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茹
摘? ?要: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資金審計工作是提高專項資金和物資管理效率、保證專款專用的重要舉措。文章結合我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闡述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資金審計工作的重要性,進而提出加強應急資金審計工作的對策,以此促進突發事件應急資金的高效、規范使用。
關鍵詞:突發事件;應急資金;審計
突發事件應急資金更多來自于財政資金,缺乏事前的周密性安排,因此在應急資金使用上表現為資金到位時間緊、資金量比較大以及資金專用性比較強。例如,我國發生的新冠病毒疫情對社會經濟產生了巨大影響,為了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御工作,截止到2020年2月8日,我國各級財政共投入718.5億元用于防御新冠病毒。基于突發事件應急資金的特征,要求審計部門必須要做好應急資金的審計工作,以此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1? ? 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資金審計工作的重要性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我國政府部門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投入了巨大的財政資金。例如,截止到1月31日,河北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10.32億元人民幣。實踐工作證明,加強應急資金審計工作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加強應急資金審計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執行審計部門工作要求的重要途徑。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加大財政投入、保證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時,審計署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財政資金和捐贈款物審計監督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做好疫情審計監督工作。因此,做好應急資金審計是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戰役的基礎。其次,開展應急資金審計是強化應急資金優化配置與效率的關鍵手段。開展應急資金審計工作可以從源頭上規避專項資金挪為他用或者專項資金未及時到位等現象的發生,從而實現了對應急資金整體的優化配置管理,避免了財政資金財務風險。
2? ? 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資金工作的具體對策
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資金審計是促進應急資金及時規范高效使用的有力保證。由于突發事件具有不可預測性,應急資金的使用不僅具有及時性,還具有使用過程簡化性。例如,我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采購疫情防護產品時可以不先經過審批直接采購,這樣一來有效地提升了戰勝疫情的工作效率。但是卻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審計部門要構建更完善的審計體系,以此保證專項資金的安全。結合多年工作實踐,加強應急資金審計工作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提高政治站位,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
突發事件具有不可預測性,無數案例表明突發事件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例如,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及今年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等,都對社會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降低疫情危害,截止到目前(2020年2月8日14時),國家已經累計投入應急資金達到718.5億人民幣。面對巨額的財政資金,審計人員必須要提高政治站位,認識到應急資金的重要意義:一方面審計人員要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政治意識,深刻認識到應急資金是保證人民生命安全的基礎,因此把做好疫情防控財政資金和捐贈款物審計監督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另一方面要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嚴格按照審計規范要求開展應急資金審計工作。例如,審計人員要堅持黨的領導,恪守職責,做實做細審計監督工作,主動接受社會的監督。
2.2? 明確審計目標,實現跟蹤審計
為切實強化應急資金審計工作,要明確審計目標。應急資金審計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應急資金使用配置的高效性、降低突發事件的危害性,因此審計部門在審計工作中要突出重點,重點對擠占應急資金或者落實黨中央政策不到位的行為進行審計。同時,為了避免在應對突發事件中黨員干部因為害怕擔責而不敢做事的現象,審計部門必須要堅持“三個區分”要求,鼓勵一線干部敢于做事,避免因工作方式不當影響而工作。此外,審計部門也要深入構建跟蹤審計。
2.3? 創新審計方式,實現大數據審計
應急資金規模比較大、使用頻率比較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國各級財政投入比較大,為了避免出現貪污、資金不到位以及擠占疫情防控資金等現象,審計部門必須要加大應急資金審計力度。此外,考慮到應急資金的自身使用特點及疫情的傳染性,審計部門要創新審計手段,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應急資金的高效審計。一是審計部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等實現對應急資金的審計。應急資金在使用上存在較大的靈活性,尤其是在戰時環境下,諸多財政資金的使用可能會沒有準確的票據記錄,因此審計部門要依托大數據技術優勢,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應急資金使用疑點、提高審計監督的時效性。二是要利用大數據審計達到審計人員少見面、數據多跑路的效果。審計部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審計模型,實現應急資金的精準審計。例如,審計部門要加強與民政、紀檢、財政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加強非現場審計與現場審計的資源配置和協調銜接,盡量縮短現場核查時間。
2.4? 加強審計信息披露,增強監督實效
應急資金是保證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條件,提高應急資金的使用效率是審計工作的核心要素。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審計部門要主動作為,積極與相關部門進行對接,及時將審計結果進行披露,以此讓公眾及時了解應急資金使用對象與效果,消除社會公眾疑慮。首先,審計部門要強化審計質量控制,規范審計流程,確保審計結果經得住歷史的檢驗。其次,審計部門要加強對審計信息的披露,尤其是涉及重要領域的應急資金使用情況。例如,針對疫情,部分網民對紅十字會分配物資的質疑,審計部門要及時介入,并且第一時間將審計結果披露。最后,要加強審計結果的應用,尤其是要做好審計整改落實。審計部門要加強與紀檢等部門的溝通,及時將審計中所發現的挪用疫情防控資金、形式主義等問題向紀檢部門反映,涉及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的情況,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以此形成震懾力。
3? ? 結語
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資金審計工作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思想的體現,也是審計人員的基本職責?;趹辟Y金的特殊性,審計部門必須要依托大數據技術實現對應急資金的跟蹤審計,構建現場與非現場相結合的審計模式。
[參考文獻]
[1]陳鏡宇,徐麗艷.地方財政精準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監督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19(11):134-135.
[2]丁佳偉.抗震救災專項資金審計監控研究[D].杭州:浙江財經大學,2017.
[3]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審計署部署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財政資金和捐贈款物審計監督[EB/OL].(2020-02-10)[2020-02-15].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0/content_5476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