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艷

Q老師,您好,我是六七年前咨詢過你的咨客。感謝您當時解決了我不少問題,給我很多幫助,現在問題好像又來了,好像重蹈覆轍了,因為現在的境況同當時也很像。現在我換了新房子,工作上成了一個小主管,太太不上班,有兩個孩子要撫養,都在上私立學校,還有房貸,感覺壓力很大,每天失眠,睡不著,經常想單位的事情就醒了。
我擔心工程出問題,自己要寫報告,報告都要用英文寫,我英文也不是很好,很煩心。公司希望同樣的問題杜絕再犯,這給了我很大壓力,我作為一個小主管,就不想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我經常會把工作帶回家,但是又不能很好地做,頭疼。
我也和太太商量過,覺得太太去上班并不是很好的主意。因為她如果去上班,家里孩子沒有人帶,如果工資又不高的話,更加沒有什么必要了,她這么多年都沒有工作了,一下子也未必能找到好的工作。
感覺真的是很痛苦,沒有辦法了,請老師幫我渡過難關!
A感謝您對我的信任!您現在的境況確實讓人覺得壓力很大,好像事情一股腦兒都來了,讓人有點兒應接不暇,想好好解決,想不給家人增加負擔,但是自己又好似已經到了極限,有點不知如何是好了。
我相信您做過一些努力,比如和您的父母交流,和您的太太交流,但是似乎還是放不下。
我想這可能是您的一種應對壓力的模式。當壓力來臨的時候,您習慣性地自己來承擔,不希望給其他人增加負擔,但卻毫不猶豫給自己加壓。
您向我訴說了很多所面臨的問題,但我很好奇,您是如何做到現在的位置的,是很容易的嗎?是不是其他人也有這個機會呢?還是因為您的什么特質才會讓您得到這個機會,成為主管的?
我更好奇,您可以一個人負擔一家人的開支,供大房子,供孩子上私立學校,請問您身邊有多少人是這樣的生活條件呢?
您身邊的人看到您這樣的條件,談論起來都會說些什么?哦,他們會說,這么大房子啊,有兩個孩子啊,老婆也不用上班,真幸福,是不是?
是的,這是事實,但是您常常容易忘記自己已經取得了這么多的成功,卻常常記得你未達成的目標,以及將來可能會面臨的危機事件,所以會覺得自己很累。
一個人常常跟未滿足的狀態以及恐懼、焦慮的情緒打交道,身體一定會出問題,心理也一定不會非常健康。
我知道您對有些事情就是想要求個確定,對于不確定要發生的危機事件比較擔憂。可我想問問,您擔憂的是已經發生的事情,還是尚未發生的事情?如果是尚未發生的事情,會因為您的擔憂就會不發生嗎?還是會減少發生?
是不是可以考慮—下減少思考尚未發生的危機事件的頻率,將自己活在當下,和當下的每一分鐘在一起,思考一下我可以做什么,我做了哪一些,切切實實地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生命已經實現很多,父母也只是期待您可以健康幸福,不妨為自己已經實現的部分來個總結與慶賀,看看自己身上到底有什么品質幫助自己走到今天的狀態。
我聽到您說,會把工作帶回家,會因為想工作而睡不著覺,這是滿腦子工作了,但這滿腦子的工作已經占據了正常的睡眠時間。
我們常常為了一件事情勞心勞力,日夜思考,因為我們想做好它,卻常常因為思慮過度,而無法入睡,或者睡不好。
不是每個人都有科學家的潛質,在日思夜想之后靈光乍現。他們想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很多人想的是尚未解決的問題以及尚未發生的問題,所以多數人表現出緊張與焦慮,而不是獲得一點點突破的興奮。
我們常常覺得一個人應該勤奮,努力工作,一心撲在問題上才是最好的。其實真正一心撲在上面,帶來的卻是無法放松的思考和如影隨形的危機感。
我建議您,可以給自己找一個安全港,把要思考的事情打包放在那個安全港里,可以從那里出來享受另外的生活,也可以隨時回到那里,讓自己處于工作狀態,但盡量不要把這個“包袱”背著一路前行。我們要嘗試輕裝上陣,然后回來處理剩下的事情。
我似乎看到了“舍我其誰”的精神在您的世界里發揮著不同凡響的作用,任何時候都自己擋在前面,把困難留給自己,把幸福留給家人或者工作團隊。
一個旅行者,走在旅途中,前方還有好多美麗的景致,好想去看啊!但是當您很累了的時候,是否可以考慮原地休息—下,等待下一批的游客一同前往或者恢復體力后再繼續前行,欣賞美景?您會在原地發出請求嗎?您會告訴團隊的人,自己累了嗎?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了不說,因為覺得別人可能幫不到自己。但是我建議,嘗試著去說,去告訴別人自己的狀態,嘗試不要舍不得給他人“制造點麻煩”,每個人都不會是你想象的那么脆弱和不堪一擊。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