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明
【摘要】京津冀城市群一體化建設作為國家戰略發展規劃,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隨著深化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以及2022年京張冬奧會的申辦成功,國家大力倡導3億人上冰雪的號召,如何促進京津冀地區與青少年體育的協同發展被提上日程,本文將從青少年體育對京津冀地區發展的影響、青少年體育內部協同發展對促進城市化建設等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希望能為早日實現京津冀城市群的快速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京津冀一體化 青少年體育? 協同發展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在2015年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發展戰略,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又正式確定了京津冀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被稱為中國經濟體量最大的三個城市群,三個城市群在經濟發展中也存在差異。深化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推進,如果真正實現三地的共存共榮,需要全方位,全覆蓋,立體式的協同發展。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城市建設、交通等等。青少體育作為我國全民健康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城市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部分,體育的協同發展必將推動三地城市間內涵建設的發展。
一、京津冀城市群建設的現狀分析
與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建設起步相對較晚,合作的方式與內容也比較單一,幾乎所有的政策實施都主要依賴高層推動,并沒有完全發揮市場化運作的作用。這種情況的出現與京津冀三者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京津冀三地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均不對等,這些因素也會給未來市場化運作帶來一些不利的因素,因此,要實現京津冀城市群的協同發展,首先就必須要了解三地之間的合作需求以及制約因素,在甘愿互為補充、互相協同的前提下,才能解決三地之間的制度壁壘以及文化差異帶來的不利影響,緩解由于京津冀地區之間經濟發展不均衡而形成的"空吸"現象,只有真正實現了三地之間的協同發展才能發揮出京津兩地的輻射作用。
二、青少年體育內部協同發展的重要意義
總書記曾說過,少年強則中國強,體育強則中國強,推動我國體育事業不斷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體育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指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青少年體育是我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體育強國所需要的主要人力資源支撐,青少年體育的發展關乎到我國體育強國夢的實現與否,是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是我國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后備力量。
(一)青少年時期是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終身體育習慣的重要時期
青少年人群在我國正處于中學階段,接受了學校體育的熏陶,學校體育對加強青少年體育興趣的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起青少年對體育的濃厚興趣,才能使學生自發的、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體育行為養成將,必將潛移默化的促進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水平,青少年體育運動習慣也會為終身體育觀念的培養提供幫助,青少年時期是形成終身體育觀念的重要時期,學校是連接家庭和社會的紐帶,如何很好的發揮學校體育的作用,激發學生體育運動帶動潛能,增強學生階段體育體育鍛煉水平,將對增強全民族體質健康,提升國民整體素質,早日實現"健康中國2030"目標提供幫助。
(二)體育內部的協同發展是實現體育強國夢想的必要途徑
青少年體育是體育強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競技體育后備的力量,又是群眾體育發展的前提保障,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群眾體育作為構成體育的三種形態,要想實現體育強國夢就必須全員參與人人參與,實現學校體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的協同發展,三者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共同進步,三者缺一不可。青少年時期體育參與意識的培養同樣需要三者的協同發展,學校體育為青少學習傳統的運動知識、運動技能,打下基礎,建立運動興趣,隨著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部分人群將向競技體育分流,去參加更高水平的比賽或表演;競技體育中所展現出的力量、速度、耐力、力與美的結合又感染帶動更多的人喜歡體育參與到運動中來;群眾體育作為學校之外的體育運動,是普通民眾自愿參加的,以強身健體,休閑娛樂、社交等為目的,學校體育是基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群眾體育的發展,學校體育的歸宿是群眾體育。群眾體育的參與者同樣也包括青少年,社會作為學生走出學校之后的大熔爐,同時也是學生們課余活動的重要場所。
(三)青少年體育的發展能夠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
高水平的體育比賽帶給人們的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因此體育賽事也作為一種競賽表演的形式出現了,而青少年作為高水平競技比賽的后備力量,青少年體育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體育產業的開展,青少年不僅是表演者還是觀眾,是追捧體育比賽的受眾群體;青少年體育愛好者也是體育健身娛樂業和體育旅游業的重要參與者;伴隨著體育核心產業的開發,體育用品業、體育彩票業、體育傳媒業、體育食品飲料業等相關產業也將得到成幾何式的增長,然而所有的這些青少的參與都是必不可少的。無論從體育產品的創造者還是消費者來說青少年都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三、城市建設與體育協同發展
體育賽事的承辦一般都會對舉辦城市的基礎設施提出一定的要求,舉辦城市為了申辦成功就必須要通過改造和修建一些新的體育或基礎設施滿足比賽。除了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外,為了使比賽順暢的進行還需要建設相應的交通、通訊設施。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帶動賽場周邊城市經濟的發展;在比賽運行中還可以發展體育旅游項目。比賽對人員的需求是巨大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一部分人員的就業問題。體育比賽的舉辦還可以促進當地文化的發展,比賽期間當地媒體將會通過各種渠道對相關新聞進行報道,還會舉辦一些群眾性活動,這些都能夠豐富市民的業余生活,推動文化的傳播。除了城市基礎設施,良好的生態環境、人文環境都將隨著比賽的舉辦而得到提升。良好的城市環境和城市建設,也是促進體育發展的有力助推器,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必定會帶來更多,更高水平的體育比賽,也會成為眾多體育賽事的舉辦地,兩者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四、當前仍需要解決的問題
保障京津冀青少年體育賽事協同發展的政策相對較少,相關制度還有待完善,運行機制有待向高質量發展;京津冀體育協同缺乏長遠的規劃,一些青少體育比賽沒有明確的長期目標,而且具有代表性的品牌賽制還沒有形成規模,影響力不夠,含金量有待進一步提升;京津冀青少年體育的協同范圍不夠,深度不夠,據相關資料顯示僅僅出臺了一部《京津冀青少年體育協同發展框架協議》,而且主要集中在競技體育中,在學校體育和群眾體育中并沒有涉及;城市間學校體育的協同發展需要三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教育機制改革為其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欣,劉振卿,吳勇,王佳,姜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的高校冰雪體育教育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25+32.
[2]韓晴. 京津冀區域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3]呂昌元. 京津冀青少年體育賽事協同發展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9.
[4]武雨佳. 2022年冬奧會背景下京津冀大眾滑雪賽事協同發展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9.
[5]李艷榮,張長念.區域協同發展戰略下京津冀體育產業一體化發展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9,39(01):40-44.
[6]高奎亭,李勇勤,李樂虎,陳家起,殷志棟.京津冀冰雪體育公共服務協同供給:內涵、困境與突破[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8,33(06):546-552.
[7]呂昌元,李佳琦,王慶偉,黃曼曼,侯亞琴,武雨佳.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群眾體育賽事發展研究[C].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四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8:424-425.
[8]李燕.京津冀地區體育公共服務分層供給的路徑與措施[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6,31(03):247-251+258.
[9]梁捍東,郭清梅.京津冀協同創新視閾下的河北省體育產業發展探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6,30(0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