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 盧新輝 楊晨曦 吳林林 吳卓



摘? ?要:本設計介紹了一種基于STC89C52單片機控制的智能水杯,利用無線充電底座為半導體制冷片提供能量進行調溫,基于帕爾貼效應和PID控制設計控溫系統,利用塞貝克效應實現電熱能轉換,通過藍牙模塊使用手機APP與水杯形成交互,于液晶屏顯示水溫電量。該水杯滿足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對節能要求,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關鍵詞:智能水杯;測控;單片機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時常忘記補水。為迎接智能化健康生活的時代趨勢,開發智能現代水杯成為必須任務[1]。
近年來,已出現關于水杯的改進研究功能并不完備,如李玉秋2019年的設計無加熱保溫等功能;仝曉龍[2]2019年的設計無聯網功能;周凌翱[3]2016年的設計加熱系統缺少反饋控制等。
總之,目前市場上沒有完善的智能水杯及其測控系統,人們時常掌握不好飲水時間,造成現代生活中的“飲水難”。
1? ? 測控系統方案設計及工作原理
本文設計了一種智能水杯測控系統,如圖1所示。以STC89C52單片機為主要控制芯片,由多個模塊協調配合,符合現代智能家居的需要。
2? ? 測控系統硬件模塊選擇與接口電路設計
2.1? MCU模塊選擇
MCU模塊使用STC89C52單片機,使用MCS-51內核,擁有8位CPU和在系統可編程Flash,可直接使用串口下載,使得STC89C52為眾多嵌入式控制應用系統提供高靈活的解決方案。
2.2? 電池模塊選擇與熱電轉換電路設計
2.2.1? 電池充電電路及模塊設計
為避免USB充電接口插拔帶來的損傷使用壽命,本系統采用無線充電底座充電,可給多臺不同充電電壓和容量的電子產品充電,充滿后自動斷開。無線充電利用電磁感應原理,信號發生器和驅動電路產生200 KHz的諧振信號,通過整流濾波等產生高頻諧振信號送入發射線圈。發射裝置使用NE555D芯片產生脈沖發射,與工頻交流電連接產生電磁場,接收端的次級線圈感應發射的電磁信號產生感應電動勢,形成能量耦合。當接收端電路接通時即產生感應電流對電池進行充電。無線充電具有便于攜帶、能量傳輸效率高、低成本、高諧振的優點。
2.2.2? 熱電轉換模塊選擇
利用半導體制冷片的塞貝克效應,將N型和P型半導體結成電偶對,利用杯壁內空層兩端溫度差形成載流子從熱端向冷端擴散的現象,即溫差電動勢,完成熱能與電能的轉換。將形成的電能存儲在鋰電池中,轉換效率約為14%,制冷片優值(Z):2.5~3.0×10-3 W/℃,電氣參數如表1所示。
2.3? 溫度測量模塊選擇
系統采用數字溫度傳感器DS18B20,其體積小、精度高,在連接時僅需一條口線即可實現微處理器與DS18B20的雙向通信,節省硬件設計資源[4]。測量溫度范圍為﹣55~﹢125 ℃,在﹣10~﹢85 ℃內精度為±0.5 ℃,溫度轉換延時為750 ms。當水溫達到目標溫度時,蜂鳴器發聲提醒用戶。
2.4? 顯示模塊選擇
為實時顯示杯中水溫水量等數據,本系統使用0.96英寸的12864OLED小型顯示屏。有機發光半導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顯示屏厚度薄,分辨率高(128×64個像素點)、功耗低、可采用SPI通信協議,占用單片機I/O少,適用于本系統的數字信號顯示。
2.5? 與手機無線通信模塊選擇
為實現手機與水杯交互,本系統使用低功耗BLE4.0藍牙無線通信模塊,型號為蜂匯B-0004。BLE藍牙接受APP的信號,通過串口發送給單片機形成信息交互。該模塊使用GATT協議與各類設備連接,適用于短距離無線通信,其傳輸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
2.6? 溫度調控模塊選擇
本產品使用SP1848-27145半導體制冷片,根據帕爾貼效應,當電流通過不同的導體連接成的回路時,電流方向不同,在結點處產生吸熱或者放熱現象。
N型半導體(Bi2Te3-Bi2Se3)和P型半導(Bi2Te3-Sb2Te3)體的熱電勢差最大,用金屬片焊接成一個電偶對,通電不到1 min可達最大溫差。直流電從N極流向P極時熱端吸熱,冷端放熱。將熱端緊貼水杯內壁,冷端與外壁導熱良好可達制冷作用。利用繼電器改變電流方向,改變兩端吸放熱情況,達到加熱的效果。
實驗表明單個電偶對熱效應較小,在實際中將上百個電偶對串并聯形成熱電堆,通過多級組合的方式將同類型電堆組成制冷系統增大制冷量。半導體制冷器的制冷功率可達到幾毫瓦到上萬瓦,實現﹣130~﹢90 ℃。SP1848-27145性能參數如表2所示。
3? ? 測控系統軟件設計
3.1? 軟件總體設計
智能水杯開機后初始化,用戶通過手機軟件設定目標水溫,通過藍牙模塊連接單片機,控制半導體制冷片調溫,通過APP提醒用戶飲水。本系統單片機主程序流程如圖2所示。
3.2? 恒溫控制程序設計
系統采用PID閉環調溫方法,將DS18B20實際測量水溫作為反饋,通過反饋計算調節單片機PWM波占空比,控制H橋通斷實現調溫。水溫和目標溫度差值較大時開始PI調節前段,為提高調節效率PWM占空比為100%,帕爾貼滿負荷工作。當溫差較小時開始PI調節階段,計算PWM占空比(0%~100%),PI調節器調節輸出使差值接近0。
采用增量式控制算法實現數字PI控制,連續算式轉換成離散的周期采樣偏差算式:
Mn=KC×(TS-TPn)+KI×(TS-TPn+SE)+KD×(TPn-1-TPn)+Minit。
可見,通過當前和前一次的溫度差值可算出當前的控制增量。式中,TPn為第n個控制周期測量的水溫,TS為目標溫度,SE為積分前項值,Minit是PID控制的初始值。
4? ? 測控系統測試與試驗結果分析
實驗發現,目標溫度為80 ℃時,常規閉環控制算法溫度失調近5 ℃,控溫均方誤差為1.5~2 ℃。PID算法分別降為1 ℃與0.1 ℃,系統有較高魯棒性。
當室內溫度為25 ℃時,杯中加入450 mL水,水溫從24 ℃加熱到50 ℃需 25 min;從24 ℃制冷到10 ℃需35 min,滿足日常需求,溫度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5]。
5? ? 結語
用戶通過手機軟件設定目標水溫,水杯開始調溫,通過APP提醒飲水。液晶屏實時顯示水溫與電量,利用無線充電底座充電。水杯吸收水溫轉化為存儲電能節約能源。
隨著科技與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杯作為生活必需用品急需功能改進。本款智能水杯便捷日常生活,且目前市場空缺,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
[參考文獻]
[1]Hamid E M,Shnawah D A,Sabri M F M,et al.A review on thermoelectric renewable energy:principle parameters that affect their performance[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4(30):337-355.
[2]仝曉龍,劉香雨,錢苗苗,等.基于半導體制冷片的可控溫式水杯設計[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8):111.
[3]周凌翱,車金慶.基于AT89C51單片機的智能水杯設計[J].電子制作,2016(24):3.
[4]康燕萍,程小輝,黃鵬.應用半導體制冷技術的智能水杯設計[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17(4):707-712.
[5]高峰,王全全.基于PID算法和STM32的錄井氣相色譜儀溫控系統研究[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9(1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