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梅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預給胃癌手術患者帶來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間于本院接受胃癌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以患者是否接受心理護理為分組依據,將其分為接受心理護理的研究組、未接受心理護理的對照組,各40例。組間對比護理后兩組的SAS焦慮評分、SDS抑郁評分以及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胃管留置時間。結果:研究組護理后的SAS焦慮評分、SDS抑郁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其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胃管留置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差異全部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胃癌手術患者采取心理護理有助于緩解其負性情緒,促進其術后盡快康復。
【關鍵詞】心理干預;胃癌手術;護理;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1
胃癌是一種發病率與死亡率均比較高的惡性腫瘤,患者患病后會對自身的病情產生擔憂情緒,手術是治療胃癌的首選方法,但患者會對治療效果產生質疑,這些負性心理會使患者對手術的依從性產生影響,使患者的術后恢復受到阻礙,因此胃癌手術患者有必要接受心理護理,以確保其可以獲得良好的術后恢復效果。本文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間于本院接受胃癌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試分析心理干預給胃癌手術患者帶來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間于本院接受胃癌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以患者是否接受心理護理為分組依據,將其分為接受心理護理的研究組、未接受心理護理的對照組,各40例。研究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39歲~73歲,平均(56.89±11.77)歲。對照組:男30例,女10例;年齡40歲~72歲,平均(56.78±11.82)歲。將平均年齡、性別比例等資料納入軟件中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統計學對比在兩組之間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對照組僅采取常規護理而未采取心理護理,具體措施有:①術前為患者做好禁飲禁食、置入胃管等準備工作,給予患者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手術注意事項,以提高患者配合度,避免術中出現應激反應;②術中為患者做好生命體征監測,觀察患者出血狀況,記錄液體出入量;③術后加強巡視病房,指導患者進行早期肢體訓練,以加快肛門排氣排便功能的恢復;對于術后可能出現的嚴重疼痛,酌情使用鎮痛藥,與患者積極溝通以分散其對疼痛的注意力,為其播放輕音樂以舒緩其情緒,降低其疼痛閾值。此外,為患者合理安排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失為主;為患者做好引流管護理,觀察引流液顏色、量,避免引流管彎折、受壓,確保引流管通暢。④術后24小時胃管中若出現暗紅色或咖啡色的胃液,是正常現象,但短時間內出現大量鮮血,或發生嘔血或黑便等表現,則要及時進行二次手術處理[1]。此外,指導患者咳嗽、排痰,酌情使用抗生素與化痰藥,以預防肺部感染;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呼吸急促、持續高熱及右上腹劇痛等表現,若有則代表發生腹膜刺激征,應及時告知醫生處理[2]。此外,協助患者翻身,以預防壓瘡。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行心理護理:術前針對患者對自身病情及手術結果而產生的擔憂情緒,應給予其鼓勵安慰與健康宣教,以使其建立信心,積極配合手術;若患者有疑問應及時給予解答,并針對患者擔憂之處給予詳細宣講,以消除其顧慮。向患者宣講成功案例,鼓勵其傾訴自身內心想法,觀察其行為并給予認知干預,以便及時疏導其負性情緒。
1.3觀察指標
組間對比護理后兩組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及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胃管留置時間。焦慮評分、抑郁評分以SAS、SDS自評量表評定,均涉及20個條目,按照從輕到重分別計1~4分,兩項評分高低均與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輕重呈正相關聯系[3]。
1.4統計學方法
在21.0版本的SPSS統計學軟件中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數據,計量數據以(x±s)表示,以t來檢驗,若統計分析結果為P<0.05,則組間或組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護理后的SAS焦慮評分、SDS抑郁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其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胃管留置時間均比對照組短,差異全部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3 討論
手術是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手術同時也是一個應激源,患者除了會因為自身的病情產生負性情緒,也會因為對手術結果的擔憂而產生負性情緒,進而出現應激反應。常規護理雖然在圍手術期為患者采取了一系列力圖保證其手術安全的護理措施,對疼痛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采取了相應的護理措施,但患者依然會存在負性情緒,而心理護理的實施則可以從根本上有效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其通過健康宣教消除患者的疑慮,借助心理疏導、行為干預、成功案例宣講等方式最大化地消除了患者的負性情緒,因此患者的預后恢復得到最有效的改善。見結果,研究組護理后的SAS焦慮評分、SDS抑郁評分均比對照組低,其患者住院時間、臥床時間、胃管留置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無疑都證明了這一論點。
結語:
心理護理可以減輕胃癌手術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促進其術后更快地康復,臨床應為患者積極應用。
參考文獻
[1] 彭美霞,趙麗華.延續性健康教育對胃癌手術患者近期康復效果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09):125-127.
[2] 徐巖.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胃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7):167-168.
[3] 白雷麗,張婧.胃癌手術患者的綜合性護理與心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20):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