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
【摘 要】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瑰寶,千余年的傳承發展,每一步走來都與時代的脈搏緊緊相扣。新時代的戲曲發展走向則反映了當代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當然,這個不平衡不充分也包括戲曲藝術。
【關鍵詞】戲曲藝術;發展;不平衡;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J8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4-0044-01
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傳統文化,它經歷了漫長的孕育過程,直到元代才初步形成,是中華文化的卓越代表。
一、戲曲藝術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縱觀中華傳統戲曲的發展史,大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征,那就是戲曲作品多以贊揚謳歌英雄、諷刺鞭笞小人、揭露社會的陰暗面,以及痛斥官場的腐敗為脈絡,以苦開頭,以樂結束。分析其成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種“大團圓”結尾的舞臺表演模式,是跟當時的時代背景分不開的。以廣大人民群眾非常喜愛的《竇娥冤》等傳統劇目為例,關漢卿的《竇娥冤》緊密結合時代,反映最底層民眾的呼聲,取材于現實生活,取材于歷史故事,積極關心人民的命運,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和殘酷。所以他的作品才有跨時代的影響力,經久不衰,被世人傳唱,為我國戲曲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二、戲曲藝術反映一個時代的呼聲
戲曲與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不同,它屬于市井民俗文學的范疇,它的受眾可以是社會各個階層。戲曲搬上舞臺,并且能常演不衰,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觀眾態度的制約。觀眾身處這個時代,他們的需求就是時代的需求,所以,劇作家和演員的藝術生命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劇本來維系。然而,劇本來自生活,反映時代精神。中國的老百姓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長期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在現實生活中,他們遭受了冤屈,難以討回公道,因此,在舞臺上善得善報、惡得惡果的故事便成為了他們心理上的安慰及心靈的寄托。在觀看劇目時,觀眾不能接受好人的悲慘結局,容不得壞人沒有惡報的結果,他們需要舞臺上的精神安慰;需要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需要的是嫉惡如仇,替天行道。縱觀戲曲的發展歷程,如果連舞臺上的一點正義呼聲都失去了,那么這些作品也就失去了群眾基礎,走向了沒落。
無論是哪個時代,老百姓花錢看戲的目的就是緩解壓力,追求心理的愉悅和精神的享受。戲曲藝術正是結合時代元素,具有獎善懲惡的寓教于樂功能,使得有影響的戲曲作品成了“滅火器”,成了緩和社會矛盾的工具。同樣,在老百姓的權利受到制約的年代,他們也會把戲曲舞臺當作學習知識的教科書,把真善美的藝術思想和行為準則傳承給子孫。反之,戲曲藝術不反映時代精神,為善的不得好報,作惡的不受懲罰,一旦道德的準繩在戲曲舞臺上失去了公正,人們的心理和道德準則便沒有了依據。
三、戲曲藝術在新時代的發展步伐
戲曲藝術要與時俱進,這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發展創新的要求,更是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的要求。筆者認為,重視戲曲的時代精神,重視戲曲的創新發展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是藝術傳承的問題,更是一個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四個自信”,把文化自信擺在了突出的位置,文脈與國脈相連,文運與國運相通,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戲曲藝術,就應該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創編排演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作品為己任,為時代抒懷、為人民謳歌。
2018年,筆者主演的評劇《血膽瑪瑙》參加了第十一屆中國評劇藝術節,它以抗戰為背景,以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攝人心魄的真摯感情、豐富飽滿的舞臺表演,生動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精神,深刻詮釋了中華兒女的民族氣節和誓死抗日的英雄氣概。作為反映時代精神的作品,該劇在唱腔、音樂、舞美等方面都融入了更多新時代的元素,讓這部作品更具藝術表現力。同時,通過撼人心魄的國恨、家仇及真愛,展現了文化與地域風情。劇中李家少爺李復川,與京城名角紅袖相愛,在紅瑪瑙茶館與當地維持會黃會長發生爭執,巧遇精通中國文化、為掠奪中華瑪瑙礦脈而來的日本商人金澤明,雖化解了沖突,但復川和紅袖由此走入金澤明與黃會長設下的圈套。為救紅袖的父親王胡子,李復川舍寶、定情,當從李母口中得知“血膽瑪瑙”的驚天秘密后,不惜放棄親人的性命,不顧自己的安危,紅袖奪寶、還情。面對日本強盜的追殺,為使國寶安然無恙,紅袖跳崖殞命,復川則與金澤明同飲毒酒舍身取義。一場護寶戰役,一曲真愛悲歌,一段傳奇故事,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浩然正氣,又讓愛國主義情感融入戲中,彰顯了那個時代的主題。
面對科技飛速發展的新時代,網絡文學、青春文學、玄幻小說開始流行起來。這些文化和戲曲創作的思想存在著某種聯系,一樣描寫愛恨情仇,戲曲藝術表現得委婉含蓄,而現代小說則表現得豪放自由,具有新時代的特征。所以,時代在進步,形式在改變,戲曲藝術也要緊跟時代,追求創新的表現形式。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戲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肩負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擔,以一種跨時代的精神去逐夢,以正確的導向去筑夢,以百倍的熱情去圓夢,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繼承中創新,在發展中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