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
通過攝入性談話,咨詢師發現了問題,因此要去進行概念澄清,這個提問可以是“你想通過你肯定被傳染了,這句話說明什么呢?”或“你想表達的準確的意思是什么呢?”通過提問,咨詢師準確把握求助者所使用的那些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明確他所遇到的問題,內心感受,情感等等。這對于后續開展對他具體的心理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提問,可以動搖求助者原有堅信的一些想法和信念,從而促進認知的改變。如有人說,“目前疫情太可怕了,一定會死很多人。”咨詢師通過提問與之探討,你是如何得出這些結論的?你的這些假設都是真實的嗎?或者,對這個問題還有其他的假設存在的可能性嗎?通過這些提問,可以使其原有假設動搖,之后其認知,也就發生改變了。
通過提問探索對某一件事情看似合理的解釋和充分的理由。如提問“你說這次疫情很嚴重,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因為新型病毒傳染,會有很多人得病,那么傳染是一個充分的還是不充分的條件呢?有沒有不支持這一說法的證據存在呢?”通過探討,可以得出新的結論,認知得以改變。
如“因為什么你認為這樣的想法是最正確的?”,“從另外的角度看問題,那會是什么結果呢?”通過提問,幫助受干預人群明確其目前的想法,觀點,態度等,進而要做的一件事是評估這些想法產生的結果。咨詢師可以與之探討,“如果你這樣做,對你意味著什么?”“這樣的假設會產生什么后果?”“這樣的看法可能給你帶來什么影響?”通過探討,明確其產生的原因,認清自己堅持某些認知產生的后果及對自己的影響,最終認知得以改變。
就是利用人們的問題提出質疑。如在雙方談到這次疫情有多嚴重的時候,受干預的某個人可能會問“你又不是醫生,你怎么判斷出我跟病人有接觸但不一定就被傳染上。”此時可以提問“你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呢?”或“你問這個問題的理由或者想法是什么呢?”
通過蘇格拉底式的提問,雙方進行深入、準確的交流探討,促進了認知的改變,進而行為、情緒得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