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斯斯

【摘 要】目的:探討行造口傷口護理小組對于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效果。方法:選擇時間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之間的患者,共116例,將其稱為對照組,本組患者并未接受造口傷口護理。選擇時間在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之間的患者,共104例,將其稱為實驗組,本組患者接受造口傷口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幾率以及護理人員對于有關知識的掌握度。結果:實驗組患者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幾率1例(0.86%),明顯低于對照組8例(7.69%),實驗組護理人員對于有關知識的掌握度23例(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18例(75.00%),P值小于0.05。結論:通過采取造口傷口護理,能夠有效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
【關鍵詞】造口傷口護理;壓力性損傷;預防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2
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患者長時間處于一種體位,導致對于其皮膚表面以及皮下組織所造成的一種局限性損傷,該類疾病的發(fā)生幾率相對較高,加之該類疾病一旦發(fā)生具有病程時間長以及難以根治的特點,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對于長期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的患者,甚至可能引發(fā)敗血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壓力性損傷作為臨床工作的預防重點,同時,也是衡量醫(yī)院醫(yī)療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提高對于患者傷口和造口的護理,對于預防壓力性損傷的作用意義重大[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時間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之間的患者,共116例,將其稱為對照組,本組患者并未接受造口傷口護理。選擇時間在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之間的患者,共104例,將其稱為實驗組,本組患者接受造口傷口護理。兩組患者經(jīng)過Braden壓瘡評估表的評估(總分為23分),分數(shù)≤12分的存在高危壓力性損傷風險的患者則被納入本次研究。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60例,女性56例,年齡為24~72歲,平均年齡(50.52±7.13)歲;實驗組男性患者58例,女性46例,年齡為24~70歲,平均年齡(50.38±7.26)歲。2組可比,P〉0.05。護理小組成員共24名。
1.2護理方法
①成立護理小組。護理小組包括護理部領導、外科護士長、組長以及傷口科室的護理人員等,其中,每一科室需要選出一名護理人員加入其中,小組成員均接受專業(yè)性的護理培訓,并且將表現(xiàn)優(yōu)秀的護理人員作為重要成員,專門負責有關壓力性損傷的問題研究;②強化培訓。不僅需要對于護理小組成員進行專業(yè)的培訓,同時,后期還需要進行皮膚護理以及有關的管理知識,每月一次,等到小組成員掌握有關知識后,將培訓周期改為兩周一次。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等網(wǎng)絡工具,建立討論小組,如:微信、qq等,將培訓由線下轉移到線上,進而更加利于各個科室護理人員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護理技能和專業(yè)性;③積極上報不良事件。護理人員需要將護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回顧和分析,如:造口并發(fā)癥以及皮膚損傷等,更加利于提出解決辦法,進而不斷完善護理方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對于同一問題重復發(fā)生的護理人員,則需要獎懲分明,給予警報或者合理的處罰;④監(jiān)督和考核。每間隔1周進行1次考核,重要的護理人員需要負責本身科室的培訓工作,并且進行有關調查和考核,詳細記錄本科室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幾率,繼而更加利于后續(xù)護理方案的完善,使得護理管理質量和水平得到提高。
1.3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幾率以及護理人員對于有關知識的掌握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過程中,借由版本為SPSS19.0的統(tǒng)計學軟件,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n,%)形式表示,通過卡方對其予以檢驗,若實驗對象之間的數(shù)據(jù)在計算后P<0.05,則為存在明顯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幾率
實驗組患者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幾率1例(0.86%),明顯低于對照組8例(7.69%),P值小于0.05,卡方值=6.520,P值=0.011。
2.2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對于有關知識的掌握度
實驗組護理人員對于有關知識的掌握度23例(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18例(75.00%),P值小于0.05。見表1:
3 討論
壓力性損傷作為一種十分常見的不良事件,預防此情況的發(fā)生存在難度,因此,臨床上為了降低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通過建立造口傷口護理小組,能夠時刻監(jiān)督患者皮膚情況,并且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積極為患者提供更為針對性的護理干預[3]。與此同時,還能夠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加強其對于有關傷口造口護理知識的認知程度,進而利于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yè)性的護理服務,有效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4]。研究得出:實驗組患者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幾率1例(0.86%),明顯低于對照組8例(7.69%),實驗組護理人員對于有關知識的掌握度23例(95.83%),明顯高于對照組18例(75.00%),P值小于0.05。因此可見,在臨床護理工作當中,通過實施造口傷口護理小組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認知程度,同時,還能夠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
結語:
總的來說,通過建立造口傷口護理小組的方式,能夠有效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更加利于提高護理人員對于有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參考文獻
[1] 王永華,李東文,李亞,孟艷秋,崔琳. 專業(yè)護理學組實施壓力性損傷專項質量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評價[J]. 西南軍醫(yī),2019,21(04):370-373.
[2] 蘆鴻雁,丁雯,吳越香,高若瑄. 傷口造口高級護理實踐模式的構建與運作[J]. 中國護理管理,2018,18(01):7-10.
[3] 高俊. 分析傷口護理小組對臨床壓力性損傷預防及治療的意義[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0):50-51.
[4] 明月. 傷口造口護理小組對110例臨床壓力性損傷患者實施護理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