,張口哈氣,避免娩出胎頭過快而導致會陰撕裂。需要注意的是,分娩過程中,一旦發現胎兒窘迫,要將產婦陰道情況和胎兒窘迫程度作為依據,及時行剖宮產或陰道助產。娩出胎兒后,及時清理新生兒呼吸道,對臍帶進行處理,第一時間進行母嬰接觸,并且清理胎盤,觀察其生命體征和出血量,確定產婦無不適癥狀后,及時轉入普通病房,并做好交接工作;④產后護理。助產士要對產婦進行適當的護理指導,告知其母乳喂養的好處,盡量做到早接觸、早吸吮,掌握喂養技巧,并且合理安排日常飲食,主要為清淡的、富含營養的食物,滿足機體營養需求。同時,對產婦的疼痛情況進行觀察,準確評估疼痛程度,指導產婦通過改變體位、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減輕機體疼痛,必要的情況下,給予鎮痛泵止痛,增加產婦舒適度,促進產后恢復。
1.3觀察指標
觀察以下指標:①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陰道助產以及剖宮產;②不良情緒。運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說明抑郁、焦慮程度越嚴重;③新生兒窒息率;④臨床指標。包括產后2h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以及陰道分娩產程時間等;⑤滿意度。運用自制調查量表對產婦滿意情況進行評價,有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可供選擇。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由SPSS24.0軟件分析,計數和計量資料分別行x2和t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果
2.1兩組母嬰結局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新生兒窒息、陰道助產以及剖宮產率均較低,且自然分娩率高,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兩組臨床指標對比
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SDS和SAS評分低,產后2h出血量和陰道分娩產程時間短,且新生兒Apgar評分高,組間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分娩作為圍生期比較重要的一個階段,近年來,隨著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和生活質量提高,廣大產婦對分娩的要求也明顯提高[2]。有研究發現,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容易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如產力、產道、精神因素以及胎兒因素等,降低分娩質量,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因素,會影響產力,延長產程[3]。在助產士護理中,通過給予產婦認知教育和心理護理,能夠使產婦了解和認識分娩過程,減輕分娩疼痛導致的焦慮感和恐懼感,降低機體應激反應,對促進分娩順利進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4]。同時,對產婦進行體位、體力以及飲食等方面指導,能夠使產婦掌握分娩技巧,減少體力消耗,使分娩疼痛減輕,從而順利娩出胎兒[5]。此外,助產士加強產后護理,盡早行母嬰接觸和吸吮,不僅可以促進泌乳,使母乳喂養成功率提高,還能培養產婦與新生兒的感情,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量[6]。
綜上所述,臨床上將助產士護理運用在高齡初產婦分娩中,不僅可以縮短產程時間,提高陰道分娩率,還能減輕產婦負面情緒,預防新生兒窒息,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鶯.連續性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母嬰結局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0):4415-4416.
[2] 賀圣楠.產婦分娩中助產士溫馨護理干預的應用方法和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9):7.
[3] 孫軍.產婦分娩過程中助產士護理能力與分娩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4):288-289.
[4] 高海霞,閆紅平.責任制護理模式聯合家屬干預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產后幸福感的改善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1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