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冬愛
【摘 要】目的:探討轉盤評估在產后出血早期的應用價值探究。方法:從2018年4月開始篩選符合要求的患者,與2019年9月停止篩選,將篩選的379例患者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一組運用常規的評估方法,為對照組,有189例;一組運用轉盤評估,為研究組,有190例,對比差異。結果:轉盤評估效率更高,準確率有保障,(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轉盤評估在產后出血早期運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轉盤評估;產后出血;早期應用價值;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urntable evaluation in early postpartum hemorrhage. Methods: From April 2018 to September 2019, 379 patients who met the requirements were screen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One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89 patients using conven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One group was evaluated by rotary table. There were 19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urntable evaluation efficiency was higher and the accuracy rate was guaranteed (P <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Rotary table evaluation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the early stag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Key words]turntable evaluation;Postpartum hemorrhage;Early application value;Clinical effect
產后出血是我國產婦分娩后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也是導致孕婦死亡的首位原因,對產婦的生命健康危害較大。在孕婦分娩后,及時的對其產后出血的出血量進行預判,同時估計并預測出血量,可提前做好預防處理措施,以降低患者出現死亡的概率,但是,若是出現錯誤判斷,不僅會導致患者失去最佳的搶救時間,還會增加出現死亡的風險。常規的產后出血量的評估方法有:容積法、休克指數法、稱重法等,可采用多種方法聯合進行判斷,但是由于患者的個體差異較大,早期識別存在一定的誤差,故而極易帶來不利影響[1]。為此,我科選擇運用轉盤評估方法,幫助醫護人員快速對產后出血量以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進而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依據醫學倫理會對于研究的要求,研究人員按照研究中入選以及排除標準,從2018年4月開始篩選符合要求的患者,與2019年9月停止篩選,一組運用常規的評估方法,為對照組,有189例,年齡分布在21-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81±8.91)歲;一組運用轉盤評估,為研究組,有190例,年齡分布在21-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76±8.76)歲。納入標準:均存在產后出血癥狀;身體狀況、生存質量可;無嚴重的重大器官疾病;無罕見疾病;排除標準:拒絕參加;近期內已經接受過此法治療;患有傳染疾病。得知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上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評估方法,使用容量法進行評估,從而進行預判;研究組使用轉盤評估法,具體措施如下:①于第一層轉盤中,找到與患者出現產后出血時的心率次數;②于第二層轉盤中,找到與患者心率相對的實時收縮壓,同時轉動轉盤,讓患者的心率與收縮壓刻度對齊;③根據患者的休克指數所對應的顏色以及數值,判斷患者的出血程度;④繼續轉動轉盤,于第三層中找到與孕婦體重指數相對應的數值后停止轉動,并固定轉盤,找到相應的顏色,并對患者的產后出血量進行預判,結合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核對。
1.3觀察指標
根據研究要求,統計預判結果的準確率以及評估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進行分類整理,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或者構成比進行表示,選擇SPSS20.0統計學軟件,人工將計量資料以及計數資料錄入,并核對數據的準確性,分別使用t檢驗以及卡方檢驗進行計算,若統計學上表明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則意味著P<0.05。
2 結果
對照組:評估準確率91.53%(173/189)、評估敏感性%89.42(169/189)、評估特異性89.95%(170/189)、評估時間(14.82±1.45)min。
研究組:評估準確率98.95%(188/190)、評估敏感性95.26%(181/190)、評估特異性95.79%(182/190)、評估時間(5.18±1.85)min。
觀察兩組患者的評估結果,研究組的評估所花時間較對照組短,(t=56.4386,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且研究者組患者的評估準確率、敏感性以及特異性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卡方值評估準確率=11.5096,卡方值評估敏感性=4.5812,卡方值評估特異性=4.8880,P<0.05)。
3 討論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推廣,臨床上接收的高齡產婦人數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胎盤植入、胎兒窘迫等發生率不斷上升,在產婦分娩結束后,發生產后出血的概率極高[2]。由于胎盤植入、高齡產婦均為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剖宮產也會增加患者發生產后出血的風險,故而在產后,醫護人員應加強對此類患者的重點監護。相當多的文獻資料表明,患者在分娩后發生產后出血,主要是由于產婦在分娩后,缺乏有效評估以及臨床問題未經改善,故而導致產后出血預防措施不到位,錯失最佳搶救時間,針對此,我院我科對此類問題進行探討,采用轉盤評估法,改進臨床上對于產后出血評估的方法,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提升預判準確率[3]。轉盤評估法相對于其他的評估方法,能夠幫助醫護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從而準確的判斷患者的情況,預估出血量,為采取緊急救治措施贏得寶貴時間,這也是常規評估方法所欠缺的。
綜上所述,轉盤評估法與產后出血早期運用,一方面可以結合產婦的個體差異,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預判準確率,對于患者而言,獲得了最佳的搶救時間,對于醫護人員而言,可提升工作效率,該方法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云,萬靜,楊帥,等.轉盤評估在產后出血早期的應用價值[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9,35(9):685-688.
[2] 王銳,馬燕.疼痛評分轉盤的制作及應用[J].新疆中醫藥,2018,36(3):59-60.
[3] 陳云,何亞,羅大珍.產科出血及容量復蘇快速估算轉盤的研制[J].護理學報,2017,24(2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