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及預算資金的發展,傳統的財務數據處理已經無法適應企業快速擴大的規模和業務發展需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推動了依托于互聯網的、多功能的、多模塊的、系統化的財務管理系統發展,尤其是隨著企業信息化程度的加大,會計信息資源共享問題逐漸成為企業戰略發展中亟待的首要問題。文章通過對會計資源共享的涵義研究,分析了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會計資源實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會計資源共享的途徑與對策,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大數據背景下的會計資源共享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財務共享模式? 會計信息資源共享? 共享策略? 財務轉型
一、財務共享模式下企業會計資源共享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這不僅是大中型企業財務系統升級改革的一次絕佳機會,也促進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創新,但由于我國引進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時間尚短,且大部分企業也都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以至于在共享建設的過程中遭遇不同程度的瓶頸問題,尤其是對于會計信息資源共享方面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會計信息在企業上下級部門之間、單位之間及社會相關相關權益人之間的相互傳遞與共享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一定問題。
(一)會計人員信用缺乏
在共享服務模式下,實施會計信息資源共享,這樣只要獲得權限的會計人員通過登錄共享平臺,就能輕松的獲取與企業相關的會計數據信息,但由于目前國家及大部分企業對會計人員誠信度評價指標沒有進行統一的規范,從而造成企業對會計人員信用信息獲取比較困難,一方面難以確保會計人員所提供報表真實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會計人員能夠隨時共享會計資源,一旦會計人員出現誠信問題,將企業重要數據信息泄露或售賣給競爭公司,將會使得企業面臨巨大的風險。因此,會計人員信用缺乏及評價是當前實施會計信息資源共享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頸問題。
(二)會計信息資源共享保障措施不足
由于網絡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會計資源共享為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信息安全問題。會計信息資源中包含了政策法規、經費標準、人員配置、財務數據等機密信息,一旦被竊取或泄露,就會給企業建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由于目前我國的網絡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技術支撐、數據庫、操作系統、處理器等,其中大部分來自于國外,這些技術均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極易容易被人攻擊與破解,現階段企業對這些漏洞及攻擊的仍然缺乏有效的保護措施,從而導致會計信息資源共享的保障措施不足。這一問題嚴重阻礙了會計信息資源共享的進一步發展。
二、財務共享模式下促進企業會計資源共享的途徑
近年來雖然財務共享模式在許多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其在建設與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對財務會計信息資源的充分收集與優化配置方面,還需進一步探索與完善,只有真正實現企業各部門、各管理層次上的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使用,才能切實的為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
(一)從企業角度
(1)明確會計資源共享內容,確定數據訪問權限。由于會計信息資源具有機密性,所以并不是所有資源都能進行共享,為此,在實施分享之前首先要明確哪些數據可以進行分享,且分享的對象是誰。所以,要實現會計資源共享,首先需要IT主管與各部門協商需要共享的內容,并確定數據訪問的權限,這樣避免因會計資源共享而帶來的安全風險。
(2)制定規范的會計政策制度體系。為了適應財務共享模式和會計資源共享環境,企業需要根據新的經濟模式制定與之配套的會計政策制度體系,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平臺責任機制,為會計信息資源共享提供必要的干預、引導與監管,從而讓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可以在相關法規政策的約束下健康的進行,并為企業經營決策的制定和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3)設立會計政策規范的相關機構。在會計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中,除了實現企業內部之間的共享,還需要考慮到社會對企業會計信息資源的交流與共享的需求,為此,在制定會計政策法規的過程中,需要引入社會中的一些格式、元素、代碼,使其變得更加規范化、統一化,從而便于企業與社會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而對會計輸入、輸出數據的規范要求、會計報表的格式要求等這些規范與標準的制定都需要相應的機構來完成,這樣才能促使會計資源共享能夠在一種統一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的政策下更加有序的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會計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快速發展。
(二)從會計人員角度
(1)樹立會計為管理服務的理念。以往的企業會計工作側重于做賬和出具財務報表,在共享服務模式下,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傳統的會計工作需要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既要站在財務的角度,又要站在業務的角度,實現業財融合,并積極向管理會計轉型,通過對財務數據的深度挖掘與分析,結合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形成具有綜合性、探究性、科學性和啟發性的財務報表,在有效避免相關系統在本環節中信息缺失的同時,將會計信息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為企業內部之間、內外部之間的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提供有力依據,從而實現共贏、多贏的經濟效果。
(2)加強企業會計人員會計信息資源共享意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不僅能讓會計人員了解企業實際情況及其他企業的一些相關信息,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的盲目行為,在現階段財務共享模式建設經驗不足的情況下,企業應加強會計人員信息資源共享意識,讓其充分的意識會計信息資源共享的戰略意義,并積極的推動會計信息資源共享的發展。
(3)加強企業會計人員誠信審查與監督力度。在會計信息資源共享背景下,會計誠信危機已經成為全球性危機。會計誠信的缺失導致大量的會計信息失真或是會計信息的泄露,這給企業帶來嚴重的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企業應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和企業的監督部門在會計人員的誠信建設與監督指導中的作用,通過建立聯動機制,建設健全的會計人員誠信機制和信用檔案建設,加大守信聯合激勵與失信聯合懲戒實施的力度,約束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加強會計誠信教育,并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共同建立失信會計人員系統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與互通,共同推進會計人員誠信建設,從而為會計資源信息資源共享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玉穩. 基于會計資源共享服務的財務轉型研究[J]. 商業會計, 2018(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