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師,華香,濮娟,祝麗晶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附屬漣水人民醫院,江蘇 漣水)
食管癌是一種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中國第四大常見惡性腫瘤,多年來一直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約占全球的50% ,有逐年升高趨勢,并且食管癌的預后很差,5 年生存率小于5%[1]。尋找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輔以食管癌的早期識別和診斷,是改善食管癌預后、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過流式細胞術分別檢測食管癌和健康人外周血輔助性T 細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和調節性T 細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擬從腫瘤免疫的角度探尋食管癌的發病機制及治療干預靶點,對實現食管癌的早診早治具有深遠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40 例食管癌患者做為病例組,其中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齡62~80 歲,平均(67.1±5.1)歲,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證實,且在采集標本前尚未進行手術、放化療以及免疫抑制劑等治療,所有患者均不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結締組織病等慢性疾病以及急性感染。另選取同期于我院體檢健康者35 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3 例,女12 例,年齡64~76 歲,平均(69.3±4.2)歲。兩組在年齡和性別分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標本采集
收集我院初次住院患者入院次日空腹靜脈血,體檢者于體檢當日空腹采集靜脈血,分別采集肝素抗凝靜脈血2mL。
1.3 Treg、Th17 檢測
采集標本后,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上機前處理準備。
1.3.1 Th17 的檢測
取肝素鈉抗凝的全血標本100uL,用RPMI 1640 1:1 等體積稀釋,加入2ul 白細胞激活劑后置于37℃,5% CO2 培養箱培養3-6小時;加入20uL CD8 PerCP-Cy5.5 和5uL CD3 APC,避光放置15分鐘;加入100μL 固定破膜劑中的試劑 A,避光孵育15 分鐘;加入3mL PBS,1200 rpm 離心5 分鐘,棄除上清;加入100μL 的固定破膜劑中的試劑 B 和20ul IL-17A PE,避光孵育15 分鐘;加入3mL PBS,1200 rpm 離心5 分鐘,棄除上清;0.5mL PBS 重懸細胞,上機檢測。
1.3.2 Treg 的檢測
在流式管內分別加入特異性標記的抗體;加入100μL 的待測樣本后混勻;室溫避光孵育15 分鐘;加入紅細胞裂解液,渦旋混勻,室溫避光15 分鐘;1200rpm 離心5min,棄去上清液;加入2mL 的PBS,渦旋混勻,1200rpm 離心5min,棄去上清液;加入0.5mL PBS混勻,上機檢測。
1.4 流式細胞儀檢測后用kaluza 分析軟件分析Th17、Treg 占CD4+T 淋巴細胞的比例,并計算Th17/Treg。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 SPSS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流式細胞術檢測某一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中Th17 和Treg 占CD4+T 淋巴細胞比例,如圖1。

圖1 某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 和Treg 占CD4+T 淋巴細胞比例
2.2 食管癌組外周血Th17、Treg 占CD4+T 淋巴細胞比例及Th17/Treg 分別為2.45±0.88、6.68±1.59、0.36±0.10,顯著高于對照組(1.02±0.55、4.62±1.43、0.25±0.18),統計分析顯示P<0.05,如表1。
表1 食管癌組與對照組外周血Th17、Treg 占CD4+T 淋巴細胞比例及Th17/Treg 比較

表1 食管癌組與對照組外周血Th17、Treg 占CD4+T 淋巴細胞比例及Th17/Treg 比較
?
食管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世界上不同國家間差異很大,全世界每年約有30 萬人死于食管癌[2]。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發病率在各類消化系統腫瘤中位居第2 位,男性多于女性,發病年齡多在40 歲及以上[3,4]。食管癌典型的癥狀為進行性吞咽困難,先是難咽干的食物,繼而是半流質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難以下咽,患者確診時基本已處于中晚期,雖采用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措施,但死亡率仍很高[5]。食管癌的發生、發展與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況密切有關。機體抗腫瘤免疫以細胞免疫為主,其中 T 淋巴細胞在機體抗腫瘤免疫中起調控及免疫監視作用[6]。因此,本文從腫瘤免疫的角度探尋食管癌的發病機制。
Treg 是一類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細胞亞群,在腫瘤的免疫逃逸以及腫瘤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7]。Th17 主要分泌白細胞介素-17(IL-17),還分泌IL-22、IL-23,參與機體的炎性反應過程,近年來發現其與腫瘤有密切關系[8,9]。Treg 和Th17 均由CD4+T 細胞在不同濃度的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作用下分化而來,二者在免疫穩態中發揮著相互拮抗的平衡作用[10,11]。
本研究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食管癌組和健康對照組中Th17 和Treg 的相對量,結果提示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 占CD4+T淋巴細胞比例以及Th17/Treg 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近年來的研究顯示,機體內Th17 的增多,其可通過上調趨化因子表達,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移行進而促進腫瘤的生長[12-14];Treg 的增多可通過細胞與細胞間的接觸以及細胞因子兩種途徑抑制T 細胞的免疫應答,減弱抗腫瘤效應[15]。另外,Th17/Treg 失衡亦已報道與某些疾病,尤其是惡性腫瘤腫瘤密切相關[16-18]。所以,食管癌患者體內Th17、Treg 占CD4+T 淋巴細胞比例以及Th17/Treg 較健康人明顯升高,細胞免疫紊亂可能在食管癌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
如果能夠通過各種干預手段影響食管癌患者體內Th17、Treg,可能為食管癌提供新的治療方案[19]。但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尚待明確[20],如:Th17、Treg 在食管癌發生、發展中的詳細機制以及影響其分化的因素;Th17、Treg 數量變化是否功能也發生改變;干預時具體的目標數量是多少,如何避免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等。因此,我們仍需對這兩群細胞進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