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身為杭州步兵第一師政治部主任的吳惠芳脫下軍裝,回家鄉永聯任職。同年10 月,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吳惠芳立下“要讓農民過上好日子,讓永聯盡快實現基本現代化”的誓言,提出新農村建設“六化”“四美”標準,繪制出現代化鄉村建設的“永聯地圖”。
2006 年,國土資源部開展“城鄉建設用地指標增減掛鉤”試點,他抓住120 畝建設用地指標,投資15 億元建設600 畝集中居住區——永聯小鎮,配套醫院、農貿市場、商業街等現代化公共設施,3600 多戶農民實現集中居住。隨后,2000 多人進入永鋼集團工作。但受學歷、年齡等限制,還有一半農民無法入企。吳惠芳建設50 畝農民創業園,以每年每平方米40 元價格租給農民創業,并成立勞務公司和勞務合作社,將永鋼集團保潔、保綠、保安等崗位剝離出來,把企業勞務支出變成永聯低技能村民的勞務收入。同時,建起500 畝江南農耕文化園,發展鄉村旅游,讓農民充分就業。
農民生活改變了,行為方式卻沒有變。為培育鄉風文明,吳惠芳改變原1000 元文明家庭獎捆綁考核方式,將其變為福利,用掛牌榮譽約束居民行為;成立社會文明建設聯合會,建設小學、文化中心、戲樓,創建首個村級學校管弦樂隊,組織村民看世博,邀請知名演出團體來村表演,不斷提升村民文明素養。
伴隨城鎮化的深入,外地車輛超速闖紅燈、商販隨處擺攤等鄉村治理矛盾不斷涌現。在吳惠芳的努力下,2009 年,上級政府在永聯村成立社會事務管理協調領導小組,把公共管理、服務延伸到農村,永合社區、永聯村經濟合作社隨之成立。通過經濟合作社、永合社區、景區協調辦三個治理主體各司其職,黨建引領、區域協同、群眾參與、依法管理,書寫出鄉村治理的“永聯答卷”。

吳惠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常務副總裁。扎根永聯15 年,他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構建鄉村治理新模式,破解城鎮化條件下鄉村治理眾多難題。先后榮獲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突出貢獻人物、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最美復轉軍人、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突出貢獻獎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