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惠,郭旭璐,賴日冬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廣東 深圳)
膽道腫瘤指膽道系統的腫瘤,包括膽囊和膽管的腫瘤,一般采取手術的方式治療,但是因為術后疼痛,使患者的預后效果差,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因此,膽道腫瘤患者的護理干預方式的選擇很關鍵,臨床中常規的護理干預,在減輕患者疼痛的護理方面的效果并不突出[2]。本研究應用醫護一體化疼痛管理的護理干預在膽道腫瘤患者中應用的效果比較顯著,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5 年10 月至2019 年9 月的膽道腫瘤患者90 例,納入的標準是符合膽道腫瘤的診斷標準,需要手術治療,排除的標準為精神異常,合并心臟,其他腫瘤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的分組方式,選入的患者分成對照組45 例,觀察組45 例,對照組中男患者22 例,女患者23 例,年齡為26-69 歲,平均(45.8±2.7)歲,觀察組中男患者23 例,女患者22 例,年齡為27-70 歲,平均(46.1±1.9)歲,兩組的一般資料之間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具體為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對手術切口定期換藥,為患者介紹術后注意事項,指導用藥,給予飲食上的指導,患者需要下床,排氣等詳細記錄時間。觀察組應用醫護一體化疼痛管理模式護理,首先,成立疼痛護理小組,包括醫生與護士。其次,護理人員需患者主動溝通,對患者的疼痛情況及程度進行了解,同時結合患者的面色表情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記錄,以播放音樂等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對患者的疼痛感減輕,如果患者表現出疼痛很明顯,需要醫生給予一定的鎮痛藥物治療,在給藥中需要逐漸遞減藥量。再次,將術后的并發癥,疼痛的原因和時間等知識進行宣教,使患者及家屬可以正確的認知術后的疼痛的情況,使家屬可以在日常的護理中能積極的配合。最后,保證患者適宜的住院環境,給予飲食指導,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等護理,及時的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兩組患者在護理之后,比較兩組的術后疼痛評分(VAS),下床活動的時間,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
疼痛的評分采用VAS 評分,其中0 為無痛,10 為疼痛難忍。
選用院內的調查問卷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評價,調查內容包括護理態度,護理內容等,滿分為100 分,得分為80-100 分為滿意,得分為60-79 分為基本滿意,得分60 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為滿意和基本滿意的比例之和。
以統計學的軟件SPSS 20.0 對研究所得的數據做相應的統計學上的分析,計量的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的差異用t 檢驗方式的比較;用百分比表示計數的資料,采取χ2校驗比較計數資料間的差異,當P<0.05 時,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分別在護理之前和護理之后對VAS 進行了評分與比較,結果見表1,結果顯示,護理之后,觀察組的VA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兩組患者的下床活動的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結果見表2,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下床活動的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比較短,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下床活動的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的評價結果見表3,結果可見,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獲得的滿意度是93.33%,高于對照組的75.56%,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膽道腫瘤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腫瘤之一,在治療中通常采取手術的方法,術后疼痛是常見的術后反應,給患者術后恢復和治療依從性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及時的護理干預,常規護理缺少針對性,在減輕疼痛方面的效果不顯著[4-6]。醫護一體化的疼痛管理護理干預是一種針對性強的護理干預方式,可以結合患者疼痛程度應用鎮痛藥物,在劑量上可以個體化的調節,同時護理中轉移注意力,保證患者在舒適的環境中接受治療,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減輕疼痛,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研究選入的膽道腫瘤的患者隨機分成了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與醫護一體化疼痛管理的觀察組,結果,護理之后,觀察組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下床活動的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比較短,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獲得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可見,醫護一體化疼痛管理可以明顯減輕患者的疼痛,縮短下床時間,促進恢復,減少住院時間,節省治療成本,獲得的護理滿意度比較高。
綜上所述,在膽道腫瘤患者中應用醫護一體化疼痛管理模式可以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能使患者盡早下床,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