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寶珠
【摘要】隨著我國企業對進口設備需求的增加,采購進口設備的企業數量也不斷增多,在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本文從減免稅備案審核認定問題、減免稅現場執法審批差錯問題、減免稅后續管理執法問題等方面,對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并提出了幾點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問題解決策略。
【關鍵詞】進口設備? 海關? 減免稅
前言:海關減免稅政策是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保障之一,也是“減稅降費”措施踐行的重要表現,其可以驅動技術創新,降低企業成本,為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提供充足支撐。但是在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政策執行階段出現了一些不當操作,對國家關稅調節作用發揮造成了不利影響。基于此,對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問題解決方案進行進一步思考非常必要。
一、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問題
(一)減免稅備案審核認定難度大
在進口設備減免稅備案審核過程中,我國海關承擔著把關的責任。但是在實踐中,由于專業技術力量的缺失,無法有效判斷項目適用產業政策題目恰當性,導致進口設備減免稅政策執行受阻。
(二)減免稅現場執法審批差錯風險大
雖然我國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審批效率、質量勻速提升,但是在科教用品政策項下進口機電產品審批時仍然存在一些差錯。如對不具備免稅主體資格減免稅申請人分析儀器、檢測儀器予以免稅等。
(三)減免稅后續管理執法風險高
由于現行減免稅檔案留存材料信息與后期監管、查辦案件要求具有一定差異,如減免稅檔案登記進口設備信息僅具有產地、價格、品名、數量,沒有進口設備實物照片,導致調查人員無法準確辨認設備真偽。甚至出現企業私自將減免稅設備移作他用、轉賣的情況。
二、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問題解決策略
(一)完善海關減免稅業務前期備案機制
在海關減免稅業務前期備案管理過程中,應利用現代化檔案管理理念,要求進口設備減免稅申請企業出具實物照片、技術參數等書面資料或其他更加精確的設備特征。如外形尺寸、額定功率、制造商及發動機編號、出廠編號等唯一性相關信息。必要情況下,可以引入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在進口設備上部或者其他位置施加海關特殊標志,將帶有標志的實物照片存檔備案。隨后依托現有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業務平臺,形成日常備案數據核查、重點備案信息復查、盲點備案區域多查的立體化、全方位備案管理機制。
在業務前期備案機制構建的基礎上,海關可以根據現有的海關AEO企業信用等級,對不同信用等級企業實行有差異化的管理。摒棄現運行將所有企業一視同仁的方式,嚴格落實“守法便利”方針,有選擇的對企業進行管理。根據企業信用等級,從高到低(高級認證企業——一般認證企業——一般信用企業),對其實施不同的海關減免稅業務前期備案方法,逐級加強管理力度,既能降低海關減免稅業務前期備案環節出現的風險,也能加快信用等級較好企業的前期備案效率。
(二)加強減免稅執法審批培訓考核
針對現階段我國科教用品政策項下進口產品審批差錯率高的情況,直屬海關應強化對本海關區域內減免稅審批確認工作培訓、指導、監督。圍繞基礎工作內容,依據準確性、規范性、完整性原則,開展審批工作,保證商品歸類、減免稅數據填制正確率。
首先,海關減免稅業務部門應以現場審批人員配備、業務水平提升為要點,定期進行業務研討會召開,強化現場審批人員風險防范意識、業務提升意識。同時以科教用品政策項下進口產品審批為重點,針對特例、個案,集中論述,逐步形成以點帶面的業務提升格局。
其次,為提高現場審批人員執法水平,可以結合現有特定減免稅貨物減免稅政策、減免稅稽查及核查方法等內容,逐步構建人員保障機制、職能保障機制、數據保障機制、培訓保障機制。形成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前期審批培訓環節的有效銜接,杜絕審批盲點。
最后,在前期審批培訓環節銜接的基礎上,應以進口設備使用用途為切入點,針對可以用于教學、且可以用于臨床醫學檢測醫療設備進行跟蹤核查。結合科研計劃、教學方案,對其邏輯對應關系進行逐一分析,保證進口設備科教用途恰當。
(三)構建減免稅事后監管機制
借鑒監管通關部門選擇查驗的先進方法,可以對進口設備海關后續管理流程進行重新梳理。首先,在重點專項政策項下,進行全部審批數據抽樣復核、審核數據抽樣復核有機結合機制。每間隔6個月對重點政策項下審批數據進行抽樣復核,每間隔24個月對減免稅審批情況進行全方位復核。逐步形成以風險分析為基礎、后續稽查為保障的管理指導體系。強化對進口設備減免稅貨物事后管理,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私自將減免稅設備移作他用、轉賣問題發生概率。
其次,為準確辨識進口設備,可以進一步完善進口設備減免稅貨物年報管理體系。即在現行審批監管機制中,針對部分企業因不了解減免稅設備監管期內海關最新監管規定出現的違背規范情況,可以在審核完畢后,要求進口設備減免稅申請企業進行承諾書簽訂。通過在承諾書中印制相關內容,激發企業守法意識。并要求企業定期自查,并在自查后主動向海關匯報減免稅設備使用情況。
最后,在減免稅貨物年報管理體系運行的基礎上,關稅職能部門可以協同通關部門,制定減免稅進口貨物審價體系。以價格條款為后續監管要點,依托報關單證,強化后期無列明價格調整情況審核,規范進口設備減免稅申請企業后續行為。
三、總結
綜上所述,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政策的有效落實,可以促使企業減負增效,為我國進口企業國際競爭力提升提供依據。因此,針對現階段進口設備海關減免稅問題,可以引入風險管理方法,構建健全海關減免稅業務前期備案機制及證明審批體系,結合減免稅進口貨物后續監管風險的強化防控,可以有效提升海關把關服務水平,為我國外貿經濟發展提供充足支持。
參考文獻:
[1]莊立洲,陳海軍,徐偉,et al.高校申報進口儀器設備減免稅常見問題及對策[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6(3):123-125.
[2]翁寧依,龐冠琪,孫林.中國海關程序優化的進口產品質量效應 ——以中國從東盟進口熱帶水果為例[J].科技與經濟,2019,32(4):23-25.
[3]齊力. 海關進出口報關單改版[J].中國對外貿易,2016(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