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閆晨陽


摘? ?要:如今的建筑界,傳統建筑學不斷被拓展,建筑師被更廣博的知識和技術所影響,在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的同時,追求不斷創新的個性化的建筑。一個合格的建筑師,深知建筑圍合的是空間,結構創作的是實體,是構筑空間的有形物質。建筑與結構是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建筑的多樣化迫切需要新的結構形式的出現,而結構技術的突破也為建筑設計的創作提供更廣的空間。所以,建筑師建筑構思與結構構思應該是同時進行,相輔相成。文章對此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建筑設計;建筑結構;建筑選型
1? ? 建筑結構選型體系
1.1? 單多層建筑結構選型
單多層建筑由于自身高度的原因,多采用輕鋼結構體系或者砌體結構結構施工建造,砌體結構又可分為無筋砌體結構和配筋砌體結構。而在單多層建筑中多采用無筋砌體結構,無筋砌體結構提高了各部分墻體的整體性,用于抵抗地震產生的變形和水平作用力。砌體結構由于施工方便、造價低廉、所需設備簡單且后期使用節能效果顯著,在單多層建筑的建造當中被廣泛采用。
1.2? 高層建筑結構選型
高層建筑結構的型式繁多,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結構是高層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中較為傳統的結構體系。其中框架剪力墻結構是在框架結構中適當布置能抵抗水平作用的鋼筋混凝土剪力墻,使框架柱、樓板有可靠連接,是前兩種結構的結合。隨著層數和建筑高度增加,又發展了框架筒體、筒中筒、束筒等多種筒體結構體系。
1.3? 超高層建筑結構選型
由于現代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超高層的結構形式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桁架結構、懸掛結構、巨型結構逐漸在超高層建筑中出現,代替了原有的剪力墻和筒體結構來承受豎向荷載以及水平作用。如圖1所示的結構形式的使用明顯提高了結構的抗側剛度,改善了結構的受力性能。在現在的超高層建筑設計中,設計師經常結合各類結構的優勢混合使用各類結構,以滿足超高層建筑不同的造型需要。
1.4? 大跨建筑建筑結構選型
大跨建筑代表了當今建筑發展的一大趨勢,大跨建筑的建筑形象和空間都與其所使用的結構形式密切關聯。在如今的大跨建筑中,剛架、桁架、拱、薄壁空間結構、網架、網殼、懸索、薄膜等都是常用的結構形式。這些結構形式不僅出現于工業廠房和庫房設計,也普遍應用于機場車站、體育場館、音樂廳等各種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師充分利用和發揮各類大跨度結構的優勢,以合理的結構形式塑造了不同的大跨度的空間形態,并且由其組合而成的混合空間結構更是產生了豐富多樣的建筑造型,如圖2所示。
2? ? 影響建筑結構選型的因素
2.1? 建筑功能
建筑的結構選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筑的功能類型。比如住宅類的建筑多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能夠提供規模小且靈活多變的空間結構;辦公類的建筑多采用框架結構,這種結構能夠提供寬敞且可以根據后期辦公人群不同需求再次劃分的空間。所以在進行結構選型的時候,必須要結合實際的功能需求,這樣才能滿足預期的功能需求。
2.2? 建筑造型
建筑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建筑的功能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建筑的藝術性和建筑師自己獨特的思考。建筑造型的發展推動著建筑結構的發展,建筑結構的發展又為建筑師提供更加廣闊的思考平臺。
2.3? 建筑施工條件
建筑的結構選擇和施工條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一個工程有嚴格的工期和預算限制的情況下,建筑結構如果采用新穎的結構形式,就有可能導致工程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能如期完成項目工程。所以在結構選型時,應該充分考慮結構施工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3? ? 結語
一部建筑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結構的發展史,隨著城市現代化的推進以及大數據時代的影響,建筑與結構也引來全新的發展。當今的建筑設計應該從促進生態環境出發,選擇經濟、合理的結構體系,提高建筑的整體質量,滿足人類物質和精神的雙重需求。
[參考文獻]
[1]徐明華.談建筑結構選型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J].住宅與房地產,2018(21):196.
[2]楊海榮.建筑結構選型[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