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生
仔細吃一枚煮雞蛋,也能感受到造物主精巧的心思。
雞蛋外殼雖薄,但弧線優美,均勻而細密。蛋殼里面有一層薄膜,小心翼翼地隔開了蛋殼和蛋白。蛋白里面是一個正圓的蛋黃,如即將落山的太陽。你要是再吃慢點兒還能發現,橢圓的雞蛋兩端有細微的差異—較大的一端里面有一處小小的空缺,專家研究后弄清了它的用處:這是母雞留給剛孵化還沒出殼的小雞的呼吸室;如果外部環境溫度異常,它還能調節蛋液的體積,以免漲破蛋殼。
雞蛋分明就是高端科技和藝術設計完美結合的產品。只是,我們對它熟視無睹。
其實,放眼望去,自然界處處都充滿了偉大的設計,處處都有技藝絕倫的藝術大師,細細想來,不可思議。
那天到野外轉悠,在一根細小的枯枝上,我看到了一串微型的“雞蛋”,比小米粒略大,排列整齊,在逆光下,有著玉石一樣的光澤和質地。我不知道是誰將它們產在這里的,也許是蝴蝶,也許是蛾子,也許是丑蝽,但毫無疑問,這是一串生命,每一枚“雞蛋”里面都無比精密地排列著天文數字一樣龐大的基因密碼。而且,母親走了,看似瀟灑甚至冷漠,其實早做好了安排。比如說,它們的外殼有難聞的氣味,或者有毒,讓其他小獵手不敢覬覦,不然,扔在自然中,就是人家的小點心??;再比如說,外殼營養豐富,小蟲一出生就以殼為食,不用為覓食發愁。這個未謀面的母親雖小,但依然有著周密的計劃和深遠的打算。
在一處黑暗的小灌木叢中,我又看到了草蛉的卵,還是用纖細而柔韌的細絲挑著。我依然猜不出穿著淡綠長裙的草蛉母親是如何完成這項工作的,像工程師,更像藝術家。你只有親眼看到,才能感受到一只小蟲子的偉大。它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直接待在樹枝上,成為勤快的螞蟻等蟲子唾手可得的早餐。它殫精竭慮,讓那根細如頭發的絲線阻擋著不懷好意的偷獵者。
生命都在競賽,比體力,更比智力。多少年漫長的時光,它們日夜奔跑,你追我趕。我常常反省自己對于自然的粗枝大葉,但似乎是不久前才承認,我的鞋底踩不死螞蟻,蚊香也熏不絕蚊子,我即使再努力也殺不完蟑螂,更不用說還有那么多我們沒有發現的小蟲子呢。
例如,水竹芋葉子下那根細細的長絲,長絲下那一頭“小蒜”是三個卵還是三組卵?母親用絲線包裹好它們,依然不放心,還要用長線吊起來,防止貪吃的食客偷嘴。想吃?除非你如雜技高手般有走鋼絲的絕技。能這樣安排,該有怎樣的心思和智謀。而我,不知錯過了多少這樣的精彩。
那么多了不起的生命,它們一門心思地奔向生命的極致,永無止境,在我看來,這才是升華了的工匠精神。
可惜,它們中有很多我都叫不出名字,作為鄰居,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