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燕
蘇州高新區緊扣發展脈搏,抓住主題教育契機,堅持問題導向,推進整改落實,讓一串串枯燥的數據“開口說話”,生動講述主題教育的細節、成效,以實際行動答好“蘇州發展三問”。



2019年前三季度全區實際利用外資5.3 億美元,完成“散亂污”企業(作坊)整治1873 家,積極推進19 家農貿市場檢測溯源設施升級改造工作……一個個數據的背后,是蘇州高新區在主題教育中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實際難題的真切成效。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蘇州高新區把為基層為群眾為企業排憂解難作為抓手,在真心實意優服務、千方百計解難題中體現主題教育的實效。”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區長吳新明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全區推進解決重點難點問題169 個,落實惠民助企實事113 件,推進特色創新工作101 項。
“主題教育期間,我們要求各參加單位樹立鮮明問題導向,解決一批表現最突出的、能夠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逐項整改見效。”蘇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張國暢表示。
為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019 年年初以來,蘇州高新區開展“四不兩直”暗查暗訪,檢查企業(場所)8347 家次,督促整改相關問題64 個。針對區內危化品、涉爆粉塵、涉氨制冷企業工藝流程復雜、風險辨識專業性強的特點,專門聘請中化協、中鋼武漢安環院等權威專業機構開展深度執法檢查和本質安全度診斷,依法責令停業停產19 家,事前立案處罰7 家。同時,利用物聯網信息技術構建化工、工貿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全面提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蘇州高新區以“項目突破年”為抓手,堅持“科技引領、招商引資、項目為王、優化服務”,去年前三季度實際利用外資5.3 億美元,同比增長40.27%,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1.89%。新設外資項目37 個,新增合同外資4.28 億美元。大項目支撐作用凸顯,超千萬美元項目12 個。同時,突出對日招商新定位、對日服務新舉措,做強做優“日資高地”品牌。針對百姓關心的環境問題,蘇州高新區印發了《2018-2019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前三季度共完成“散亂污”企業(作坊)整治1873 家。
主題教育期間,高新區黨政班子示范先行,聚焦中心工作,帶頭解決重點難點問題31 個,形成高質量調研成果16 個。區主題教育參加單位梳理確定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138 個,涉及安全生產、教育公平、人居環境整治等各個方面。
“改造后的農貿市場,環境更好了,每天檢測,安全性更有保障,讓百姓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前來楓津農貿市場買菜的陳阿姨說。蘇州高新區積極推進19 家農貿市場檢測溯源設施升級改造工作,首批已完成15 家。同時,加大食品抽檢力度,對900 余家食品生產經營者實施第三方食品安全評估實事項目,對轄區內學校食堂、企業食堂、餐飲集中區的日常監管檢查覆蓋率達100%。
“我們要求主題教育各參加單位突出主題教育的實踐性,立足工作實際,收集摸準群眾和企業的困難訴求,著力解決民生‘痛點’、破解轉型升級‘瓶頸’、疏通政策‘堵點’,把‘用戶思維、客戶理念’融入工作全鏈條,提高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張國暢表示。
蘇州高新區對居住環境進行集中升級改造。轄區內蘇州科技城(東渚街道)、滸墅關經開區、滸墅關鎮、通安鎮等板塊均啟動老舊動遷小區改造工作。“這里曾經人車混流,商業街與居民樓無隔斷,樓與樓之間特別空曠,改造后真是舊貌換新顏。”居住在滸墅關經開區陽山花苑的居民劉阿姨表示。
為了更好地解決企業用工難題,蘇州高新區全面落實社會保險降費、事業保險穩崗返還、企業內訓補貼等政策,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同時,召開公益性專場招聘會、開展校園招聘活動以拓展企業用工渠道。預計一年將為企業減少社保費用10.6 億元。目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金額達4094.22 萬元,涉及企業856 家。舉辦“春風行動”專場招聘40場,為近3 萬名求職者提供免費就業創業服務。舉辦“民企招聘”6場,提供崗位7177 個,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7 場專題招聘會共提供崗位近4000個。
為優化區域營商環境,蘇州高新區創新工作方式,將民生實事辦到百姓心坎上,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沒想到,原本需要20個工作日的法定審批時間當天就拿到了許可證。”南京大學蘇州校區項目辦事人在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時對該區行政審批局的服務連聲稱贊。
“蘇州高新區創新采用‘三結合’方式,把主題教育與創新行政審批機制相結合,精準服務,加快審批速度;把主題教育與優化政務服務模式相結合,將部分項目由‘承諾件’變‘即辦件’;把主題教育與商事制度改革相結合,踐行‘一次辦、承諾辦、優先辦、幫代辦’,著力提升企業和群眾便捷辦事的體驗感、獲得感和滿意度。”蘇州高新區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沈宇亮表示。
為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蘇州高新區創新推出“初心貸”產品,以信用擔保的方式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低利率的貸款支持。蘇州佳祺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檢測設備的制造和研發,和所有初創型企業一樣,擁有自主研發技術,但缺少資金。在了解相關情況后,蘇高新金控旗下企業對其給予“初心貸”支持。
圍繞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楓橋街道研發線上集政務服務、便民服務、生活服務、社區服務于一體的“住楓橋App”,有效實現智慧化手段、基層社會治理與服務相融合。“在‘住楓橋App’上,我們可以真實地反映問題,作為新蘇州人,我覺得很幸福。”轄區居民對此贊不絕口。
“我們通過開展特色創新工作,找準工作的結合點、創新點和突破點,用實際行動回答好‘江蘇發展三問’,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走在最前列。”蘇州高新區工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周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