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為代表的中央媒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不畏艱險、履職盡責、服務大局、融媒創新,積極宣傳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的有力行動,深入報道各地防控疫情舉措進展,生動講述醫護人員、科研人員等群體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推出一批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優質報道,為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
三大央媒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抗擊疫情期間輿論宣傳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積極宣傳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抗擊疫情工作的最新要求和重大決策部署,堅定廣大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有力發揮輿論引導主力軍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1月20日,總書記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新華社立即啟動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全社進入抗疫防疫報道“戰時”狀態,成立抗擊疫情報道工作專班,在武漢成立前方報道指揮部并迅速增派記者。新華社提高政治站位,忠實履行職責,對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調研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及時播發快訊、消息,統籌組織深度解讀、高端評論、國內外反響等報道。迅速、準確、高密度權威發布和解讀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發揮多渠道多終端優勢,滾動播發疫情信息和新聞發布會內容,加強中央指導組活動報道,充分展示指導組推動防疫工作成效。新華網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中最早開設大型融媒體專題“我們在一起,打贏這一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行動”,全方位、全媒體聚合展示中央決策部署、各地抗疫措施成效,有力提振社會信心。
人民日報充分發揮黨報在打造宣傳戰略高地、引領社會主流輿論中的獨特優勢,頭版位置連續刊出《習近平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 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緊急馳援共赴時艱——全國各地各有關部門支援武漢抗擊疫情》等重磅文章。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出“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專題,發布黨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集中宣傳各地各級黨組織在防控疫情斗爭中充分發揮的戰斗堡壘作用。人民網建立“人民網防控疫情報道平臺”,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中央部委部署、全國各地政府的疫情防控等內容,持續跟進發布權威信息。
央視聚焦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部署全民戰“疫”的密集日程,推出系列報道,集中展現總書記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關切、對戰“疫”工作的指揮部署,帶給人們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的必勝信心。央視網《戰“疫”最前線》專題開設“中央赴湖北指導組”欄目,報道指導組指導落實“應收盡收”等防控舉措、調研湖北醫用物資保障、強化農村和社區防控等工作。“國家在行動”欄目報道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工信部、海關總署等國家部委出臺相關政策、助力全民抗疫的諸多舉措,突出同舟共濟、打贏總體戰的組織機制和國家制度優勢。

□ 圖為新華社相關報道截屏。



新華社深入領會總書記講話中關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的講話精神,統籌做好經濟形勢宣傳和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等重點報道,充分報道中央各項穩經濟政策和地方落實舉措。組織播發“中央一號”文件消息、解讀、受權發布、要點速覽、新華時評等組稿,針對經濟發展、脫貧攻堅、春耕備耕等領域推出系列深度報道。《同舟共濟!五部門出臺金融舉措支持疫情防控》《疫情沖擊下中國經濟、股市怎么走?八大專家這么看,更有IMF總裁發聲!》等報道有效緩解市場恐慌情緒;《別樣的春耕——來自農業大省山東的春耕備耕見聞》《戰“疫”不誤農,看看這波“花式”春耕》等系列報道揭示兼顧做好農村防疫、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努力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抓緊復工復產穩定經濟運行掃描》《不尋常的“開工季”不尋常的干勁與力量——一線企業復工復產調查》等報道聚焦各領域推動復工復產舉措,彰顯我國穩定生產的能力和決心。
人民日報發文《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去年減少1109萬人》,展示我國過去一年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取得的巨大成就。社論《奮力抓好“三農”工作 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闡釋中央“一號文件”對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指導意義。根據疫情態勢及時作出研判,加大復工復產報道,積極傳遞抗擊疫情與經濟建設兩條線作戰的信號,為當前輿論融入更多暖色調。
央視開設“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專題,推出系列脫貧攻堅報道。針對輿論對疫情期間中國經濟發展的擔心,央視與國家信息中心、極光大數據合作,梳理出124億條數據,繪制全國人員返崗情況走勢圖,用大量詳實準確的數據力證復工復產后,中國經濟正在逐漸“回血”,預測中國經濟重回正軌的步伐將越來越快。
移動互聯網時代,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焦點很容易發酵為網絡“爆點”。三大央媒聚焦輿情熱點和民眾關切,圍繞重要節點,加強議題設置,充分發揮輿論引導的關鍵影響力。
新華社推出《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荊楚戰“疫”直擊》《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寫在武漢疫情防控膠著對壘的關鍵時刻》等重點稿件,在宣傳報道中發揮龍頭壓陣作用。開設權威訪談欄目,對鐘南山、李蘭娟、張文宏等權威專家組織專訪,以全媒體方式就民眾關心的疫情防控問題深入探究、解疑釋惑。推出評論員文章、時評、微評、網評等言論報道“組合拳”,傳播正確觀點,澄清謠言、批駁謬論。針對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通過“辛識平”評論迅速發聲、激濁揚清。社辦報刊《新華每日電訊》《半月談》推出百余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評論,新華網“新華銳評”“新華網評”欄目主動出擊,針對云南大理“緊急征用”重慶口罩這一社會熱點,第一時間組織《大理不講理!“截胡”口罩又違法》《大理,你“欠理”了!》《大理截留抗疫口罩危害抗疫大局,此風不可長》等評論,態度鮮明,措詞犀利,迅速引爆輿論場,受到網民好評。
人民日報通過社論、時評、網評等形式,直面熱點敏感問題,積極引導輿論導向。針對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中體現的高超指揮調度、統籌協調能力,發表時評《制度優勢提振防疫信心》。對社會上執意不戴口罩、惡意向公共區域吐痰、謊報瞞報病情等不良現象,組織網評《這哪是任性,這是在犯法》,指出戰“疫”當前,踐踏法律規定就是做病毒幫兇、與公眾為敵。
央視評論主打短平快,利用《主播說聯播》、復興網評、央視快評等渠道,緊跟熱點、引領輿論。根據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的講話精神,第一時間播發快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復興網評《疫情當前,絕不允許“關系”違規橫行》就部分干部拉關系、搞形式、謀私利的問題提出尖銳批評。對一些地方和企業消極應對國家復工復產要求,央視評論指出,對復工復產不上心、不用力就是“懶政”。
新華社持續更新疫情實時動態,積極宣介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引導廣大群眾提高文明素質和自我保護能力。新華網推出交互數據新聞產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實時動態》,對疫情數據進行實時可視化動態呈現,方便網民隨時查詢疫情信息;融媒產品《新冠肺炎AI自測機器人》結合國家衛健委最新版診療方案和百萬份在線咨詢案例,對用戶目前身體狀態進行智能分析,測試感染可能性并給出建議;“新華睿思”推出系列產品,分析網絡熱詞、輿情熱點,引導社會輿論的同時提供有針對性的對策參考,客戶端“現場云”欄目直播呈現地方多場重量級發布會,設置“回放”和“問記者”功能,加強互動性;推出“求證”互動平臺、“患者同程查詢”、防護用品生產企業查詢系統。此外,還針對全國中小學延期開學的情況,開設“現場云公益課堂”,整合多家教育資源,助力學生停課不停學,彰顯國家通訊社責任擔當和社會價值。
人民日報全媒體行動開啟新冠肺炎求助通道,全網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并在微博置頂顯示。與丁香園合作推出《新型冠狀肺炎實時動態》產品,綜合各種權威發布渠道,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實時動態更新頁面。“人民好醫生”APP推出“疫情防控中央平臺”,科學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引導公眾增強防護意識和能力。《全國各地發熱門診名單》提供各地發熱門診、定點醫院等名單信息,便于網友查詢。
央視網開設“戰‘疫’最前線”心理幫助平臺,來自高校、研究所、醫院等30余名專家進駐,為網友提供心理咨詢及幫助。抗疫專題中設置《最科普》欄目,針對民眾關心的衛生健康知識和防控疫情話題組織科普報道,對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引導民眾正確應對疫情起到了積極效果。
新華社靈活運用短視頻、數據圖、MV、漫畫、3D交互新聞等手段,提升全媒影響力,壯大網上正能量。綜合無人機航拍、衛星數據調用等手段,推出《火神山醫院是如何煉成的?》等系列新媒體報道,動態展示醫院建設從無到有全過程。推出原創MV《挺住,武漢》《我在你身邊》、音樂紀錄片《堅定希望》、線上公益音樂會《堅定希望 中國加油》等,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開設“我們在武漢”“隔離區直擊”“民生直通車·同心戰‘疫’”“新華社記者武漢Vlog日記”“武漢救援日記”等全媒體欄目,通過現場見聞的形式回應社會關切。3D交互產品《最硬核的洗手教程來了!》和系列漫畫《防疫,也要防“抑”》,創新報道形態,增強傳播效果。推出全網首個視頻連線融媒體欄目“新華網連線武漢”,呈現來自第一現場的戰“疫”實況。

□ 圖為新華社微信公眾號、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的疫情報道截屏。


□ 圖為《人民日報》相關報道截屏。
人民日報深入實地采訪,每日推出文字版記者日記、視頻版“日記Vlog”,記錄抗疫前線最新動態。微博通過文章帶話題的形式,顯著提升話題設置和輿論引導能力,連續發布閱讀量過億的話題產品。推出《2020新冠肺炎防治統一考試》《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等H5產品,與網友積極互動,一同發出“打噴嚏捂口鼻”“勤消毒多開窗”“不吃野味拒絕交易”的鄭重承諾。
央視動用包括VR全景直播的6個機位,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情況進行24小時不間斷陪伴式慢直播,吸引上億“云監工”觀看,日均評論量高達7萬條。聯合客戶端、微博、快手等平臺推出不間斷直播《共同戰“疫”》,直擊抗擊疫情一線戰報,關注馳援武漢最新動態,連線專家答疑釋惑。慢直播《為天使護航,走進疫情防控一線》,帶領觀眾近距離感受醫護人員勇敢無畏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針對國際上對新冠肺炎疫情和中國抗疫斗爭的關注,三大央媒積極設置議題,及時主動發聲,對外展示中國抗疫決心和巨大成效,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牢牢掌握國際話語權,彰顯我負責任大國形象。
新華社著力加強中國抗疫防疫對外報道,密集播發《習近平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中國疫情防控新部署提高病患收治率治愈率》《中國與時間賽跑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等稿件,充分反映中國抗疫防疫的強大決心和阻止疫情蔓延的有力舉措。在世衛組織發布此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第一時間播發權威部門表態;針對美國官員“中國發生疫情有助于加速制造業回流美國”等錯誤言論,播發《乘人之危不會讓美國偉大》等重磅英文評論,得到海外網友積極響應;針對李文亮醫生去世等熱點,第一時間發布國家監察委員會派出調查組全面調查消息,回應輿論關切,有效引導國際輿論。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中國的行動讓世界更安全》,傳遞中國有能力、有把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人民網發表國際觀察《對中國抗疫指手畫腳與病毒幫兇無異》,表示面對疫情,需要全世界攜手抗擊,任何隔岸觀火甚至對別國奮力戰“疫”指指戳戳的行為,都是與病毒為伍、與人類為敵。
央視國際視頻直播多場新聞發布會,以及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武漢方艙醫院投入使用的情況。播發系列英文版科普視頻,用專家講解和動畫視頻的形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識,介紹預防新冠肺炎感染的原則與方法。
新華社立足前沿采訪,聚焦一線個體,通過生動感人的故事彰顯中國精神、中國情懷。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推出英文Vlog“今日武漢”系列,報道《“抗疫大戰”中的女性力量》《空降的“隔離者”》,通過生動細節、暖心情景傳遞無私奉獻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南非醫生堅守溫州抗疫》《一名巴西機長的“隔離時光”》等稿件,反映疫情形勢下在華外國人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受到海外受眾歡迎。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火神山速度”的背后》,展現全國上下一心、各部門通力合作抗擊疫情的精神風貌。報道《雪開熱提的微信朋友圈》,以武漢企業家雪開熱提的朋友圈為切入點,介紹這位新疆小伙幫助武漢高校學子的感人事跡,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充分展示各族人民心連心、共抗疫情的良好形象。
央視國際注重挖掘疫情中普通人的溫情故事,如《一位重慶援鄂醫生在孝感的一天》《身著防護服做的“婚紗”,廣州護士在戰疫前線圓了新娘夢》等報道,真實反映一線醫護人員、新冠肺炎病患、基層社區工作者面對疫情時的狀態,眾多網友感動于普通民眾的堅強、愛心和奉獻,點贊一線醫護人員的大無畏精神。


□ 圖為央視相關報道截屏。
針對國際社會一些質疑和抹黑的聲音,新華社播發《外國政要積極評價和支持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世衛組織:國際專家組將與中國同行一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報道,營造國際社會認可中國疫情防控舉措并愿與我攜手共進的良好輿論氛圍。客戶端開設“社交媒體輿情觀察”欄目,展示海外網友對中國戰“疫”充滿信心和祝福的話語。《海內外僑界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出力鼓勁》《外交部:已有11國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中方捐助的疫情防控物資運抵中國》等報道聚焦海外華僑和國際友人捐款捐物的凡人善舉,凸顯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國際精神。
人民網發文《中國戰“疫”,樹立國際“新標桿”》,報道國際組織負責人對中國抗疫行動的高度評價和國外網友的正面聲音。《共克時艱!此時外國友人與我們一同抗疫》,采訪在華工作學習的外國友人,通過他們親身經歷所見所聞,講述中國抗疫斗爭中的感人故事。
美國作家馬意駿發文批評西方媒體抹黑中國,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央視國際借嘴說話,及時組織對馬意駿的視頻專訪。央視國際采訪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他表示,中國面對疫情作出了“強大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應,并對中國充滿信心。報道《中國采取的措施有效遏止了疫情傳播,積累的抗疫經驗可供借鑒》引用世衛組織專家對中國抗疫舉措的客觀評價,報道內容更具權威性和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