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斌,李 芳
(麗江民族中等專業學校,云南 麗江 674100)
用于化學實驗的液體量器種類眾多,每種又有眾多規格。因實驗目的的不同,選用哪種量器更理想,這是經常碰到的問題。在眾多教科書中,往往直接介紹某液體用某量器量取,而未說明該液體須用該量器的原因[1]。本文就經常碰到的這一具體困難提出解決辦法。
操作員在讀數時產生的主觀誤差,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現假定操作員為同一人,不考慮操作員各次目測間的微小出入,分析可能產生的誤差:
假定操作員目測讀數為h1,真實讀數為h2;量器刻度線內為圓柱體,設圓柱體的內半徑為r,則目測體積πr2h1,真實體積為πr2h2。
根據:絕對誤差(E) =測定結果(X) -真實值(XT),即:

令:(h1-h2)為Δh,則E=±πr2Δh,令同一分析員的Δh視為一定值。

設某量器的半徑為r,兩次測量體積分別為V1、V2,令 V1 兩次測量相對誤差之比 即:同一量器量取不同的操作液時,在該量器的測量容量之內,所量體積越大,相對誤差越小。 設兩類量器的半徑分別為r1、r2,令r1 兩次測量相對誤差之比 即:不同類型規格的量器測相同體積時,量器的半徑越小,相對誤差越小,反之亦然。 哈爾濱量具刃具廠生產 (25一1000106)型。 1) 量 筒 : 1000mL, 500mL, 250mL,100mL,50mL,10mL。船牌,重慶產。 2) 吸量管:10mL,5mL。天331EXB天津產。 3)移液管:25mL,10mL一等,上海產。 4)酸式滴定管:50mL,25mL。鄭儀。 1)液體量器內徑大于10mm時,測出量器中部刻度平面上互為垂直的內徑值,求出平均內半徑。2)液體量器內徑小于10mm時,測出量器中部刻度平面上互為垂直的外徑值,測出量器壁厚,求出平均半徑。 現將測出的各量器數據列表1,表2。 表1 各種量器測出數據 表2 量器半徑與誤差之間的關系 1)由表2可得:同類不同規格的量器,量器規格越大,絕對誤差越大;而相對誤差則為;量器規格越小,相對誤差越大。 2)不同類型同規格量器,絕對誤差大小順序為:量筒>滴定管>吸量管>移液管。 從量器自身所造成的誤差來看,在使用中,應當根據使用項目的不同要求,選用操作次數最少,絕對誤差最小的量器。從相對誤差來看,在操作液的量一定時,以選所量操作液的體積最接近量器最大容量的量器為好。 誤差的大小確實是評價選用量器是否正確的主要依據。但在具體實踐中,還應考慮量器的特點和使用范圍,考慮實驗對準確度要求的大小,考慮操作液的性質、用途以及操作是否簡便等諸多因素。只有根據不同的實驗目的和實驗要求,綜合分析各種因素,估計他們對實驗可能產生的影響及影響程度,才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真正到達正確選用量器的目的。 例1某滴定預計消耗酸性無色滴定劑41mL,應選用( )。 A、50 mL酸式滴定管 B、25mL酸式滴定管 C、50mL藍帶酸式滴定管 D、50mL堿式滴定管 [正確答案]A [解析]選50mL酸式滴定管一次操作就能完成,其極值絕對誤差為:88.54Δh;選25mL酸式滴定管兩次操作才能完成,其極值絕對誤差極值誤差比選A大1.47倍;C為有色操作液用;D為堿性溶液使用。 例2移取10.00 mL某被測液,應選( )。 A、10mL量筒 B、10 mL量杯 C、10mL移液管 D、10 mL吸量管 [正確答案]C [解析]因極值絕對誤差最小,A為140.95Δh,B 比 A 還大,C 為 13.32Δh,D 為47.76Δh。 例3需20~30mL蒸餾水溶解0.4527g,鄰苯=甲酸氫鉀,選用( )。 A、10mL量筒 B、25 mL量筒 C、50 mL量杯 D、100 mL量筒 [正確答案]選B、C、D均可 [解析]因量取的操作液是一定范圍內的,對誤差大小無要求,操作方便是主要需要考慮的問題,甚至到熟練階段只需估計著加人蒸餾水。 例4平行移取4份3.0mL某試液,選用( )。 A、3 mL移液管 B、5mL吸量管 C、10mL吸量管 D、15 mL吸量管 [正確答案]選D [解析]幾種量器的精度都能滿足操作液精度要求,因體積準確度要求不是太高,主要考慮操作簡便。
1.3 不同類型規格量器測相等體積操作液時的相對誤差

2 各類不同規格量器半徑量取
2.1 游標卡尺
2.2 液體量器
2.3 量取方法


2.4 結果
4 正確選用量器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