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蘇愛,曾慶棧,梁春玲
(廣東省陽江市中醫醫院,廣東 陽江529500)
西醫治療非器質性失眠癥常采用鎮靜催眠藥,但易產生耐藥性。中醫藥治療失眠癥可取得良好的療效,且無耐藥性。本研究采用引氣歸元針法聯合桂枝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非器質性失眠癥,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陽江市中醫醫院治療的60例非器質性失眠癥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男11例,女19例;年齡13~45歲,平均(29.3±5.4)歲;病程5~21個月,平均(13.2±2.4)個月。對照組男10例,女20例;年齡14~45歲,平均(30.3±5.6)歲;病程6~21個月,平均(13.8±2.6)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參考《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非器質性失眠癥的診斷標準[1];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因器質性損傷繼發的失眠患者;患者依從性差。
2.1 對照組 給予口服阿普唑侖片(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890)治療,每次0.4 mg,每晚睡前口服。7 d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4個療程。
2.1 觀察組 給予引氣歸元針法聯合桂枝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①引氣歸元針法:取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常規消毒,選取0.30 mm×40 mm一次性毫針,直刺上述穴位至皮下,緩慢進針至地部,當手下有輕微阻力時停止進針,輕捻行針,不做提插,留針30 min,起針后用消毒干棉簽按壓針孔30 s。每日1次,10 d為1個療程,間隔2 d繼續下一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②出針后給予桂枝龍骨牡蠣湯加減內服,處方:生龍骨(先煎)、生牡蠣(先煎)各30 g,茯苓20 g,桂枝、白芍、甘草片、柴胡、黃芩片、枳實各10 g。隨癥加減:陰虛偏重者,加熟地黃、青蒿、鱉甲各10 g;陽虛偏重者,加菟絲子10 g,肉桂3 g;痰濕重者,加薏苡仁30 g,蒼術10 g;頭痛、眩暈者,加遠志、天麻和鉤藤(后下)各15 g,石菖蒲12 g。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 m L,早晚飯后1 h溫服。7 d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4個療程。
3.1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評定患者的睡眠質量,問卷內容包括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安眠藥物、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睡眠質量7個部分,每個部分0~3分,總分0~21分,分數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②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3.2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治療后,患者恢復正常的睡眠,總睡眠時間>6 h;顯效:治療后,患者有較高的睡眠質量,總睡眠時間增加≥2 h;有效:治療后,患者有較高的睡眠質量,總睡眠時間為2~6 h;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睡眠質量未提高或降低,總睡眠時間增加<2 h[2]。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PSQI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安眠藥物、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睡眠質量評分及總分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各項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非器質性失眠患者治療前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非器質性失眠患者治療前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睡眠障礙 日間功能障礙 安眠藥物 入睡時間觀察組 30 治療前 2.10±0.54 2.16±0.58 2.00±0.58 2.30±0.52治療后 1.36±0.48△▲ 1.16±0.37△▲ 1.52±0.48△▲ 1.26±0.44△▲對照組 30 治療前 2.16±0.58 2.10±0.54 2.05±0.63 2.40±0.50治療后 1.46±0.62△ 1.56±0.67△ 1.66±0.67△ 1.70±0.64△
表2 兩組非器質性失眠患者治療前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非器質性失眠患者治療前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睡眠效率 睡眠時間 睡眠質量 PSQI總分觀察組 30 治療前 2.22±0.56 2.20±0.60 2.22±0.55 15.22±2.44治療后 1.20±0.40△▲ 1.22±0.42△▲ 1.20±0.54△▲ 9.06±1.38△▲對照組 30 治療前 2.20±0.60 2.32±0.54 2.42±0.50 15.70±2.78治療后 1.52±0.56△ 1.50±0.50△ 1.80±0.47△ 11.12±1.28△
(2)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29/30),高于對照組的83.3%(25/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非器質性失眠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非器質性失眠癥的病因可分為3類,即與焦慮有關的失眠、睡著后經常醒、早醒且醒后無法再度入睡[3]。非器質性失眠癥可能與憂郁、人體生物節奏變化有關,具體病因如下。①生物化學因素:人體生物節奏的改變及攝入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導致大腦活動不平衡。②人體結構因素:缺乏運動、睡眠環境差,如高溫、寒冷、噪音或床墊不舒服等。③社會心理因素:如精神緊張、焦慮恐懼、擔心失眠等[4]。西藥治療非器質性失眠容易產生耐藥性及成癮性,不良反應較大,不推薦長期使用。
中醫認為,失眠為陰不入陽。大部分失眠患者伴有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臨床應積極尋找失眠病因,辨明寒熱虛實,然后進行個體化用藥。引氣歸元穴組由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四穴組成,其中中脘為胃之募穴,聯合下脘可補脾胃、調理中焦氣機之升降;氣海、關元可養陰填精、培元固腎;以上四穴合用,以后天養先天。桂枝龍骨牡蠣湯具有調補陰陽、潛鎮固攝的作用。桂枝湯能調補陰陽,生龍骨、生牡蠣潛陽安神;加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陽,與黃芩合用,清半表半里之邪熱;枳實下氣破結,與柴胡合用升降調氣;茯苓寧心安神。諸藥合用,共奏調和陰陽、交通心腎、疏肝解郁、潛陽安神之功。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PSQI各項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引氣歸元針法聯合桂枝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非器質性失眠癥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