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


摘? ?要: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患者表現為突發性喘息、氣促胸悶、咳嗽,多在夜間發生。在發作前常有鼻塞、打噴嚏、眼癢等先兆癥狀,發作嚴重者可短時間內出現嚴重呼吸困難、低氧血癥。
關鍵詞:哮喘;發作病因;臨床癥狀
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患病率可達3%~7%,容易使呼吸系統功能受損,嚴重則可造成呼吸衰竭危及生命(見圖1)。文章對哮喘的相關知識進行了闡述。
1? ? 哮喘發作的病因
目前認為哮喘既受遺傳因素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1.1? 遺傳因素
近年隨者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哮喘相關基因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具體關系尚不清楚,哮喘的多基因遺傳特征為:外顯不全、遺傳異質化、多基因遺傳及協同作用。
1.2? 變應原
(1)變應原。塵螨是最常見的變應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圍內重要的發病因素。常見的有4種,即屋塵螨、粉塵螨、宇塵螨和多毛螨。屋塵螨是持續潮濕氣候最主要的螨蟲。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內空氣中的變應原之一,常見為青霉、曲霉、交鏈孢霉等。花粉與草粉是最常見的引起哮喘發作的室外變應原。木本植物(樹花粉)常引起春季哮喘,而禾本植物的草類粉常引起秋季哮喘。
(2)職業性變應原。常見的變應原有谷物粉、面粉、動物皮毛、木材、絲麻、木棉、飼料、蘑菇、松香、活性染料、乙二胺等。
(3)藥物及食物添加劑。藥物引起哮喘發作有特異性過敏和非持導過敏兩種。前者以生物制品過敏最常見,食物過敏大多屬于Ⅰ型變態反應,如牛奶、雞蛋、魚、蝦蟹等海鮮及調味類食品等可作為變應原,常可致使哮喘患者發作。
1.3? 促發因素
(1)感染。哮喘的形成和發作與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關,最常見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狀病毒等。
(2)氣候改變。當氣溫、濕度、氣壓和空氣中離子等發生改變時可誘發哮喘,故在寒冷冬季或秋冬氣候轉變時較多發病。
(3)吸煙。香煙煙霧(包括被動吸煙)是戶內促發哮喘的主要因素,是一種重要的哮喘促發因子,特別是父母抽煙的哮喘兒童,常因吸入二手煙引起哮喘發作。
(4)環境污染與哮喘發病關系密切。誘發哮喘的有害刺激物中,最常見的是煤氣、油煙、被動吸煙、殺蟲噴霧劑等。煙霧可刺激處于高反應狀態的哮喘患者的氣道,使支氣管收縮,甚至痙攣,致哮喘發作。
(5)精神因素。患者緊張不安、情緒激動等,也會促使哮喘發作,一般認為是通過大腦皮層和迷走神經發射或過度換氣所致。
(6)運動哮喘。患者在劇烈運動后誘發哮喘發作,常表現為咳嗽、胸悶、喘鳴,多數患者在1 h內可自行緩解。有些患者雖無哮喘癥狀,但運動后誘發支氣管平滑肌痙攣。
(7)藥物。有些藥物可引起支氣管哮喘發作,主要有包括阿司匹林在內的非留體類抗炎藥物和含碘造影劑等。
2? ? 哮喘發作的臨床癥狀
患者表現為突發性喘息、氣促胸悶、咳嗽,多在夜間發生。典型的支氣管哮喘出現反復發作的胸悶、氣喘及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在發作前常有鼻塞、打噴嚏、眼癢等先兆癥狀,發作嚴重者可短時間內出現嚴重呼吸困難、低氧血癥。有時咳嗽為唯一癥狀(比如咳嗽變異型哮喘)。在夜間或凌晨發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癥狀可在數分鐘內發作。有些癥狀輕者可自行緩解,但大部分需積極處理,哮喘患者在不發作時可無任何癥狀和體征。哮喘發作如圖2所示。
3? ? 哮喘的相關檢查和診斷
哮喘的檢查包括變應原檢測、肺功能測定、X線檢查、痰培養檢查、血常規檢查、支氣管擴張試驗等。根據癥狀、臨床分期、分級及影像學檢查可確診。
4? ? 哮喘的治療和預防建議
(1)治療。哮喘以擴張支氣管和抗炎藥物治療為主,應該積極進行治療,爭取完全控制癥狀,保護和維持盡可能正常的肺功能。避免或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關鍵是合理的治療方案和堅持長期治療。但是哮喘目前尚無根治的特效藥。
(2)飲食建議。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多吃蔬菜水果如蘿卜、白菜、豆腐、棒子骨等。同時多飲熱水或飲料。忌進生冷油膩、辛辣酸甜以及海鮮魚蝦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3)日常護理。居室宜空氣流暢,陽光充足。冬季要暖和,夏季要涼爽通風。避免接觸特殊氣味,宜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選擇游泳、氣功、太極拳、散步、慢跑、醫療體操等運動。保持精神愉快、樂觀開朗、心境平和、情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