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恩

你能活多久?對這個問題最合理也最富哲理的答案也許是:活到死為止。但相信大多數人心中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地老天荒”,如果一定要加上一個期限,那希望是一萬年,等到了9999年時,最好還能續期。
但長生不老,通常只是傳說,根據人類學家肯迪克·哈頓的統計,歷史上相當于上古時代的新石器時代人平均壽命只有36歲,青銅器時代人的平均壽命是38歲,希臘羅馬時代的人與之相差無幾,中世紀倒是略有下降,在32歲到38歲之間徘徊,但到了17世紀,人類的平均壽命就已經上升為51歲。
從整個歷史趨勢來看,人類的平均壽命是在不斷延長的,至于壽命界限,按照腦容積的推算公式來進行推算,新智人的界限壽命有90歲,而現代人的界限壽命則有95歲,還是比上古先民要高出5歲。當然,這還不包括那些自稱諳熟養生之道或是特別受到上帝垂青而超越這個界限的人。
在人類歷史上,總有人為了活得更長,尋找長生的秘術奇方。秦皇漢武求取海外仙方的狂熱行徑和唐代諸帝對金丹靈藥的前赴后繼,然后除了徐福東渡產生了扶桑國的傳說,這些追尋通常都沒啥好結果。
在西方,有些長生的靈藥相當邪惡,像法國的德·萊斯男爵和匈牙利的巴托里伯爵夫人,他們相信沐浴和飲用兒童和少女的鮮血就可以長生不老。在將這兩個養生宗的狂熱信徒鏟除后,人們在他們的城堡里分別發現了上百具榨干了血液的幼童和少女尸體。
連被后世奉為“理性科學之父”的羅杰·培根也未能免俗,他的《藝術與自然中的奇跡芻議》是13、14世紀歐洲人的養生圣經。根據他提供的秘方,毒蛇肉乃是絕佳的增壽妙藥,但療效最佳的還是埃塞俄比亞的龍肉。培根本人活到79歲,大概是沒吃到埃塞俄比亞龍肉的緣故。
而在中國古代,一種男女雙修的秘術也為人篤信。按照活了800歲的人瑞彭祖的理論,男女應當進行身體上的更深一步的交流,才能達到壽活百歲的神奇效果。不過這種秘術也是有代價的,往往一方延年益壽,另一方就淪為藥渣。
就像《醫心方》中所記載的女神西王母一樣,這位“養陰得道”的女神,“一與男交,而男立損病,女顏色光澤”,就靠著這種秘術青春永駐,登上女仙之首的地位。
盡管古人發明了如此多稀奇古怪的手段來延年益壽,但在18世紀前,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仍然停滯不前,而從18世紀之后,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卻突然間突飛猛進,以每世紀至少十年的速度飛速發展,到21世紀初,世界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已經高達71.5歲,其中日本最高,達83.4歲。
人類的預期壽命增長速度如此之快,原因很簡單,科技的進步將人類致死的原因大大降低了。古代死神的三大必殺利器——天花、鼠疫和肺結核,都在19世紀到20世紀時被科技一一攻克。
1928年弗萊明發現的青霉素在15年后得以批量生產,從而使肺結核這種不治之癥成為一種和流行感冒差不多的疾病。鼠疫在20世紀中葉就被人類流放到了荒蠻之地,發病率以個位數來計算。
至于天花,這種奪走了上千萬人生命的瘟疫,經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全面圍剿,目前淪為比大熊貓還瀕危的物種,只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兩個實驗室里還保留著微量樣本。其他的奪命小惡魔也被人類一一尋獲克勝之方,以至于在21世紀,有人甚至發出宣言:如果不出意外,能夠殺死人類的只剩下人類自己。
回歸到中國,同時期人均壽命也被青霉素拯救了。據金陵大學1929—1931年的調查資料,部分農村人口死亡率為28‰,嬰兒死亡率為156‰,平均壽命為34—35歲;1988年,全國生育節育回顧性抽樣調查資料顯示,1944—1949年,中國嬰兒死亡率為201‰,平均壽命為39歲左右。
匯總數據后一般認為,20世紀的前50年,中國人口的死亡率為20‰—25‰,嬰兒死亡率高達200‰,平均壽命不到40歲,中國是當時世界上壽命最低的國家之一。而這一時期中國人口死亡率較高并非因為戰爭和饑荒,統計學資料表明:疾病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據“關東州地區”生命統計資料,該地區1918年因疾病(以傳染病為主)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90%以上,1938年這一數據也超過80%,嬰兒死亡率平均超過150‰。其他地區的統計資料也證明了疾病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青霉素(盤尼西林)一經發現,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拯救了無數生命。
英國科學家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抗菌的特效,到了1944年美國能夠生產出來并廣泛應用,直到1958年時,已發現和生產應用了紅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創霉素、土霉素和卡那霉素等一系列的抗菌素,而且新產品還在不斷地增加。
青霉素的廣泛傳播,適逢中國內戰結束而加快了這類特效藥在大陸的推廣。中國除了進口藥品就是進口原料藥簡單地加工成制劑來應用,而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就由蘇聯援助建立了華北制藥廠。這是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項目之一,使用了德國的設備而實現了用量最大的青霉素和鏈霉素能夠大部分自產。
與此同時,中國也大規模推廣無菌分娩,在城市、鄉村提倡更衛生的生活習慣,于是文明的進步為中國帶來了人均壽命的大幅提高,1960—1970年的十年間,人均壽命從43.5歲增長到62.9歲,并于1980年達到67.7歲。
但靠科技來延續的生命究竟算不算是人生?早在1888年,一個叫沃爾特·貝贊特的作家就寫了一篇很特別的科幻小說《里面的房子》,在小說里,由于科技的進步,人類最終可以長生不老,生理上的一切疾病都得到醫治,但意外之死卻難以避免。在這個世界里,避免意外成了它運轉的唯一目的。
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危險,人們只能住在統一設計、一模一樣的房子里,穿同樣的衣服,在公共餐廳里吃同樣的食物。為了保證每個人都活得很“安全”,永生世界被政務委員會統治,毫無疑問,為了永生這個崇高的目的,委員會必須無孔不入地支配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完美的令人窒息的烏托邦就這樣被建立在永生不死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