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經國
隨著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比例中不斷加大,加上這兩年“煤改氣”政策的推行,城市燃氣行業已經越來越成為關系百姓生活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搜索城市燃氣企業,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每一個縣級市都有一家燃氣營運企業。
燃氣行業屬于社會基礎配套范疇,具有先期投資大,產生效益相對慢的特點,那么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是如何發揮效益的?還有沒有壓縮成本、提升效益的空間呢?本人通過自己在天然氣公司的體驗和觀察,提出一些對城市燃氣企業提質增效的看法。
一、城市燃氣企業經營介紹
城市燃氣企業的經營其實并不復雜,從其營業范圍來看,一般包括供應天然氣、提供管道安裝、銷售燃氣具以及進行服務咨詢等業務。這些業務也構成了一個燃氣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點。而其成本往往不外乎于購氣成本、施工成本、材料設備成本、管理成本以及折舊等。從大的結構性上看,燃氣公司前述收入合與各項成本合的差值就是企業的利潤。從單項業務上看,燃氣公司主要還是賺取增值部分,以維持企業的日常運作。比如,天然氣買進賣出,從中就可以賺取差價。該部分業務是燃氣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點,一般占到公司利潤總額的50%以上。當然,燃氣的輸送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涉及到運行管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問題。燃氣安裝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市政管網或者門站等基礎性建設,另一方面是終端用戶戶內的配套。前者投資最終以折舊的形式計入企業運行成本,而用戶端的配套,目前以用戶自己掏錢為主,燃氣公司會根據用戶的實際工程量給出報價,這里面可能含有一定的利潤。燃氣使用是一個持續性的事情,用戶主對設備的安全穩定性往往考慮較多。燃氣公司一般會與用戶簽訂一個合理的維保期限,在該期限內,公司負責免費維修保養。但過了這個期限后,燃氣公司也會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有償服務,這部分服務收入也是成熟型燃氣公司業務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一)員工競爭意識不強
燃氣行業目前以特許經營模式為主,需要政府授權,一個區域內往往只有一家或者個別幾家燃氣公司,具有寡頭壟斷性質,這就導致了競爭的不充分性。員工容易滿足于現狀,得過且過,若不實施有效的考核措施,容易形成懶散局面,缺乏競爭意識。
(二)成本控制缺乏系統性
就燃氣配套項目而言,配套的毛利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每一個配套項目都會經歷設計、材料采購、施工等環節。但企業并非在每一個環節都會注重成本控制的問題,很多時候,設計的人做設計的事情,施工的人只負責管理現場,在他們看來成本控制是財務的事情或者公司的事情。但其實,一項項目的最終投入能節省多少,是靠每一個環節的價值管理組合而來的。更重要的是,前后環節具有承繼關系,上一個環節沒有做好價值管理將直接影響下一個環節。
(三)成本對標不夠
燃氣公司一年下來少則做幾十個項目,多則做上百成千個項目。有些項目具有一定的類似性,比如同樣是市政管線,兩個長度相同的工程,理論上造價應該相差不大。但是現實中,這樣的類似項目,其成本總投入可能相差較大。分析其原因,固然有因項目特性不同導致的成本投入差,但更多的是內部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成本發生較為隨意。項目完工后,成本對標也沒跟上。
三、燃氣企業提質增效的建議
(一)培養危機意識,倡導效益為先的理念
用當下比較時髦的話來說,現在很多員工心態都比較“佛系”,他們在企業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認為只要不犯錯誤就不會失業。這樣的員工多了自然不能激發企業的動力,企業的效益也很難有大的提升。所以,我們需要培養員工的危機意識,讓他們明白不努力就會被淘汰的道理,我們可以在企業內部宣講一些典型案例,分析外面嚴峻環境,讓員工知道“狼來了”。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積極營造效益為先的價值理念,讓每一位員工通過自身努力提升企業經營指標。通過獎勵先進,塑造典型等方式鞭策員工,還可以組織人員到行業領先企業學習取經。
(二)建立健全激勵制度,嚴格落實考核
要想促進業務的進步,很關鍵的一點是調動人的積極性,而積極性的發動與企業的激勵政策也很有關系。燃氣公司市場化程度比較高,氣量銷售、工程費收取、增值業務利潤率等指標又比較好量化,公司完全可以設置不同的目標值,對達到或者超出指標的部門或者員工進行獎勵。鼓勵員工攻堅可難,對公司發展有特殊貢獻的業務員加大激勵。同樣的,內部也應該健全考核機制,以計劃為抓手,對于不能完成計劃任務的,剔除相關因素后,嚴格考核。可以在公司內部施行末尾淘汰制、對于業績不佳的員工由正式崗轉儲備崗、降低獎金系數等措施。
(三)強化過程管控,實行“脈絡式”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的大小,直接影響著項目的利潤或者后期折舊費用,正如前文所述,一個工程的最終成本要經過設計、采購、施工等諸多環節才能確定下來。所以,我們很有必要管控好每一個環節,盡量在每一個環節都做好價值管理,尤其是源頭環節。筆者建議,采用“脈絡式”的成本控制模式。做每一個項目之前,都應充分考慮設計的合理性,以內部會簽的形式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核,工程人員要加強對方案經濟性的審查。方案一旦敲定,后續的材料采購、施工組織都要按照內部制度嚴格執行,盡量避免與預算不符的異常開支。
(四)加強成本對標,規范費用開支標準
公司要定期組織人員對已完結項目進行成本分析,研究項目成本列支是否合理,分析有無壓縮可能性。對于不合理列支要發出警示單,防止日后項目再犯。要比較類似項目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區分項目特性原因還是管理疏忽原因。對于項目的一般性成本,公司內部要制定標準,防止隨意超標。公司還要尤其關注期間費用的發生,統計分析其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檢查有無問題。實現全面預算管理,定期反饋執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