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國時期避瘟散與仁丹之爭

2020-04-16 04:05:46李昕妍
科學文化評論 2020年6期

李昕妍

摘? 要? ?民國時期日本仁丹與中國避瘟散在華北地區開展了30余年的競爭。避瘟散吸取仁丹營銷方式的長處,充分運用廣告營銷擴展市場,以“道士”商標塑造自身民族藥品形象,積極參與抵制日貨運動,在與仁丹的競爭中一度居于上風。仁丹根據時勢調整自身形象以迎合中國市場,并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與日軍互相倚仗,通過暴力手段打擊避瘟散的生產銷售,但最終也隨日本投降而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這場“道士”與“軍人”的競爭體現出制藥業的發展受政治、文化和軍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藥品的傳播除受其本身醫學屬性的影響外,還受到殖民因素的影響。

關鍵詞? ? 仁丹? ? 避瘟散? ? 殖民

清末民初,隨著諸多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大量外國商品隨殖民勢力涌入中國,其中外國藥品在中國境內逐漸傳播開來,與傳統中藥形成競爭關系,對中國人用藥習慣產生了一定影響。仁丹是清末民初在中國最為暢銷的日本成藥,仁丹進入中國市場后,對中國傳統藥物造成了沖擊。為了生存,中國藥商紛紛采取措施來抗衡仁丹的傾銷。在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地區,長春堂避瘟散與仁丹開展了長達近30年的競爭。避瘟散與仁丹之間的競爭,不僅是本土藥品與外來藥品之間的競爭,還是中國人民與日本殖民勢力之間的博弈。

一? ? 仁丹的發明和傳播

仁丹是日本森下仁丹株式會社販售的一種口服漢方藥,1905年開始發售。森下仁丹創始人森下博(1869—1943)生于煙草商家庭,受過短期的私塾教育,做過煙草商和進口雜貨店學徒,1893年創立藥房“森下南洋堂”,? 主營藥材精加工。森下博在甲午戰爭期間隨日軍赴臺作戰,注意到臺灣地區的中國人會服用一種能隨身攜帶的口感清涼小藥丸來預防疾病([1],頁32—34)。這種清涼劑藥丸名為“砂仁”,原料取自月桃種子,能夠降低感染疫病的風險[2]。他由此得到啟發,思考能否發明一種萬用、便攜和易保存的能夠預防疾病的藥物①。在藥名上,森下博所要設計的是一個筆畫簡單、主要面向中國,但在日本也能通用的商品名。仁丹的“仁”來自于“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首,“丹”則符合中國和日本對丸藥命名的傳統。在藥品配方上,他求助于千葉醫學專門學校(現日本千葉大學醫學部)的藥學權威三輪德寬(1895—1933)和井上善次郎(1862—1941)兩位博士,歷時三年完成仁丹的藥方([1],頁35—42)。三輪與井上均畢業于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分別具有外科學和內科學背景。

仁丹的初始藥方為: 甘草、阿仙藥、桂皮、茴香、生姜、丁香、益智、縮砂、木香、薄荷腦、龍腦、甘茶、芳香性精油②,其中唯一的日本本土原料甘茶起調味作用而非有效成分, 其余所有藥材均需從中國進口。中國既是仁丹的原料產地,又是預設的主要銷售市場。仁丹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粉碎機、振動機和干燥機等機器,運用了制丸和表面涂層等技術,對中藥材進行加工[3]。制作過程中并未采用化學合成方法或對這些藥材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提取。仁丹是以中藥材為原料,采用工廠化生產,使用機器設備加工制造的漢方藥,脫離了早期漢方藥的手工作坊式制作方式,但并不屬于西藥。

仁丹在發明之初,被定義為“萬用保健藥”,宣傳具有預防疾病、治療水土不服甚至起死回生的作用。在日本的廣告宣傳中,森下博一直強調仁丹是“博士方劑”(圖1)。這與當時日本的醫藥制度有關。自明治維新起,日本奉行“文明開化”,采取“滅漢興洋”政策,實行“廢止漢醫”,在醫事制度上確定了西方醫學為正統醫學,日本原有的漢方醫學發展陷入低谷,西醫在日本占據了主流地位[4]。森下博在日本對仁丹進行宣傳時,順應主流趨勢,強調仁丹藥方為西醫博士所發明,意在模糊其漢方藥的本質。在售賣兩年之后,仁丹登上了日本家庭用藥銷售榜的第二位。

早在1907年,《順天時報》②就刊登了一份仁丹廣告(圖2),仁丹于1908年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地區。森下仁丹在創設之初就將出口中國定為了主要目標。《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及其附屬條約的簽訂,在政治、經濟乃至國民心態上,為仁丹順利進入中國市場敞開了大門。仁丹在中國的迅速傳播,與其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無孔不入的銷售推廣密不可分。仁丹的商標被中國民眾稱為“翹胡子”,它是長著俾斯麥式的翹起的八字胡,頭戴拿破侖雙角帽,身著禮服,佩戴多枚勛章的男性形象。森下博將其稱為“大禮服”“保健的外交官”,但這一形象更易讓中國人聯想到軍人[6, 7]或紳士[8]。森下博藥房和代理商依托標志性的“大禮服”商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多種新穎的方式推廣仁丹。在《申報》《大公報》《順天時報》等報紙上,常有印有“化食、消毒、排瘴、防疫”為標題的仁丹廣告出現。仁丹自稱“東瀛第一,備急圣藥”,“專治傷暑中寒、水土不服、腹痛吐瀉、卒中昏倒、頭痛目眩、酒醉船暈”[9]。仁丹廣告牌立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街小巷,墻面上也被粉刷上仁丹的商標,華北地區尤為突出。2015年,北京豐臺區長辛店教堂胡同128號院拆遷老房時,墻上露出70多年前遺留的“仁丹”兩字[10]。1938年,《申報》記者賡雅感嘆“從前在華北旅行遺留著的惡劣印象,是華北到處寫有仁丹,味之素,大學眼藥一類仇貨的廣告”[11]。

森下博藥房在上海、天津、武漢等大城市設立多個分公司,并通過“賒銷”的方式委托大量藥房代售,同時依托中國本土的郵局代為郵寄仁丹,增加銷售網的密度。根據日本報紙《草樂新聞》所刊登的“仁丹輸出高推移”(即出口量變遷,表1)可知,1910年仁丹出口總額為451,027日元。據《時報》記載,當年日本向中國出口了價值45萬日元的仁丹[12]。可見,當時中國已經成為了仁丹的主要出口國。有臺灣地區學者指出,1916年仁丹在中國的銷售額就超越了日本本土[13]。

據當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的說法,仁丹在中國的銷售量幾乎等同于其它所有外國藥品在中國銷售量的總和[15]。仁丹的療效并沒有那么顯著,當時美國藥學會所作的化驗分析表明,仁丹“并不含有什么有效成分”,因為“它缺少有效的生物堿”,其成分大都是糖[16]。以現代醫學標準評判,仁丹并沒有20世紀上半葉所宣傳的“沒病強身、百病皆治”的神奇效力,它只是一種未經嚴謹的科學方法所制造出的成藥[17]。雖然仁丹的療效有待商榷,但森下博藥房營銷的能力之強大卻是毋庸置疑的。

仁丹與同時段傳入中國的清涼聞藥寶丹①一起,沖擊了中國傳統聞藥的市場。北京地區傳統聞藥市場萎縮,長春堂因此面臨生存危機。在這場危機中,長春堂對傳統聞藥進行改良,研制出“避瘟散”來抗衡仁丹的沖擊。

二? ? 避瘟散的發明和推廣

避瘟散的前身是長春堂聞藥,由北京游方郎中孫振蘭發明。長春堂始創于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孫振蘭依靠售賣清涼聞藥積累原始資本,1800年于前門大街鮮魚口置店,? 掛牌“長春堂”,形成了前店后廠(自制成藥,加工材料和飲片)的經營方式①。1914年,為抵抗仁丹與寶丹對傳統聞藥的沖擊,時任掌柜的孫三明著手對聞藥進行改良。孫三明是一名火居道士,時常出入道觀廟宇等地,受廟宇中香薰的氣味啟發,嘗試將廟中香條碾碎加入聞藥以改良其氣味,使其聞起來更加高級與優雅,但并未成功。而后孫三明求助于日本川田醫院②華人藥師蔡希良,通過加入麝香、甘油等藥物,解決了直接加入香條后“質粗”的問題,調配出理想效果,避瘟散由此誕生。為節約購香成本,保證避瘟散質量,實現規模化生產,1924年孫三明斥資500銀元,聘請制香工人攜徒弟與配方加入長春堂[18]。自此,孫三明確保了整個生產環節和原料采購都由長春堂負責,提高了品控能力。經孫三明改良過的避瘟散藥方有檀香、香排草、甘松、零陵香、姜黃、公丁香、白芷、玫瑰花、麝香、冰片、薄荷冰、甘油和硃砂,有芳香避穢、通竅止痛的功效,主治傷風頭痛、鼻塞清涕、暑令受熱和暈車暈船[19]。

除創新配方、保證質量外,長春堂在對避瘟散的宣傳上也汲取仁丹的長處。仁丹圖像化的“翹胡子”商標是它在推廣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該商標形象簡單、特征鮮明,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配合筆畫極簡的“仁丹”二字,即使是不識字的人也能很容易記住。學習仁丹的商標設計,結合自身特色,長春堂充分利用孫三明道士的身份,以孫三明的頭像和八卦圖為商標,裝藥的錫盒也是八角形,打造出“道家仙藥”的形象[20], 與仁丹商標的軍人或紳士形象形成鮮明對比。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靈丹仙藥”的傳說盛行于民間,長春堂充分將藥品廣告與道教文化相結合,使避瘟散在傳播中更易被中國民眾所接受。1926年孫三明去世后,其接任者、同為火居道士的內侄張子余為延續孫三明所打造的道士形象,在宣傳活動中身著道士服裝親身上陣,乘坐八抬大轎,前方鑼鼓笙簫作為指引,后方跟隨職員,免費發放避瘟散并宣傳其功效。在銷售方式上,仿照仁丹進行代銷,將避瘟散大量委托給北京的各個鋪面,待藥品賣出后,再以優惠價與鋪面結賬[18]。

20世紀20年代初,長春堂避瘟散年售約三四萬盒,四五年后銷量增至十五六萬盒左右; 30年代,由于霍亂流行期間有人沖服避瘟散使得病情緩解或痊愈,“避瘟散沖服能治虎烈拉(霍亂)”的傳聞在民間傳開,華中、華北和東北各省的避瘟散銷量大增,避瘟散每年都能賣到250萬盒以上,1933年避瘟散的銷量高達400萬盒[21]。長春堂的規模從1914年研制避瘟散之前的3—5人,到1935年發展到了150人左右,同時自設印制說明書、包裝紙和廣告傳單的印刷廠和鑄造八卦藥盒的車間[20],實現了從采購、制藥包裝和銷售上的全流程統籌安排。在銷量擴大, 累積了更多資本后,長春堂亦開始在報紙上為避瘟散刊登廣告。20世紀30年代,在北京有“三伏熱,您別慌,快買聞藥長春堂; 摸進鼻子里通肺腑; 消暑去火保安康”的順口溜流傳[18]。長春堂避瘟散已經融入進了北京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在經營規模的不斷發展與擴大中有了與仁丹在北京地區的一爭之力。

三? ? “文明開化”的外來者與被發明的“傳統”

避瘟散的誕生,源于中國藥商對外來成藥仁丹的反擊。這二者之間的競爭屬于本土成藥與外來成藥之間的競爭,其背后暗藏著避瘟散所立足的中醫知識體系和仁丹所標榜的西醫、“科學”之間的競爭,是本地傳統醫學與殖民醫學之間的較量。仁丹以一種傲慢的姿態進入中國,為了經濟利益,不得不在宣傳上放低姿態,試圖貼近和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但難掩其殖民本質。避瘟散是因民族主義而被發明的新“傳統”中藥,被訴諸了適合當時中國社會的營銷策略。

受日本本土成功的營銷經驗的影響,森下博早期更喜歡在廣告中暗示仁丹與西醫的關聯性。仁丹的發明人三輪德寬是日本醫學名校千葉醫科大學首任校長,在日本屬一流名醫。將“大日本醫學大博士三輪井上兩大家秘方”和“大日本陸海兩軍醫總監保明卓效”字樣編排在廣告的顯眼處, 即是暗示仁丹是由“先進”的西醫所發明,并且得到了奉行西醫的日本軍方的認可。但中國國情不同于日本,這種策略無法討好絕大多數中國民眾。仁丹真正滲透進中國人的生活,反而是因為仁丹在療效和應用場合上與中藥有著相似性。民國時期傳染病流行,除“公共衛生”和“打預防針”外,還誕生了一種“吃藥防疫文化”。“發痧”是民國年間多種流行病癥的合稱,包含了“亞洲霍亂、吐瀉癥(歐洲霍亂)、急性腸胃炎、中暑癥、日射病”[22]等病癥。民國時期現代醫療系統建設不完善、覆蓋面窄,民眾為了應對“發痧”,常常會選擇服用被稱作“痧藥”的成藥[23]。從功效上看仁丹與避瘟散皆屬“痧藥”,且它們在價格上相對低廉,一般民眾在經濟上能夠負擔得起①,同時還有便攜易購的優點。號稱具有“消毒、排瘴、防疫”功效的仁丹搭上了防疫、“治痧癥”的“順風車”,順利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森下博藥房改變廣告策略, 開啟將漫畫和招牌引入廣告之先河(圖3)[24],將治療吐瀉、霍亂等服用仁丹的具體場合體現在廣告之中,同時注重廣告的社會效益,試圖拉近與中國消費者的距離。這樣的仁丹廣告看起來既強調“東瀛神丸”的特殊性,也設身處地將自己融入中國社會生活化的情境里,表現出“為中國而制”的誠意[25]。

隨著時代變遷,20世紀30年代后的仁丹廣告重新將西醫話語推上前臺。仁丹的廣告中屢屢出現“殺菌防疫”[26]“滅菌驅病”[27]“口腔殺菌”[28]“防備人群中的病菌”[29]等西醫話語的宣傳詞,甚至還聲稱添加了“維他命B”[30],這與中國的醫藥環境變遷有關。五四運動以來,知識分子對科學的推崇和對中醫“不科學”的質疑與批評,以及與日本“廢止漢醫”相似的“廢止中醫”運動,使得我國的中醫藥界受到一定打擊,西醫西藥的認可度不斷提升。森下博藥房在仁丹配方沒有進行任何改變的情況下,重新以西醫包裝仁丹,隱晦地討好和吸引對西醫接受度越來越高的中國消費者。

實際上,從地方性知識的角度來理解,中醫、西醫和漢方醫學均屬于不同文化傳統下的醫學體系。仁丹的原型配方“砂仁”是中醫的藥方,制藥基礎源于中國的地方性醫學知識。森下博無形中挪用了這種地方性知識,根據日本漢方醫學加以改造,且為順應西醫在日本和中國的流行之勢,出于討好傾向西醫的消費者,在宣傳中以西醫話語加以包裝,強調西醫博士對仁丹的認可和貢獻,使得仁丹同時披上了三種地方性醫學知識的色彩,成為打入中國市場的“偽裝者”,通過不斷貼近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與用藥需求,在中國的成藥市場獲得了巨大成功。

不僅如此,森下博還將仁丹描述為贈予中國人的恩賜,自我賦予“文明開化者”的優越性。他認為仁丹的制藥原料來源于中國,應當回報中國民眾,但當時中國的衛生狀況糟糕到用語言都無法形容,因此將仁丹這種有益的藥出口到中國,就是一種對中國民眾的報答行為([1],頁55)。追根溯源,森下博的想法來自于近代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1835—1901)的文明史觀的影響。森下博對福澤諭吉的學說有著近乎狂熱的信仰, 15歲的森下博在閱讀福澤諭吉的著作《勸學篇》和《世界國盡》之后受到刺激,決心離開家鄉前往大阪親眼見證福澤筆下“文明”之所在,此后一生森下博都將福澤諭吉的“文明開化”奉為人生信條([1],頁22—23)。然而,福澤諭吉眼中的文明在1880年之后已經成為了對外侵略、弱肉強食的代名詞,他積極鼓吹對外侵略,大力美化甲午戰爭[31]。福澤諭吉將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稱為“文野之戰”,即所謂的謀求文明開化進步者和妨礙文明開化進步者之間的戰爭[32]。顯然,這一文明史觀帶有濃厚的民族沙文主義色彩,是“日本優越論”的體現[33]。作為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日本士兵,在如此“文明”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森下博難免以文明開化者自居,對中國產生了優越感。縱使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森下博不斷將仁丹的形象塑造得更加貼近中國人的生活,但始終暗含著“賜予者”的優越感,如同19世紀法國殖民者在非洲推廣疫苗接種所宣稱的履行文明開化使命一樣([34],頁289),在中國推廣仁丹被森下博有意無意地解釋為來自文明開化者的饋贈和恩典。

比較而言,避瘟散作為一種藥物,是中國人重新發明出來的“傳統”,誕生于中國本地傳統醫學體系,同時又積極吸收了現代醫藥制造與銷售的新方式。誠如有學者所言,非西方國家不是現代醫學所帶來的各種改變的被動接受者([34],頁28)。面對仁丹的入侵,長春堂的兩代掌柜創造性地做出了應對。他們求助于日本醫院藥劑師改良避瘟散質地,即是傳統醫藥尋求新發展的一個良好嘗試。長春堂抵制日本仁丹的思想立足點是民族主義,但抵制仁丹并不意味著他們全盤否定仁丹被包裝成“現代醫藥”的種種策略。相反,他們積極改良配方、改進生產方式、借鑒仁丹的現代營銷方式,在某種意義上是在重新發明本土藥物。在反對殖民醫學的同時,長春堂吸納了現代醫藥制造和營銷的新元素,為自身發展注入了活力。

四? ? 治病救人與侵略戰爭:醫藥與殖民

中國藥商面臨仁丹擠占中國市場,受民族主義影響,在愛國情緒和追求經濟利益的雙重驅動下,根據中醫知識改良或制造出各種成藥以和仁丹對抗。從某種程度可以說,他們對抗的不僅是一種外來成藥,其活動也構成了反對日本殖民勢力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這場競爭當中,長春堂始終將自身與國家、民族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避瘟散的國貨屬性,積極參與抵制日貨運動。1915年,長春堂推出避瘟散。不久, 為反對“二十一條”,北京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日運動,仁丹的銷量大受打擊。據森下博藥房1921年發布的大阪東稅務署公證的數據圖(圖4)顯示,因為“日貨排斥”,1915年仁丹在華銷量從前一年的384,9274日元降至160,1833日元,低于前一年的一半,至1916年“日貨排斥稍緩和”,銷量恢復至210,6743日元。1915年的抵制日貨運動使得仁丹銷量急劇減少,但中國民眾對這類成藥的需求并未減少,避瘟散因此在北京奪回聞藥的部分市場,在初上市時能夠生存下來。1925年的五卅運動爆發,6月10日,北京市民20萬人匯集天安門,召開國民大會,聲援上海工人學生的反帝斗爭[35],張子余身穿道袍,帶領全店一百多名員工全員參與集會,并到天安門和前門一帶免費發放避瘟散[36]。五卅運動是中國反帝運動的又一次高潮,長春堂參與抵制日貨運動,從日商手中奪回中國尤其是北京地區的市場,不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同時在客觀上對阻止日本殖民勢力從我國獲取更多經濟利益也起到了積極作用。1933年,曾與仁丹一起擠占長春堂聞藥市場的寶丹退出中國,但避瘟散與仁丹之間的競爭仍未結束。

面對中國頻頻爆發的反日運動,森下博藥房及其代理商采取了由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施壓以保護仁丹廣告招牌、舉行特賣活動等措施來促進銷量。同時,在中國報紙的廣告宣傳上,森下博藥房也不斷調整仁丹的形象。仁丹剛進入中國時,“大日本醫學大博士三輪井上兩大家秘方”和“大日本陸海兩軍醫總監保明卓效”[9]兩句宣傳語與“大禮服”商標通常捆綁出現在仁丹廣告上。1915年5月之后,隨著因“二十一條”而起的抵制日貨運動愈演愈烈,“大日本陸海兩軍醫總監保明卓效”這句話從廣告中消失,仁丹在宣傳上不再與日本軍方聯系在一起,以避免中國消費者對其產生抵觸情緒。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前,我國很多地方流傳著“日本人賣仁丹——沒安好心”的歇后語([38],頁221)。為了與避瘟散競爭,日商采取了多種手段。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商人采用了低價售賣仁丹的策略,甚至于為“收買人心”而時不時地“舍藥”和白送。這種廉價出售和白送的行為目的在于收買中國人,制造虛假的文明環境,借以鼓吹“大東亞共榮”“日華親善”等侵略概念([38],頁222)。仁丹在中國的宣傳,雖然力求與中國人的生活貼近,但仍然難掩其外來資本和殖民者的本質。

仁丹與避瘟散之間的上述商業和文化上的競爭尚屬溫和,在殖民戰爭的背景下,二者的較量不可避免地披上了更加殘酷的色彩,最終因國家力量的介入而落下帷幕。梁啟超在批評對亞當·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觀點時,曾指出外國企業在國際競爭中一般都有國力作為后盾,因而沒有任何的國內私人企業能抵擋來自他們的競爭,這一事實是中國企業與外國人在競爭當中總是失利的主要原因[39]。20世紀初梁啟超的這一認識,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始終適用于中日雙方企業在中國的競爭。實際上,對于仁丹與避瘟散之間的競爭而言,不只是國力的比拼,更涉及到直接的軍事打壓。日本于1931年發動的長達14年之久的侵華戰爭,對避瘟散與仁丹之間的競爭影響巨大。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軍占領北平。期間日本殖民勢力通過限制銷售和暴力活動直接打擊避瘟散的銷售和生產。日本侵略者禁止避瘟散通過郵局向各省市郵寄,長春堂的生產銷售量銳減,由每年250萬盒降到64萬盒。更有甚者,日本憲兵隊長綁架了長春堂掌柜張子余,強迫長春堂以200兩黃金贖身,不然性命難保,長春堂照數付款,張子余才得釋放。時隔不久,1942年9月19日晨9時許,長春堂制藥社發生了驚天大火[40]。這場火災使得長春堂損失80余萬元,賠償被火災殃及的近鄰共20多萬元,總損失在百萬元以上①。銷路受阻,贖金和火災造成的巨額經濟損失使得避瘟散在競爭中處于絕對劣勢,失去了與仁丹的競爭能力。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長春堂才逐漸從戰爭的打擊之下緩和過來。此時由于生產仁丹的工廠在美軍空襲中被燒毀,原料進口被斷絕,海外店全部被關閉和接收,森下仁丹最終失去了占仁丹近六成市場的中國大陸市場([1],頁109—111)。避瘟散與仁丹之間的競爭,并沒有最后的勝利者,前者敗于日本殖民者的壓迫之下,后者隨著日本的戰敗一同被毀滅。

避瘟散與仁丹之間的競爭,受到政治、文化和軍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日本殖民勢力是仁丹在與中國本土藥品競爭時的“幫兇”,森下仁丹也從不忘與日本軍方進行“互動”來獲取更多的支持。1931年11月,日軍在天津與中方保安隊爆發沖突,日軍以天津仁丹公司的屋頂為據點架設機槍,對中國軍民進行掃射[41]。日軍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后,森下仁丹株式會社②積極向日本軍方捐錢捐物。1938年10月,森下博之女節約其母喪葬費一萬日元,分別捐給日本第四師團和大阪地方海軍人事部各5000日元③以“體恤士兵”[42]。1938年12月,森下仁丹株式會社向日本全國的15所學校捐贈了15架滑翔機,捐贈儀式在大阪城東練兵場舉行,多名政府和軍方代表參加了儀式[43]。1942年10月8號,森下博向大阪師團司令部和大阪地方海軍人事部分期捐款了共150萬日元的軍用機械費,獻金原因是“為了感謝日本政府為仁丹繼續向東南亞推廣提供了便利”,同時也是森下為了“表達對大東亞戰爭的戰果的感激”[44]。

仁丹的存在對于中國人而言,不僅是一種能夠治療多種雜病的成藥,還是日本殖民勢力在中國的象征之一。避瘟散和仁丹均為藥品,其存在的意義原本是治愈中國人“得病的身體”。在晚清民國這一特殊時期,得病的身體作為一種文化的隱喻載體,內涵和邊界日益擴大,甚至暗喻著中國疆界被頻繁侵害[45]。不健康的國民是個體,被侵略的國家是整體。對于抵制仁丹的中國人而言,來自日本的醫藥始終擺脫不了其殖民幫兇的角色,“患病的整體”只會被殖民勢力所傷害,而不可能得到治愈。仁丹與避瘟散的競爭逐漸從科學性、商業運作模式、文化策略到直接的軍事打壓,早已超越了純粹的醫學、技術、藥品與商業競爭的范圍,顯示了政治、文化和戰爭的深刻影響。

五? ? 結語

民國時期,為抵御外來成藥仁丹的入侵,長春堂對傳統聞藥進行改良與創新,吸收現代醫藥的元素重新“發明”了避瘟散,與仁丹競爭并奪回市場。仁丹見風使舵,塑造不同的形象以迎合中國消費者,并在殖民勢力的幫助下挽回頹勢,擊敗北京地區的對手避瘟散,但最終也因為日本殖民戰爭的失敗而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

仁丹在與避瘟散的競爭中能立于不敗之地,甚至一度擊垮避瘟散,源于其所具有的殖民性。無論是有意以西醫話語包裹漢方藥的本質,還是強調以“文明開化使者”的身份報答患病的中國人,仁丹始終無法抹除其作為日本殖民勢力組成部分的事實。避瘟散的自我改造與重新發明,以及采取種種策略搶占市場,同樣與抵御外辱、挽救危亡的民族主義密不可分。概言之,避瘟散與仁丹之間的競爭表明,制藥業的發展和藥品之間的競爭受到政治、文化和軍事等多方面的影響;醫藥的傳播不只是醫學知識及其治療藥物的傳播,也不單純是生產企業之間的商業競爭,它往往與更大范圍內的政治、軍事、文化等因素融為一體。在此案例中,仁丹顯然構成了日本殖民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森下仁丹社史編輯委員會編. 森下仁丹80年史[M]. 大阪: 森下仁丹株式會社, 1974. 6.

[2]郭欣妮. 日治時期臺灣之家庭常備藥: 以仁丹、中將湯及龍角散為例[D]. 高雄師范大學, 2016. 20.

[3]鈴木昶. 日本の伝承薬(55)仁丹——大宣伝が語り草に[J]. 漢方療法, 5(8) (通號 56) , 2001. 11.

[4]潘桂娟, 樊正倫編著. 日本漢方醫學[M]. 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1994.

[5]仁丹廣告[N]. 順天時報, 1907-11-20.

[6]夏畏. 蘇州車站上的仁丹胡子[N]. 小日報, 1928-07-25.

[7]徐洪福. 胡子[N]. 申報, 1949-09-09: 12.

[8]新京報編. 北京地理 傳世字號 民生[M]. 北京: 中國旅游出版社, 2007. 52—59.

[9]仁丹廣告[N]. 新聞報, 1909-06-02.

[10]老墻留日本“仁丹”廣告 被遮一半[N]. 法制晚報, 2015-07-30.

[11]廣西人力上的大貢獻[N]. 申報香港版, 1938-12-15: 8.

[12]日本運華藥丸計仁丹一項去年共收入日金四十五萬元[N]. 時報, 1911-09-12.

[13]姚村雄, 陳俊宏, 邱上嘉, 俞佩君. 日治時期“仁丹”藥品報紙廣告設計比較研究[J]. 科技學刊(人文社會類), 2008, 17: 50—72.

[14]仁丹輸出高推移[N]. 艸楽新聞, 1914-08-01.

[15] Thomas Sammons(Consul general) United States. Bureau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Commerce. Proprietary Medicine and Ointment Trade in China[J]. Special Consular Reports, 1917, 76.

[16]高家龍著. 中華藥商 中國和東南亞的消費文化[M]. 褚艷紅, 呂杰, 吳原先譯.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3. 48—49.

[17]官生華. 仁丹與征露丸[J]. 臺灣醫界, 2009, 52(1): 47—48.

[18]張建安. 道骨仙風“避瘟散”——百年老店長春堂[J]. 中國中小企業, 2010, (1): 70—71.

[19]全國中成藥處方集[M].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62. 182—183.

[20]傅立民, 賀名侖主編. 中國商業文化大辭典[M]. 北京: 中國發展出版社, 1994. 1634—1635.

[21]避瘟散使長春堂揚名[N]. 中國中醫藥報, 2012-07-23.

[22]醫師吳羽白. 發痧是什么病[N]. 申報, 1923-08-07: 19.

[23]皮國立. 中西醫學話語與近代商業: 以《申報》上的“痧藥水”為例[J]. 學術月刊, 2013, (1): 149—164.

[24]仁丹廣告[N]. 新聞報,1910-08-31.

[25]日本關西大學文化交涉學教育研究中心, 出版博物館編. 印刷出版與知識環流 十六世紀以后的東亞[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264—276.

[26]仁丹廣告[N]. 申報, 1936-08-06: 10.

[27]仁丹廣告[N]. 申報, 1937-03-18: 19.

[28]仁丹廣告[N]. 申報, 1937-05-10: 6.

[29]仁丹廣告[N]. 新聞報, 1936-05-09: 10.

[30]仁丹廣告[N]. 申報, 1937-03-07: 8.

[31]臧世俊. 福澤諭吉的中國觀[J]. 日本學刊, 1995, (1): 102—114.

[32]福澤諭吉. 日清戰爭是文明與野蠻的戰爭. 福澤全集續 第四卷[M]. 東京: 巖波書店, 1933. 170—171.

[33]崔新京. 福澤諭吉“文明史觀”的雙重透析[J]. 日本研究, 1990, (3): 74—77.

[34]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醫療與帝國 從全球史看現代醫學的誕生[M]. 李尚仁譯. 左岸文化, 2019.

[35]曹子西主編. 習五一, 鄧亦兵撰. 北京通史 第9卷[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2. 26.

[36]王行健編著. 中國商道 從胡雪巖到李嘉誠[M]. 廣州: 新世紀出版社, 2006. 94—96.

[37]井出文紀. 森下仁丹の町名表示板広告と「告益世」[J].商経學叢. 2017, 64(2): 247—276.

[38]燕山客著. 中華商道[M].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5.

[39]張灝編.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 1890—1907[M]. 劉東著, 崔志海, 葛夫平譯.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4. 192.

[40]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北京志·衛生卷·衛生志[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 302—303.

[41]日軍壓迫下津保安隊撤退[N].申報,1931-11-30: 9.

[42]明治大正昭和新聞研究會. 森下仁丹株式會社社長森下博氏令嬢、陸海軍へ一萬円獻金[M]. 東京: 新聞資料出版社, 1991. 17.

[43]明治大正昭和新聞研究會. グライダー“仁丹號”贈呈式[M]. 東京: 新聞資料出版社, 1990. 755.

[44]明治大正昭和新聞研究會. 森下仁丹社贈五十萬円獻金[M]. 東京: 新聞資料出版社, 1994. 73.

[45]楊念群著. 再造“病人”中西醫沖突下的空間政治 1832—1985[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成年人片|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99久视频|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网|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区在线|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日韩欧美91| 亚洲成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啪啪一区| a毛片在线|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yxsp| www.youjizz.com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高清视频一区|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久久 午夜福利 张柏芝|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午夜国产小视频|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久久青草热| 色AV色 综合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123欧美字幕|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婷婷六月综合网| 69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 www.狠狠| av在线5g无码天天|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啪啪视频免码|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亚洲永久视频|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高清久久精品亚洲日韩Av| 国产91成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高清无码免费| 九九热在线视频|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伊人|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在线欧美|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久久精品丝袜|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