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琳

【摘 要】目的:對外科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出現傷口感染的原因和治療進行深入的研究。方法:選擇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間內收治的外科手術患者來開展研究,患者共計450例。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此來對患者的外科手術感染率進行統計,并對其感染原因和治療方法進行探討。結果:在所有患者中,共有22例患者發生了手術傷口感染,占比為4.89%,患者治療的時間為14-28d,患者的平均治療時間為(17.8±1.4)d,經過科學的治療后,所有患者傷口均得到良好的愈合,再次檢查未發現任何膿性液體。結論:對外科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需要提升對外科手術傷口感染的重視度,在發現感染時第一時間開展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更好的保證患者的健康。
【關鍵詞】外科手術;傷口感染;原因與治療
【中圖分類號】R6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01
在對患者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的過程中,無論是抗生素使用不當,還是術后護理不科學,都很容易引發傷口感染。傷口感染的出現不但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對患者的的健康產生一定的威脅[1]。筆者對外科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出現傷口感染的原因和治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期間內收治的外科手術患者來開展研究,患者共計450例。在所有患者之中,共有男性患者186例和女性患者264例,患者年齡區間為29-81歲,平均年齡為(47.6±4.2)歲。
1.2診斷方法
①腔隙感染。患者器官或者腔隙發生感染,通常發生在患者進行植入手術后的1年之內,或者是患者進行無植入手術30d之內。患者在發生感染后,會出現穿刺或者引流后流出膿液,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或者組織病理學檢查均可發現感染證據;②深部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其切口深部的軟組織出現感染,其發生時間與腔隙感染基本一致,對患者進行深部切口穿刺或者引流可以發現膿液,患者自身會出現體溫升高、局部壓痛或者疼痛等癥狀,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方式都可以發現感染證據;③淺表手術切口感染。通常發生在患者手術治療30d之內,感染的主要范圍是患者手術過程中切口設計的皮膚或者皮下組織,在檢查過程中可以發現患者切口處出現膿性分泌物、紅、腫等癥狀[2]。
1.3治療方法
在確認患者出現感染后,第一時間對患者切口進行引流治療,同時將患者切口周圍的壞死、腐爛或者液化的組織進行清除,為傷口的自然愈合提供良好的環境。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患者傷口進行縫合的方式,更好的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升患者皮膚組織的連續性。需要注意的是,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還需要盡量對患者的傷口進行徹底的清洗,一方面可以加速創面新生肉芽組織的生長,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再次發生感染。醫護人員也應該在治療的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避免患者的病情進一步出現惡化。
1.4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手術傷口感染發生率進行統計,在此基礎上,結合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以及疾病類型等情況,對可能引發手術傷口感染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治療方式進行探討。
1.5統計學方法
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患者手術傷口感染情況
在全部患者之中,發生手術傷口感染的患者共計22例,總體感染率為4.89%。其中共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3例,發生感染的患者年齡區間在53-80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7.2±2.1)歲;在所有感染患者中,因急癥手術的患者共計13例,占比為59.09%,因惡性腫瘤手術的患者共計2例,占比為9.09%,因合并慢性病手術的患者共計7例,占比為31.82%。
2.2患者傷口感染治療情況
對所有傷口感染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治療的時間為14-28d,患者的平均治療時間為(17.8±1.4)d,經過科學的治療后,所有患者傷口均得到良好的愈合,再次檢查未發現任何膿性液體。
3 討論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習慣憑自身經驗來對抗生素進行應用,這使得抗生素對患者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外科手術過程中,各種醫療操作具有很強的侵入性,這使得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大大提升了患者發生感染的可能。在實際治療過程中,患者一旦出現外科手術傷口感染,不但會延長患者需要住院的時間,同時也會引發各種并發癥,最終影響患者的預后效果[3]。在患者外科手術過程中,傷口感染的出現與患者的年齡、性別、手術時間以及手術創口的大小等因素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醫護人員需要針對不同的患者科學的選擇治療和護理方案,以此來更好的降低患者出現外科手術傷口感染的可能。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全部450例患者中出現感染的患者共計22例,患者感染發生率為4.89%,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了針對性治療來對患者的創口進行清理和消毒,并根據患者情況給予縫合等治療方式,在經過14-28d的治療后,所有患者傷口均得到良好的愈合,再次檢查未發現任何膿性液體。
綜上所述,患者在外科手術后出現感染與其自身的因素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科學的了解,針對性的開展治療來更好的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裴巖.普外科傷口感染原因分析及臨床治療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0):1370.
[2] 肖斌.普外科傷口感染的原因及臨床治療方法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60):99-100.
[3] 杜宗志.淺析普外科手術后發生傷口感染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3):10348-10349.
[4] 程娜.外科手術患者傷口感染的預防性護理措施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1):56+59.
[5] 夏芳,閆青,周子航.手外科開放性創傷術后傷口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2013,23(15):3657-3658+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