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紅
【摘 要】目的:精神科護士的工作通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為了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就要了解相關的危險因素。方法:本文采用了問卷調查法,根據我院20名護理人士在最近兩年中遭受的職業性侵害做了統計。結果:據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的護士在精神和軀體上都遭受過不同程度的傷害。結論:因此,通過分析精神科護士在工作中所存在的危險因素,及時的采取防護措施,避免受到病患的傷害。
【關鍵詞】精神科護士;職業危險因素;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1
精神科護士與醫院其他科護士在工作環境以及服務對象上都不同,具有特殊性,他們不僅要面臨醫院普通護士所要面臨的職業危險因素,還要面對一些具有奇奇怪怪想法的病人。他們的工作本身就具有極大的風險性,要隨時保持精力集中。因此,醫院要加強對精神科護士防護工作的力度。
1 臨床資料
通過回顧性問卷調查,調查了20名護士近兩年所受到的職業侵害,并做了相關的統計。
2 結果
在統計中,可以發現,遭受6例暴力致傷事件的人數為30%,遭受過暴力襲擊但未受傷有2例,占總人數的10%,曾受到過患者的譏笑、謾罵等5例,占總人數25%,還有遭受患者家屬的精神傷害的4例,占20%,導致護士受傷的1例,占5%,除此之外,甚至還要女護士遭受男患者不良行為的騷擾2例,占10%。通過這份調查,可以看到90%的護理人員都曾遭受過職業侵害。
3 原因分析
3.1受精神癥狀支配3例
精神病患者通常受到幻覺和妄想的支配,認為自己和親人都是受害者,被他人所陷害,就會產生反抗,先發制人來保護自己。
3.2研究證明強制住院、堅決拒絕治療的患者更容易發生暴力行為
一些拒絕治療以及存在暴力攻擊行為的精神病患者通常是因為精神因素的影響,使他們產生錯誤的認知。精神病患者往往不能夠正確的認清自我,不認為也不愿意承認自己患有這類疾病,因此不愿意接受醫生的建議住院治療。他們的情緒比較容易激動,而且會故意找醫院的問題來發泄自己的不滿,甚至產生攻擊的行為。
3.3治療不合作
大多數的精神病患者通常不愿意承認自己患有這類疾病,也拒絕服用治療藥物。因此,為了使患者能夠得到治療,醫院通常采取強制的手段來對他們進行治療。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護士不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就很有可能被患者抓傷或者踢傷等。
3.4醫務人員服務態度、工作方式、方法
在對精神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護士要多與病患溝通,言語要適當,不要激怒他們,是他們的情緒爆發。
3.5家屬不配合不理解
患者家屬把病患送進醫院,是對醫院抱有很高的期望的,但是在一段時間后,患者的治療效果不好或者達不到家屬的期望,很容易就把情緒轉移到護士身上。還有些家屬在看到自己的親人被約束,覺得讓自己的親人失去了自由會加重他們的病情。
4 防護措施
4.1嚴密觀察病情
作為精神科的護理人員就需要做到全面掌握病患的病情以及相關動態,在工作時精神保持高度的集中,時刻關注病患的情況。針對一些情緒不穩定的或者容易激怒的病患,護理人員要保持耐心,及時的勸解他們,為病患做心理輔導,從而穩定他們的情緒。
4.2加強病房安全管理
精神科的護士要嚴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將一切危險物品與病患隔絕開來,同時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識,在工作中要注意技巧。女護士在巡視男病患的區域時,一定要有男護士陪同,一旦有患者情緒沖動,也可以相應的避免一些傷害。
4.3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作為精神科的護士,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同時也要提高自我的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根據工作經歷進行總結,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以便能夠及時的發現病患的心理變化,做好相應的措施,避免病患產生暴力行為。當有新的患者入院時,要及時對他們進行評估,掌握患者目前的病情,觀察他們是否存在攻擊行為;醫院要嚴格管理精神科的危險物品,并對患者的家屬進行宣傳教育,讓他們知道危險品的隱患,防止意外的發生;護士在與病患溝通時,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耐心,盡量滿足病患的要求,使病患與醫護人員的關系不那么緊張。
4.4加強溝通,改善服務態度
護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在工作中避免參雜個人的負面情緒,要加強與患者以及家屬的溝通,在工作中取得他們的支持和理解。要落實好醫生與患者簽字的工作,將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告知病患的家屬,避免家屬產生誤會。
4.5加強法制及職業安全教育
作為精神科的護理人員,工作及特殊也復雜,因此,就需要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醫院也可定期為他們培訓,同時培訓他們職業防護的措施,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醫療糾紛的出現,還能夠保障護理人員的人生安全。
4.6心理調節
作為精神科的護理人員內心具有極大的壓力,醫院要給予護理人員足夠的重視,相應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為他們提高晉升或者深造的機會,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適當減輕他們的工作量。
4.7完善醫院規章制度及護理操作流程
家屬探視的管理一定要嚴格,在有家屬來探視時,一定要加強巡視,最好是有護理人員陪同尤其是一些比較危險的地點,例如廁所等。在凌晨3-4點是比較危險的時段,在這個時段,護理人員也要加強巡視。禁止家屬攜帶危險物品進入病房,同時要時刻關注病患與家屬溝通時的情緒變化,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護理人員在對病患進行治療后,使用過的針頭一定要回收,禁止隨意丟棄。
5 小結
精神病患者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和危險性,護士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依舊堅守著自己的職責,用自己的關愛去照顧每一位病患。精神科的護士在工作中面臨很多的危險,這就需要他們要不斷地提高自己職業防護地能力,還要進行相關地學習培訓。職業防護是保護護士在自身不受傷害的情況下去照顧患者、治療患者,保障患者的安全,避免產生職業傷害。
參考文獻
[1] 張小鳳,陳小紅.精神科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及防護措施[J].心理月刊,2019,14(06):79.
[2] 蘇淑貞.精神科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及防護措施[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4):250.
[3] 王煥英,谷雪媛.精神科護士的職業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5(08):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