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在中職教學過程中,機械專業本是是一門偏重于實踐的學科,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在強調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教學理念下,不少教學研究者就提出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融合,形象直觀地教學,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同時也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學習情況,鍛煉學生動手能力。本文筆者就以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為例,探討一體化教學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中職教學? 機械專業? 機械基礎
一體化教學突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大膽改革教學觀念、教學管理及教學方法,使學校適應當地條件,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然而,這種模式需要一套清晰、完整的操作標準,這是機械基礎課程專業缺乏的。本專業提倡發展人們的創造性思維,尊重規則。這種獨特性使得它更注重創造而非制造,因此我們需要從過去的優秀教學案例中尋找答案,以探討出適合機械基礎課程專業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一、一體化教學的優勢
理實一體化教學就是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教育學能夠統一展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已經在中職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這自然意味著一體化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筆者綜合自身教學實踐來看,其主要具有如下優勢:一是將基礎課程的特點進行集中展現。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讓學生掌握必備的機械基技術和技能,保證學生習得的知識和技能都能夠使用未來就業的要求,為學生良好就業奠定基礎。理論教學重點在于教給學生理論知識,提供學生綜合素質;實踐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技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理實一體化則可以最大程度的展現這門課程的特點,最終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二是課程教學與中職現階段的教育特點以及要求相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專業能力,保證整個教學環節能夠井然有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實際的方式進行學習目標的展現,保證學生在邊學邊做的氛圍中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中職教育機械基礎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授課,剛開始的時候存在新鮮感,還有不少學生能認真聽課,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學生上課時思想開小差,即使那些堅持認真聽講的學生其學習效果也不好,習題不會做,不能應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化教學也在中職學校的普及開來,教師個體對信息化教學理解的局限性,不少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就只是用PPT授課,另外不少中職教師計算機操作技能差,再加上可以獲得的教學資源很少,于是便隨便在網上找一些課件上課時使用,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傳統的機械基礎教學模式還存著一個明顯的缺陷:與理論教學內容相關的實踐內容比較缺乏。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很多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的實操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與學生就業聯系比緊密的操作技能培訓教學受到了學校重視,相關的教學設備與教師配備比較充足。與此截然相反的是與機械基礎課程相關的實踐內容則基本沒有。一方面是實踐設備比較缺乏,另一方面則是教師思想上不夠重視:簡單認為只要學生記住書本內容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但這部分教師同時也忽略了一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經過相關的實踐,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是片面的、是膚淺的。
三、一體化教學方法應用于機械基礎課堂的對策
(一)提升教師素養,明確課程目標
首先,中職機械基礎專業教師要強化自身的教學認知,通過參與豐富的實踐活動、調研活動、培訓活動掌握教育新時期的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正確把握理實一體化教學內涵,做到思想上明晰、行動上落實。其次,中職機械基礎專業教師必須以就業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新目標。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放在了“綜合性人才”上,這也決定了教師必須在開展“理實一體化”中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只有以此為教學目標指導機械基礎學科教學活動,確保理實一體化教學被引入機械基礎教學課堂。
(二)教學前根據課程內容確定其教學方法
第一,運用對比教學法。在教學中使用比較教學方法非常普遍。將其應用于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兩種或幾種機械的外觀,性能,操作技能和其他知識。在總結相似之處和差異方面深化印象,并通過比較使理解和記憶更容易。同時,通過比較學生掌握各種知識點的聯系和差異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奠定基礎。此外,在比較學習過程中,運用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辯證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非常有益的。第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方法,并用多媒體課件詳細講解機械操作過程。它不僅使學生獲得直觀的感覺,而且還解決了一些大型機械設備難以引入課堂的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
(三)增加機械專業實踐操作項目
項目是實踐教學的載體,沒有好的項目是無法真正展開實踐教學的,因此,為了真正實現機械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我們教師必須研究好的項目,注重學生參與項目研究。比如機構理論結合實踐項目“牛頭刨床工作情況分析”;輪系傳動理論結合實踐項目“減速器拆裝與分析”等。這些好的項目都可以鞏固理論知識且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除此之外,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最直接的途徑就是組織學生在實習車間或工廠車間現場教學。車間也許就是學生未來就業的第一陣地,學生進入真實的工作情景中,親自觀察機械的工作過程,更直觀地認識認識車間的機器、機構、零件,不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容易讓學生掌握零件、機構在機器中的作用、工作原理等知識。
四、結語
實踐證明,在機械基礎理論教學課堂上融入理實一體化教學思路是機械基礎教學課堂的教學突破與發展。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中職機械基礎專業教師必須深刻認識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價值,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以利用理實一體化打造高效、高質、科學、有趣的機械基礎新課堂。
參考文獻:
[1]劉慧慧.一體化教學的優勢及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45:178
[2]劉雪林.機械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J].林區教學,2014,(9).
[3]鄧曉斌,胡正奇.理實一體化教學在中職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