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英, 郭聯輝
1.會理縣楊家壩鄉農牧站,四川會理 615131;2.會理縣竹箐鄉農牧站,四川會理 615131
疾病已成為決定養豬效益的一個關鍵性因素,生物安全問題涉及到人與動物的生存與健康,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必須做好生物安全,才能保證養殖成功。
引種是改善豬場生豬品種,優化豬場生豬產品質量的重要措施,為更好的促進豬場的可持續發展,引種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引種不科學,也將會引發諸多安全問題,如引種過于頻繁、引種地發生過大型疫情等,這些都將會提高疫病風險,增加疫病防控難度。基于這樣的原因,筆者認為在豬場引種工作開展期間,必須要慎重。
首先,要做好引種調查工作,明確自家豬場有哪些品種的生豬,未來一段時間內準備培育哪些新品種,明確引種的類型數量。與此同時,還要做好被引種地區的生豬品種、生長情況以及各類疫情流行情況,避免將曾經發生過重大疫情地區的生豬品種引入到了豬場內。
其次,在引種時,各項工作的開展要符合政府規定的政策目標等,要做好各項檢疫工作,其主要包含從引種地離開之前的檢查,以及進入到自家豬場的免疫檢查。因為,實際養殖期間,引種區域距離可能相隔比較遠,這樣勢必要進行長途運輸,運輸期間管理不當,可能會導致種豬感染病毒。所以說要執行好入豬場的檢疫工作。
最后,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在對引進種豬進行檢測,確定其沒有疾病或者是病菌后,要盡早安排為種豬接種疫苗,保證其健康成長。
此外,豬場內引進的種豬必須要單獨飼養,不能隨意的將其與豬場內原有的生豬混合飼養,在準備混群之前,可以先將自家豬場內的1頭豬放入到引種豬群中,飼養觀察1~2 d之后,如果豬群整體沒有任何異常,才能進行混群飼養。
病菌是導致生豬患病的重要原因,而各種病菌都屬于微生物,這些微生物用肉眼是無法感知到的,如果豬場內人員進出隨意,可能就會將一些病菌帶入到豬場內,因此影響生豬的健康生長和發育,可能會使得潛藏的疫病爆發。基于這樣的原因,為了更好的保證豬場生物安全,筆者認為在生豬養殖期間,還需控制好豬場的人員進出,對于外來訪客,如無必要,一律謝絕,否則就需要現場登記,在進入豬場前,則需要穿上無菌服飾,避免將病菌帶入到養殖場內。其次,還需加強對豬場內部人員的管理,負責不同養殖區域飼養管理的工作人員,不得隨意混區,防止病菌傳播。定期開展培訓活動,提高養殖人員的思想認識,使他們懂得從內心深處到規范操作的重要性,日常養殖工作開展期間,不斷的改善自身養殖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在疫病高發季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對豬場進行一次全面的消毒處理,通過多種消毒措施,有效的控制疫病,防治細菌的滋生,切斷傳播途徑。
當前,規模化豬場內的飼料多是集中采買的,采買源頭相對來說比較固定,這種采買方式有利也有弊,一方面這種采買方式更加的快捷高效、省時省力,另外一方面,如果這些飼料存在有質量問題,那么豬場中所有食用這些飼料的生豬都將會受到影響。因此,筆者認為還需進一步加強飼料管理,首先在選購飼料時,要結合豬場內養殖生豬數量,制定收購和采購標準,控制好質量關口,加強對飼料質量檢驗,一旦發現有霉變飼料,不予收購。
其次,采購回來的飼料要結合其作用特點,選擇合適的場所放置,如有的飼料不能受陽光暴曬,有的飼料需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針對這些問題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避免飼料受潮或者是霉變。此外,飼料擱置時間不宜太長,以3~6個月為宜。購買的成品飼料儲存時間嚴格按照標簽上的要求,保證在保質期內。
豬場內除了生豬以外,還有許多保證生豬健康生長的輔助工具,針對這些工具在使用時也需加強管理。所有生產工具一旦進入到豬場之后,一律不得外借,避免被細菌感染,從外部采購的各類生產工具,則必須要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方可正式的投入使用。豬場內的各項工具還需避免混用,比如說,食槽和水盆必須要分開使用。此外,在給豬場內生豬注射完疫苗之后,所有針頭和空藥瓶不能隨意的丟棄,必須要焚燒或者是深埋處理。
豬場內必須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消毒和免疫程序,要定期對豬場進行系統性的消毒,避免細菌滋生,保證豬場環境潔凈。借助多種措施,促使豬群的抗體水平不斷提高,為生豬的健康生長保駕護航。
總之,有效的豬場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更好的保護生豬健康,促使其健康生長,進而有效的提高豬場產品質量,推動生豬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生豬養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