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虎


【摘 要】目的:分析喉罩全麻通氣在婦產科手術中的運用。方法:選擇我院婦產科收治的94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與喉罩組,分別行常規氣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通氣。結果:喉罩組麻醉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喉罩組麻醉安全性狀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喉罩全麻通氣用于婦產科手術患者,可保障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
【關鍵詞】喉罩全麻通氣;婦產科;術后咽痛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1
前言:近年來,婦產科手術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麻醉管理作為婦產科手術的主要構成,其麻醉方法的選擇,不僅決定其對手術治療的配合度,還容易影響患者的麻醉安全性。喉罩全麻通氣屬于一種新型通氣方法,為驗證其價值,本研究主要針對94例手術患者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婦產科于2018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94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麻醉方法的異同,分成對照組(45例)和喉罩組(49例)。對照組年齡(35.6±8.2)歲。喉罩組年齡(35.4±8.4)歲。差異不顯著。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氣管插管全麻:(1)術前處理。婦產科患者實施手術前,常規禁飲、進食。給予患者患者輸注適量乳酸林格液。行心電圖監測,評估患者的體征變化。采用咪達唑侖(0.1mg/kg)、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及維庫溴銨(0.1mg/kg)行麻醉誘導(同步以面罩給氧)。確認女性患者的意識消失,且下頜處于松弛狀態后,于直視狀態下,給予手術患者插入氣管導管。(2)麻醉用藥。(3)氣管插管。術中經微量泵實施維持麻醉(麻醉藥物選用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通氣參數設置:呼吸比:2:1;潮氣量及呼吸頻率分別控制于8-10ml/kg及12-14次/min水平。術畢參照女性患者的意識狀態、自主呼吸狀況,給予患者拔管。
喉罩組行喉罩全麻通氣:(1)術前處理。與對照組一致。(2)麻醉用藥。與對照組一致。(3)喉罩全麻通氣。確定女性手術患者的下頜處于松弛狀態,且意識消失時,以盲探法給予患者置入喉罩。具體方法為:向氣囊內注入20ml氣體,控制氣囊通氣狀況,并注意觀察女性手術患者的胸廓起伏變化及喉部漏氣音,判斷喉罩置入深度。確認手術患者的喉罩置入深度處于最佳狀態時,不再變更喉罩位置。術中婦產科手術患者的通氣參數設置及維持麻醉方法等,均與對照組保持一致。
2 結果
2.1麻醉效果
兩組麻醉起效時間差異不顯著;對照組麻醉蘇醒時間(19.42±4.17)min,長于喉罩組(P<0.05)。
2.2麻醉安全性
對照組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17.78%,高于喉罩組(P<0.05)。
3 討論
隨著手術在臨床婦產科中的不斷普及,婦產科患者的手術安全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麻醉作為婦產科手術的基本構成,其麻醉方法選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喉罩全麻通氣屬于一種新型方法,其主要借助硅膠通氣管,滿足手術患者麻醉狀態下的通氣要求[1]。對于手術患者而言,全麻方法的麻醉深度較深,喉罩全麻通氣的引入,可經喉罩為患者提供通暢、封閉的人工氣道,保障其術中正常通氣[2]。這種通氣方法與麻醉方法的良好搭配,為患者的手術治療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婦產科手術患者的管理中,喉罩全麻通氣方法的應用優勢在于:(1)保障患者的通氣效果。婦產科手術中,氣管插管全麻主要置入氣管導管的形式,滿足患者的術中通氣要求。而喉罩全麻通氣的區別則在于:這種方法主要借助硅膠材質的通氣管,為婦產科手術患者建立人工通道。人工氣道的良好通暢性,充分保障了婦產科患者手術治療的順利進行。(2)保障麻醉安全性。結合既往手術管理經驗可知,部分患者容易受麻醉藥物的影響,出現麻醉蘇醒期躁動、認知功能障礙等問題。上述麻醉不良反應的形成不僅會干擾患者的術后康復狀況,還容易加劇手術患者的痛苦體驗。喉罩全麻通氣模式下,喉罩置入操作對婦產科患者呼吸道的刺激較小,且可滿足患者的快速蘇醒要求,這一優勢則有助于降低患者合并蘇醒期躁動、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本研究證實:喉罩組麻醉不良反應發生率2.04%,低于對照組(P<0.05)。(3)操作便捷性較強。在婦產科手術中,氣管插管全麻雖然可滿足婦產科患者的需求,但其操作過程較為復雜,整個操作流程的耗時較長。而相比之下,喉罩全麻通氣的操作則相對便捷。采用這種方法進行麻醉,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較小,其可于較短時間內,建立通暢的氣道,確保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
綜上所述,宜于婦產科手術患者的臨床管理中,推行喉罩全麻通氣,以提升其麻醉安全性水平,為患者的手術干預提供良好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陳東昊,呂長安.喉罩全麻通氣應用在婦產科臨床麻醉的安全性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9):86-87.
[2] 鄭德全.喉罩全麻通氣應用在婦產科臨床麻醉的安全性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