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振宇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腎臟生化檢驗使用分級檢驗法的臨床效果。方法:擇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這一階段本院收診的96例自愿行腎臟生化檢查患者進行研究,以檢驗方式不同劃分成參照組(n=48)和實驗組(n=48),參照組血液采集采取普通檢驗法,實驗組運用分級檢驗法,對兩組生化檢驗結果及陽性測定情況實施分析。結果:在血清胱抑素C測定陽性率方面,兩組無明顯差距,P>0.05;在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檢測率方面,實驗組與參照組相比顯著提升,P<0.05。結論:腎臟生化檢驗采取分級檢驗法效果較為可觀,可促進陽性檢測率提升,減少誤診率,有利于推進腎臟生化檢驗科長遠發展,臨床運用價值高。
【關鍵詞】腎臟生化檢驗;分級檢驗法;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價值
【中圖分類號】R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1
腎臟生化檢驗是臨床諸多檢驗中最為基礎的檢查手段,其檢查數據可為醫生提供可靠診斷數據,繼而對腎臟疾病的治療奠定有力基礎[1]。但因腎臟生化檢驗中各部分相互獨立,故為促進患者全面認知疾病,常以全項目檢驗方式為主,而這一檢查手段極大的增加醫療費用,且加重患者病況,所以,提升檢驗水平、改進與創新檢驗技術,促使檢驗項目趨于多元化意義深遠。本研究對48例自愿行腎臟生化檢查者采取分級檢驗法,以期獲得滿意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這一階段本院收診的96例自愿行腎臟生化檢查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患者知情并簽訂同意書;醫學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遵醫行為較差;言語表達功能障礙。以檢驗方式不同劃分成參照組(n=48)和實驗組(n=48),參照組男有26例,女為22例;年齡范圍25-72歲,平均年齡為(48.3±8.6)歲;實驗組男為25例,女有23例;年齡在24-70歲之間,平均年齡(48.9±8.6)歲。將研究中關于兩組的組間數據采取獨立樣本檢測對比,P>0.05,存在比較性。
1.2 方法
收集96例患者在空腹狀態下的血液標本繼而實施檢驗,在此前提下,實驗組實施分級檢驗法,首先,一級檢查項目是血清胱抑素C,二級檢查項目是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如果在一級檢查中血清胱抑素C含量超過1.03mg/g,方可繼續實施二級檢查,想法,若是低于1.03mg/g,可不予二級檢查。由此可見,二級檢查屬于一級檢查的完善與補充。需要強調的是,分級檢驗過程中必須按照既定操作過程展開。參照組行普通檢驗法,按照拉網式檢驗過程實施操作。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陽性檢測情況及生化檢驗項目開展評價。其中,生化檢驗項目包含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和血清胱抑素C。同時對患者不正常腎臟指標進行陽性率的測定[2]。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2.0軟件對此研究資料實施處理分析,計量相關資料可以均數±標準差說明,t進行檢驗。陽性測定率及生化指標檢測情況用率表示,以x2進行驗證,P<0.05提示組間比較存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兩組陽性檢測情況及生化檢驗項目開展評價
在血清胱抑素C測定陽性率方面,兩組無明顯差距,P>0.05;在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指標檢測陽性率方面,實驗組與參照組相比提升效果更為顯著,P<0.05,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3 討論
當前,隨社會經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出現吸煙、酗酒及熬夜等不良現象,這些原因均是增加腎臟疾病患病率的概率因子,且此病男性患病可能性高于女性[3]。腎臟發生異常后,會對腎小球的濾過功能造成影響,致使排泄物積聚在腎臟,導致肌酐等毒素漸漸累積。針對此種現象,臨床常采用腎臟生化檢查予以診斷,而當前腎臟生化檢查項目多圍繞三部分進行展開,分別是血清胱抑素C及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結合這三項檢查結果繼而對患者病情予以判斷和確診,同時嚴密觀察其存在的隱患問題,如腎臟功能弱化、隱匿腎臟病癥等,進而制定規劃出目的性診治方案,且加以及時實施,保證患者癥狀盡早改善,促進其身體早期康復[4]。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血清胱抑素測定陽性率方面與參照組比較無明顯變化(P>0.05),但在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測定陽性率方面,實驗組相比于參照組顯著提升,提示分級檢驗法效果較為優良,可大幅度提升診斷精準率。
臨床普通的拉網式檢驗法旨在對機體實施全面檢查,雖能發揮良好的檢查效能,準確度與靈敏性也較為可靠,但在腎臟疾病檢驗中存在較大缺陷,部分指標無明顯作用,導致醫療資源浪費,同時該類檢查儀器價格極高,勢必加大患者經濟負擔,而分級檢驗法先將血清胱抑素C置于一級檢驗過程,隨后根據血清胱抑素C檢查結果進而確定二級檢驗是否進行,這樣一來不僅優化檢驗流程,且降低患者檢驗成本,獲得雙向良好效果。因此,實驗組檢驗質量更為可靠,誤診率更低[5]。
綜上所述,腎臟生化檢驗采取分級檢驗法效果較為可觀,可促進陽性檢測率提升,減少誤診率,有利于推進腎臟生化檢驗科長遠發展,且有效減少醫療成本,提升檢驗依從性,臨床運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南京柱, 李娟, 高靜等. 生化及免疫指標在IgA腎病Lee氏分級中的應用價值[J]. 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2016, 39(9):695-700.
[2] 傅園園, 羅厚龍, 農妍等. 探討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和胱抑素C在腎臟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1):96-98.
[3] 張燕京, 楊繼紅, 富小紅等. 老年慢性腎臟病3-4期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影響腎功能進展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8, 37(6):631-635.
[4] 孫麗娟. 腎臟生化檢驗中分級檢驗的臨床分析[J]. 醫藥前沿, 2017, 7(4):103-104.
[5] 張莉. 血清生化標志物胱抑素C對臨床腎臟疾病的診斷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43):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