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龐國棟 崔文華 丁文慶


【摘 要】目的:探討頸肩腰腿疼痛患者接受中醫針灸康復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將92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其中的46例參照組患者行常規康復治療,對46例觀察組患者聯合中醫針灸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參照組(P<0.05)。觀察組頸肩腰腿疼痛輕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患者、VAS評分比例都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采用中醫針灸康復療法治療頸肩腰腿疼痛,療效顯著。
【關鍵詞】頸肩腰腿疼痛;中醫針灸;康復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1
頸肩腰腿疼痛是一種慢性變態反應疾病,一般多發于老年人群。這種疾病的致病原因有很多,既包括軟組織挫傷,也包括風寒濕氣入侵、過敏以及自身免疫力等因素。中醫學針灸療法,在治療頸肩腰腿疼痛疾病中具有確切療效。本研究旨在探討頸肩腰腿疼痛患者接受中醫針灸康復治療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92例頸肩腰腿疼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是46例參照組和46例觀察組。參照組,在性別方面,男女比例為13:10,在年齡方面,其范圍為38-75歲,中位(55.62±10.67)歲;觀察組,在性別方面,男女比例為25:21,在年齡方面,其范圍為40-75歲,中位(55.58±11.10)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參照組患者均采止痛藥物、中藥膏以及手術、康復訓練等方法治療。并進行推拿治療。通過滾、推、揉、壓等方式,于患者足部膀胱經和腰部督脈交匯處,進行由重到輕的推拿。并向小腿部位推進,沿膀胱經走向,使用滾法和掌揉法進行推拿。并對陽陵泉、承山、環跳穴等部位進行按壓。每天3次,患者感到肌肉放松并有發熱感為宜。每個療程10天,共治療2個療程。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合中醫針灸進行治療。疼痛部位在太陽、膀胱經的,針灸部位選擇膀胱俞、委中、承山等。疼痛部位在足少陽膽經者,針灸部位選風市、懸鐘等穴位。病情比較嚴重的,可選取三陰交等穴位進行針灸配合。患者取仰臥體位,將針充分消毒以后,經15°角進針,留針時間在20分鐘左右。將艾條放置針柄上方進行溫針灸,每天2壯。治療時,注意艾條不要灼傷患者皮膚。治療周期與參照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1.3.1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顯效:患者腫脹、疼痛等臨床癥狀消失,關節受限情況消失;有效:患者上述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關節功能顯著改善;無效:患者上述臨床癥狀和關節受限沒有改善。治療有效率為治愈率和緩解率之和。
1.3.2? 對比兩組患者頸肩腰腿疼痛情況。采用VAS視覺評分法進行評估。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8分為重度疼痛;9-10分為劇烈疼痛。
1.4 統計學分析
將本組研究數據錄入SPSS 22.0軟件,進行統一計算。使用(x±s)作為計量資料,檢驗值用t值表示,使用百分率作為計數資料,檢驗值為卡方。組間比較用P值表示,當P<0.05時,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65%,參照組為80.43%,組間比較,觀察組較高(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頸肩腰腿疼痛VAS評分比較
觀察組輕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患者比例、VAS評分都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重度疼痛比例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現代醫學理論認為,頸肩腰腿疼痛是一種無菌炎癥疾病[1]。因此,在臨床治療中,主要以消炎為主,并使用止痛類藥物進行治療。在一定程度了上緩解了患者疼痛癥狀,但是屬于治標不治本的療法。中醫學認為,頸肩腰腿疼痛屬于“痛痹”、“骨痹”范疇。患者多因風寒如體、慢性勞損或者氣血兩虧等導致。俗語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采用針灸療法,對患者相關部位進行刺激,可以使穴位所屬肩頸腰腿部位的血運恢復暢通,起到緩解疼痛、調節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2]。結合中醫按摩、中藥膏以及康復運動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關節活動能力,疏通血瘀部位,達到止血活絡的目的。采用中醫針灸治療,采用標本兼治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短期療效,對于患者長期關節活動受限情況也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關節活動能力。
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65%,參照組為80.43%,組間比較,觀察組較高(P<0.05)。觀察組頸肩腰腿疼痛輕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患者比例都低于參照組(P<0.05)。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這說明采用中醫針灸康復療法治療頸肩腰腿疼痛,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患者疼痛狀況。
參考文獻
[1] 張先才. 自擬中藥湯劑熏蒸聯合針灸治療頸肩腰腿痛的效果評價[J]. 中醫臨床研究, 2019, 11(9):129-131.
[2] 程楊, 程少丹, 葛程, 等. 肩關節周圍炎的中醫藥治療進展[J]. 實用疼痛學雜志, 2018, 14(3):2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