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宇,楊春宇
通榆縣畜牧總站,吉林通榆 137200
牛呼吸道疾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多發于年齡較小的4~6月齡的犢牛。它是養牛業重點防治的傳染病之一。這種病在牛群中極易傳播,發病率高,在短時間內就可給養殖戶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養殖戶在牛呼吸道疾病多發季節總是會制定嚴格的防控措施,降低該病的發生率,保證牛的養殖質量。
牛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種病原引起的一系列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的總稱。本病多發于氣溫不穩定的季節,且多發于免疫力較差的犢牛。牛在患病初期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隨著病情發展,牛會出現呼吸不順暢、呼吸頻率加大、鼻鏡干燥、鼻孔處有大量不明分泌物等癥狀。到疾病的中后期,牛會變得沒有精神,經常待在角落中不動。后期還可能會出現發熱、不進食等現象,并伴有頑固性咳嗽。
這種疾病是由多種病原體引發的,發病的原因也有很多種:比如天氣多變,或者牛養殖密度過大,造成細菌滋生。很多犢牛會首先患上這種疾病,然后傳染給成牛,最終造成牛大面積染上該病,免疫力下降,誘發其他疾病[1]。
牛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多是由于細菌的滋生。一方面,養殖戶要定期打掃牛圈,保持牛場的干燥和清潔,定期為牛場消毒,不給細菌生長繁衍的機會。還要對牛的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和再利用,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還有利于養殖業的科學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養殖戶要重視牛場溫度的調節和牛飼料的選擇。牛呼吸道疾病多發于溫度變化較大的惡劣天氣中,一旦遇到這樣的天氣,就要對牛場溫度進行調控,讓牛場保持著最適合牛生存的溫度。而想要增強牛的免疫力,牛飼料的選擇也是很關鍵的,科學合理配制的牛飼料可以提高牛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率。養殖戶要從上述幾個方面來開展牛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工作[2]。
想要治療牛呼吸道疾病,首先,要對牛進行葡萄糖生理鹽水的注射,為牛補充能量和牛身體所需的電解質,之后再進行氨茶堿和鹽酸麻黃素液的肌肉注射,肌肉注射要每隔4 h進行一次,連續治療2 d,就會獲得顯著的效果[3]。
除了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之外,養殖戶還要對病牛進行隔離,避免大面積的傳染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每天都要對病牛的圈舍進行消毒,因為病牛可能會因為免疫力下降而患上其他致命的疾病。對于治療失敗而死亡的牛的尸體,一定要妥善處理,必要時對牛的尸體進行焚燒,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此外,要做好養殖場的清理和消毒工作。養殖戶還要對牛群進行定期檢疫,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復發。
總而言之,牛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可防可控,只要養殖戶做好防護工作。如果牛場中的牛患上了呼吸道疾病,養殖戶就要冷靜地進行科學的治療和防護,找出致病因素,解決存在的隱患,避免二次傳染的發生,從而將經濟損失降到最小,保證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