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雨,王 將
(武漢工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育部綠色化工過程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205)
酚類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由于其毒性大且在環境中存在持久性長,我國環保部門和美國國家環保署將其列為優先污染物。活性炭化學穩定性好,是最常用的吸附劑之一[2,3]。實驗表明,對氯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受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孔結構分布和表面官能團的影響[4]。本實驗以細菌纖維素為前驅體通過氨氣活化制備新型活性炭,研究其對對氯苯酚的吸附特性。
材料:細菌纖維素膜,海南椰國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對氯苯酚(p-CP)、活性炭、氯化鈉、氯化鈣、鹽酸和氫氧化鈉從國藥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購買。
設備: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Cary 60,安捷倫),SHA-CA型水浴恒溫振蕩器(蘇珀儀器),管式電阻爐(OTF-1200X-60,合肥科晶),酸度計(pHS22,上海雷磁)。
1.2.1 吸附劑準備
細菌纖維素(BC)冷凍干燥后,氮氣保護下管式爐中850℃碳化30min,制備的樣品命名為Carb-BC,氨氣氛圍下保溫30min,制備的樣品命名為Act-BC。以商業活性炭(CAC) 作為對照。
1.2.2 納米活性炭表征
通過氮氣吸附脫附測試(BET)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樣品進行表征。
取一系列樣品瓶,分別加入相同量的吸附劑和10mL不同濃度的模擬廢水。每種吸附劑的吸附等溫線實驗均設置10種不同的初始濃度(C0),每個濃度水平下均設置平行樣品和空白對照。將所有試劑瓶在25℃水浴恒溫振蕩器上以150r/min震蕩600min,達到吸附平衡后,過濾并通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濾液的吸光度,計算吸附劑的單位吸附量和去除率。
溶液的pH會對吸附劑表面官能團、吸附質的電離水平有較大影響[5]。由圖1可知,當pH≤8時,隨著pH值不斷增大,Act-BC對p-CP的吸附容量不斷增加;當pH>8時,隨著pH值增加,吸附容量急劇下降。

圖1 不同pH對吸附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pH on adsorption
公式(1) 和公式(2) 分別顯示了兩種常見的等溫吸附模型Freundlich和Langmuir。Langmuir模型至少具有四種不同的線性形式[6],采用擬合相關性最佳的線性形式來確定相關系數。


圖2 (a)Langmuir模型擬合 (b)Act-BC掃描電鏡圖Fig.2 (a)Langmuir model fitting and (b)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 of Act-BC

其中KL和qmax分別是與吸附能有關的常數 (L/mg)和最大單層吸附容量 (mg/g),KF和n分別是與吸附容量有關的常數 (mg1-nLn/g)和吸附能異質性相關常數。
Langmuir模型擬合圖比Freundlich模型擬合圖更接近實驗數據,Langmuir模型擬合的R2值都接近或高于0.990(如圖2),這表明Langmuir模型更適合。表1列出Langmuir方程式計算出的最大理論平衡吸附量(qmax)的順序為Act-BC>CAC>Carb-BC,Act-BC的理論最大平衡吸附容量可以達到251.2 mg/g。Carb-BC經過氨氣活化后對p-CP的吸附能力增強,從孔結構表征(表1)可以看到Act-BC的比表面積和總孔容要優于Carb-BC。雖然CAC的比表面積要大于Act-BC,但是對p-CP的吸附效果要弱于Act-BC,這可能歸因于CAC以微孔為主,雖然孔隙發達但是孔利用率較低,吸附質難以到達微孔,而Act-BC介孔比要大于CAC且三維結構吸附質易到達較淺的微孔,孔隙利用率高。

表1 吸附劑比表面積及孔結構參數和等溫線擬合參數Table 1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of adsorbent and Isotherm fitting parameters
1)氨氣活化細菌纖維素制備的納米活性炭(Act-BC)呈網狀結構,具有多級孔結構,對水中對氯苯酚的吸附量高達251.2 mg/g,高于市面上傳統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應用潛力。
2)經氨氣活化后,Act-BC存在較多微孔但總體上介孔比仍然高于CAC,雖然CAC比表面積較大但是吸附容量較低,歸因于CAC以微孔為主,孔結構利用效率低,而Act-BC纖維直徑較細且呈纖維網狀多級孔分布,使得吸附質分子更容易到達孔內表面,孔路徑變短從而提高了吸附容量。
3) Langmuir等溫線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吸附過程,該過程為均勻吸附表面上的單分子層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