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云波
摘? ?要:近些年的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困惑和需要思考的內容,因為在中醫的教學中,中醫的教學過程要比西醫課程難以理解,比如一些中醫的特有名詞,讓學生理解起來不容易,中醫教師在教課過程中也要適當舉一些實例來使學生對中醫知識容易理解,比如在實講中醫基礎理論時,需要舉一些易于理解的現實例子幫助學生學習并理解。
關鍵詞:中醫課堂;教學思考;舉例
每一名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有所不同,好的方面值得大家相互學習,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存在不同,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教師也要積極地進行教學交流活動,相互交流和相互學習,更好地解決問題。各個教師對備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進行討論,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決。教師在教學生的同時自己也要不斷學習,不斷地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去學習別人優秀的教學方法。文章總結了以下幾點需要著重關注的問題。
第一,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提高教師的自身水平,一定要作好備課。對課堂的內容一定要充分準備,也要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知識層面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駕馭課堂,還要抽時間備課外書。針對護理學和臨床等專業的學生,應講述基本的中醫基礎知識,在面向中醫學專業的學生時,教師更要加強自身的知識水平,例如:背熟中醫的四部經典,還要對其有一定的理解,結合一些臨床的病例,更能讓學生對重要的學習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讓學生建立起興趣,在講授緒論的時候,讓學生知道中醫學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課下要和學生多溝通、多交流。因為中醫的內容很枯燥、難懂,用最質樸簡單的思維學習中醫,讓學生體味生活中的中醫知識,引導學生認真聽課,有疑問隨時與老師交流探討,每次課后要熟背老師要求的三四句話,下次課隨機提問,既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還可以對學生學習的情況有所了解,不懂的知識點及時解決,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為下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同一個班級里學生之間有差異,有的學得好學得快。學習好的自然會對學習更有信心,但是學習不好的學生會感到很有壓力,老師應該鼓勵學習稍差的學生,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和鼓勵,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只要學生回答了就應該鼓勵,讓學生覺得老師很關心自己,有信心學下去。學生都是很好學的,很多學習不好的學生自己是很痛苦的,也想好好地學習知識。老師應該多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三,教師要準備一些學生容易理解的實例,上課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與學生在課堂中互動交流,借助一些生活中見到的醫學問題,進而聯系到現在所學的理論知識,層層深入。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有較好的教學設計,還要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和學生進行問題探討,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例如講到舌診時,讓學生互相觀察舌象,觀察學習正常的舌(淡紅舌、薄白苔),然后觀察異常的舌象,從不同的舌象反映出不同的病情。講到脈診時,講授完理論知識后,可以給學生號脈,講出學生的脈象,陳述學生的健康狀況,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怎樣號脈、為什么自己的脈是這樣的、這樣的脈預示著什么病情、老師是怎樣體會脈象的”等一系列問題,這時教師要結合理論知識,講解學習,學生也能結合自己的脈象體會。
第四,還要結合一些具體的實際操作,這樣學生才能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例如,在講授拔罐法和刮痧具體操作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授基本的拔罐方法和刮痧方法,講授具體的注意事項和禁忌以及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等,可以先給學生示范,把學生當作示范的對象,其他學生觀察怎樣操作。然后學生間互相操作,既體驗了拔罐刮痧的操作方法,也體驗到了拔罐和刮痧的感覺,這樣學生的學習動力大增,對于中醫開展教學是很有益處的。
第五,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對于教師的教學也很重要。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去研究教學內容,善于發現問題。同時,有些學生問的問題,也會啟發教師教學。教學活動和教學研究都是思維的活動,教師要學會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更好地學習知識服務。怎樣啟發學生的思維,需要結合課堂的具體內容來確定,例如講陰陽時,按照事物的屬性進行分類,給學生舉例子,上為陽,下為陰,興奮的為陽,抑制的為陰等,幫助學生理解怎樣按照事物的屬性劃分陰陽,結合身邊的事物來劃分陰陽,進而深入學習理解陰陽的劃分和屬性。
第六,要有良好的教學設施。比如現代科技手段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助力教學。教師使用的微課、慕課以及翻轉課堂等都為教學提供了服務。有部分老師認為翻轉課堂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成為高效率課堂。有部分老師也認為翻轉課堂比傳統的教學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但有學生反映,現代化的教學讓學生可以更加自主地安排時間。但是少了平時上課的約束,自控力差的學生就不能自覺地學習,這樣其學習成績得不到提高,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講,有效的現代化教學可以快速地獲取知識,課下可以隨時學習,方便了學習,這樣課上有更多的時間對沒有自學會的知識進行討論,方便更好地學習。可能一開始在應用的時候,會有抵觸情緒,因為不習慣這樣的自學,有時一段視頻播放時間太長,一開始有新鮮感,但是后來就有點枯燥,很難靜心去學習。慢慢地結合學生的反映情況,就把視頻慢慢縮短,按照不同的小知識點播放,再結合課下測試。這樣大部分學生還能熟記一些關鍵的知識點,這是傳統課堂難以實現的。
以上幾點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的幾點思考,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會積極吸取好的教學經驗為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