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瑩

【摘 要】目的:探討對焦慮癥患者采用整合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焦慮癥患者計96例,隨機分為常規護理對照組(n=48)與采用整合護理模式實驗組(n=48),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干預后實驗組SAS評分與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焦慮癥患者采用整合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癥狀,可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
【關鍵詞】整合護理模式;焦慮癥;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1
焦慮癥屬于素質因素、社會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而引發的精神疾病,在發病后患者將出現焦躁不安、害怕、驚懼等反應,另外也可對機體多系統產生損害,引發失眠、運動障礙等并發癥,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存在嚴重的不良影響。對于本病,采用藥物治療雖可改善癥狀,但長期用藥存在很多的副作用,另外病情也容易反復,患者的耐受性不強,為此考慮可從護理角度入手進行干預[1]。故本次研究引入了整合護理模式,以我院收治焦慮癥患者計96例為研究對象,評估了常規護理與并行整合護理模式干預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焦慮癥患者計96例,隨機分為常規護理對照組(n=48)與采用整合護理模式實驗組(n=48)。對照組中男22例,女26例,年齡31~64歲,均數(46.81±12.51)歲,實驗組中男21例,女27例,年齡30~65歲,均數(46.11±12.87)歲,兩組基礎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患者均符合《焦慮癥診治心悟》中對焦慮癥的診斷標準,已經簽署同意書,排除合并嚴重臟器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存在藥物濫用史等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根據醫囑進行基礎護理以及治療操作,并對患者進行疏導。實驗組則采用整合護理方案,主要內容包括:(1)環境護理,在病房環境上,要求通風且光線良好,墻壁整體采用暖色調,白色床褥換成鮮艷的顏色,如橘黃、粉紅等,并在病房內放置綠植,張貼具有治愈特征的掛畫。在病房病友的選擇上,首選熱愛生活、朝氣蓬勃的病友,使其能夠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對患者產生影響[2]。(2)健康教育,講解焦慮癥的誘發原因、發生機制、治療與護理方案、臨床表現、治療手段等等,定期召開健康講座,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以及交流,了解患者所焦慮的源頭,有針對性的開展疏導工作,并以成功康復的案例給以患者信心,輔助患者重構心理平衡。(3)家庭支持,叮囑家屬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多關心關愛患者,滿足患者的依賴。要求家屬積極參與到對患者的護理中,悉心照料,使患者能夠感受家人的溫暖,積極引導患者認知自身個性,培養其自控意識。(4)放松訓練,在訓練時取術式體位,而后讓患者雙手緊握拳頭或咬緊牙關,持續10s后緩慢放松,每組5~8次。其次,可以依次進行頸部、肩膀、背部、胸部以及下肢的放松,每天1次,每次20~30min。另外也可讓患者關注某物,再緩慢吸氣持續到吸不動,而后緩慢呼氣,重復10~1次。睡覺前,也可播放舒緩音樂伴著入眠,誘導患者入睡。
1.3觀察指標
對比焦慮癥狀,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進行評價。(2)對比患者滿意度,于患者出院前通過掃描二維碼評價,以評分標準,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21.0處理,設定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焦慮情況
護理前兩組SAS與HAMA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滿意度
實驗組滿意度評分為(91.52±5.41)分,高于對照組(84.33±3.65)分,P<0.05(t=7.6330,P=0.0000)。
3 討論
隨著國內居民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焦慮癥的發生率不斷上升,給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擾。焦慮癥典型特征為持續性、廣泛性焦慮情緒,患者終日心煩意亂、注意力分散,甚至可能會出現輕聲、自殘等念頭。對于本病雖然治療的藥物較多,但療效并不理想,且病情容易反復。為實現對本病的有效控制,本次研究引入了整合護理模式,該模式分別從環境護理、健康教育、家庭支持以及放松訓練四方面入手,通過環境優化,為患者構建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并增加了人文關懷,利用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了解,配合家庭支持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負性情緒,最后配合放松訓練,則能夠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這些對于焦慮癥的控制均有著明顯的價值[3]。從本次研究結果上看,實驗組SAS與HAMA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整合護理方案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對焦慮癥患者采用整合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且可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五華, 孫玉梅, 蔣玲玲. 整合護理模式在焦慮癥病人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護理研究, 2015(10):1275-1276.
[2] 鐘彩華. 整合護理模式在焦慮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國醫藥科學, 2015, 5(24):162-164.
[3] 馮蓓蓓, 李芳芳, 張瑩麗. 親情護理模式在焦慮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白求恩醫學雜志, 2017, 15(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