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榮 穆鑫 劉蔚萍


【摘 要】目的:阿司匹林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腦血栓患者的療效及其對動脈斑塊的影響價值體會。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腦血栓患者64例,按照電腦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化的阿司匹林干預,對實驗組施加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對比經過8個療程治療后,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療滿意率。結果:實驗組的治療滿意率為31例(96.88%),對照組為25例(78.13%),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32例(100.00%),對照組為30例(93.75%),(P<0.05)。結論:綜上所述,采用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血栓有效,能改善患者的治療質量和滿意率,建議研究推廣。
【關鍵詞】血栓;阿司匹林;動脈斑塊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2
腦血栓是臨床醫學上十分常見的急性疾病之一。臨床病癥主要為患者粥樣斑塊形成以及動脈硬化等,多發于中老年患者[1]。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腦血栓疾病的發病率高,并呈現出逐年上漲的趨勢。治療該疾病的方式較多,多是通過西藥治療,控制病情。常見的藥物有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這些藥物可以降低血脂,減少病痛感,因此較為推崇。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腦血栓患者64例,按照電腦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對比經過8個療程治療后,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療滿意率,現將相關病例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腦血栓患者64例,按照電腦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對對照32例患者采用常規化的阿司匹林干預,男性患者12例,年齡為56-67歲,平均年齡為(60.3±5.44)歲,女性患者20例,年齡為53-65歲,平均年齡為(52.52±4.52)歲,對實驗組32例患者施加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男性患者17例,年齡為51-65歲,平均年齡為(63.2±2.54)歲,女性患者15例,年齡為52-63歲,平均年齡為(54.21±3.25)歲,所有患者分組均隨機,有差異性,(P>0.05)。
1.2方法
對對照組采用阿司匹林,一日一次,每次100mg,按照患者病情,酌情用藥。
對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施加阿托伐他汀,每日一次,一次20mg,按照患者病情酌情增減藥量。連續用藥8個療程,2周為1個療程[2]。
1.3觀察指標
對比經過8個療程治療后,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患者疼痛減輕或消失,動脈斑塊減少或者消失表示有效/顯效)以及患者治療滿意率。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為[n(%)],予以x2檢驗;計量資料為(x±s),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2.1兩組治療滿意率對比見表1
2.2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見表2
3 討論
臨床研究表示,腦血栓的并發原因多是因為患者的腦部血管發生病變,導致患者發生血小板激活釋放,形成固化血栓[3]。腦血栓的形成和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有必要聯系,若久治不愈,就很有可能發生炎性癥狀,嚴重加重疾病治療難度[4-5]。本次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腦血栓患者64例,按照電腦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化的阿司匹林干預,對實驗組施加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經過8個療程治療后,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療滿意率差異性大,實驗組的治療滿意率為31例(96.88%),對照組為25例(78.13%),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32例(100.00%),對照組為30例(93.75%),(P<0.05)。綜上所述,采用阿司匹林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血栓有效,能改善患者的治療質量和滿意率,建議研究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柏晶,朱艷春.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其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63):153.
[2] 費可欣,李春雙,高長奎,宋楊,劉萍,王錫娟,王英.阿司匹林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腦血栓的療效及其對動脈斑塊的影響[J].心理月刊,2019,14(09):174.
[3] 馮愛鎮.阿司匹林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腦血栓患者的療效及其對動脈斑塊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05):726-727.
[4] 史永龍.阿司匹林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腦血栓患者的療效及其對動脈斑塊的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2):69-70.
[5] 李俊,賈麗娜.阿司匹林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腦血栓的療效及其對動脈斑塊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9):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