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英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各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在對企業整體發展階段目標的設定與構建過程中,需要對當前的經濟環境、資源、及企業所處行業的情況有足夠的了解,從全球經濟發展思維看待企業所處行業未來發展階段動態及趨勢,才可以對自身的決策做出正確的選擇。企業必須從舊有的發展模式掙脫出來,依靠提高質量、提升附加值來轉型升級。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部分,與企業發展規劃、投資計劃、成本預算、績效評價相關聯,財務管理轉型發展是引領業務活動重構的必然選擇。
在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的前提下,關注世界市場發展狀況的同時,更應該對全球經濟周期性波動加深了解,合理選擇財務管理方模式,才可以有效減少全球經濟波動對財務活動的影響。在不同經濟周期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具體如下表1所示:

表1 全球經濟周期下財務管理模式選擇
企業經營發展經歷初創、成長、成熟到衰退的四個生命周期,在企業不同的生命周期財務管理模式選擇是十分重要。具體如下表2所示:

表2 企業生命周期下財務管理模式選擇
盈利模式是企業經營的重點,比如“輕資產”與“重資產”模式,“互聯網+”、“云大物移智”、“企業戰略轉型”等模式,企業不同的盈利模式直接決定了財務資源的配置重點,財務管理必須追隨與實現企業既定的盈利模式,規劃企業財務資源的保障能力,達成投資規模與融資能力的匹配。
基于財務管理的價值定位,本文選擇從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資金管理及績效管理四個核心板塊闡述財務管理轉型升級模式的構建,具體內容如下:
預算管理以企業規劃為導向,經營目標為約束,首先,持續關注關鍵業務的驅動因素,深入業務,將業務指標與財務影響緊密相聯,將公司目標與部門利益、員工利益結合起來,從價值鏈維度,比如產品線、客戶線、供應線等進行預算編制,使管理者能夠根據這些動因的預期變化和模型快速分析不同情景方案,及時預估各種變化的影響,提升決策分析支撐能力。其次,預算計劃與目標在一年中要經常修訂,預算編制過程要求各層級管理者不斷地參與,預算實施數據要與下屬及平行部門進行面對面的深入交流討論,側重關注和應對內部和外部不確定因素,以及對現行行動計劃的質疑和進一步的調整。再次,預算在完成后必須對預算制度、預算指標、預算執行,預算作用等進行評價分析,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并提出相應對策。通過定期咨詢會形式,重點挖掘前期管理存在的短板和問題,找到改進企業預算的方法;通過實施預算成熟度的多方人員打分測評,以定量評估的方法評價與指導企業預算,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
成本管理的立足根本是順應企業發展動態,服務企業計劃調整,為企業管理提供成本數據信息及分析手段。一是科學分析成本構成。成本由變動、固定成本組成,變動成本隨著業務量增減變動而變動,固定成本總額不隨業務量變化。如:火力發電企業大部分為煤炭成本,煤炭價格變動給其帶來很大壓力,可以采用聯營、收購煤炭企業來優化成本。也可以通過發展新能源發電,優化電源結構來降低因原材料上漲造成的成本增加。另外,期間費用水平反映企業管理效益,因此通過分析經營中固定成本對邊際貢獻影響,采取降低單位固定成本措施。二是強化責任成本管理。建立責任成本管理體系,將各部門劃分成不同責任中心,逐級細化目標,分析各責任中心預算執行情況,編制責任成本報告,通過責任成本報告,調節范圍內經營活動。
資金管理主要是運營資金管理。企業制定發展規劃,不僅要對現有占有市場進行鞏固,同時還需要開發新項目,這種情況下,核算主體的營運資金正常運轉最為關鍵。財務資金管理主要是綜合考慮持有成本、機會成本、管理成本等基礎上的最佳現金配置,從而降低資金成本,主要包括現金管理、存貨管理、應收賬款管理。營運資金、應收賬款管理評價內容如下表3所示:

表3 營運資金、應收賬款管理評價內容
現金管理是對現金流動與收益性的權衡與選擇,通過企業使用推遲支付、承兌匯票延遲現金支出;應收賬款管理應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降低壞賬損失;存貨管理對一段時期產品需求預測,確認生產周期,減少資金積壓,實現最優存貨水平。通過這些指標可以充分了解公司狀況,提高資金利用率,以實現既定目標。
另外,資金管理需要重視風險管理,風險管理需要有系統運作與支撐,這一系統包括風險信息管理、評估以及應對方案。企業通過建立統一管理平臺及風險預警機制,對內、外環境進行分析,鑒別不利影響因素,把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并強化獎懲機制。
績效管理主要是從多維度對企業的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并將發展意圖落實到具體的財務分析體系和指標體系中,檢驗經營執行是否符合公司的發展方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評價:
3.4.1 盈利能力情況
盈利能力是企業經營發展的核心,主要通過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等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比較。這些指標的增長,表現出企業提高自由資本獲益能力,資產效益回報情況,企業可以通過合理規劃經營策略,對經營中產生的主營成本加強內部管理,進而提高利潤水平,增加資本積累,促使企業良性發展。
3.4.2 資產質量狀況
資產質量是提升績效的重要途徑,企業資產投入擴大、縮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盈利能力增強或減弱。對企業的資產質量分析評價,主要從總資產、應收賬款、存貨、流動資產等方面進行分析,了解企業運用各項資產獲現能力及每項資產實現的價值補償。對企業的各項資產經營質量、利潤效率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利用評價結果使企業可以了解自身應該關注哪些資產變化對內部及外部造成的影響,進而改變現有資產管理現狀。
3.4.3 債務風險狀況
企業債務風險分析與評價需要從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等指標進行分析,全面了解企業面臨的債務水平,是否存在長期債務風險及短期債務風險。通過分析企業資產中負債比重,可以很好的衡量企業的債務情況,投資者、債權人的風險度;通過對負債與利潤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獲利對于債務償付的保聯度;通過分析用于償還債務的速動資產的變化,可以降低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強化現金流入及流動資產變現能力,以增強企業債務償付能力。
3.4.4 經營增長狀況
經營增長狀況主要從銷售增長、資本保值增值情況、主營利潤及資產的增長情況來反映,評價企業資本效益與安全、成本的關系,同時也反映出企業的獲得能力與規模水平的變化。
從銷售增長來看,其變化可以直接反映經營狀況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情況;企業的資本保值情況良性發展,則投資人投資信心增強,必然會加大資本的投入,以帶動企業良性發展。在關注業務增長的同時,也需要關注業務變化對于成本的影響,當企業的成本與業務增長不成正比時,企業利潤被吞噬,致使企業利潤水平下降,因此,在進行成本分析時,需關注企業過度競爭、生產技術與創新等影響因素,實現降低成本的同時實現利潤最大化。
本文選擇從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資金管理、績效管理四個板塊闡述財務管理轉型升級的內容,實現企業發展共性與財務個性的結合,同時與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互相協調,及時評估內外部資源條件的變化,實現財務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撐與引導的新要求,為后續有針對性地構建財務管理轉型升級模式奠定堅實的基礎,發揮財務在企業經營發展上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