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彬
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畜牧獸醫局白諸鎮畜牧獸醫站,廣東肇慶 526117
現階段,我國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實踐效果不甚理想,存在基層配合度低、設施條件差等突出問題,既不利于養殖戶生產效益的有效保障,也不利于我國畜牧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據此,我們有必要對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重點與問題展開討論。
各類動物疾病的有效應對,是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核心任務,同時也是各級畜牧防疫機構的建立基礎。在實際的工作當中,相關人員除了需要注重動物疾病的治療以外,還應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構建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動物防疫管理體系,從而實現動物疾病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化、全面化控制。
在動物疾病發生前,相關人員一方面要做好疾病處理與科學養殖的知識宣傳,從意識、文化上“武裝”養殖戶的頭腦,提高養殖戶對動物疾病的重視程度與防護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實施全面的疾病預防措施,如協同養殖戶接種動物疫苗、在養殖區域內布置防蟲誘蟲設施、加強轄區內養殖環境消毒管理等,以此降低動物疾病的發生率;在疾病發生時,相關人員要配合養殖戶對患病動物進行針對治療,做到專病專治、專藥專用,以實現最佳的疾病處理效果,促進患病動物身體健康的快速恢復;在疾病發生后,相關人員還需引導和幫助養殖戶做好患病動物、病死動物的隔離、掩埋等處理工作,并要求養殖戶及時進行養殖環境的針對性消毒通風工作,進而將疾病影響限制在小范圍內,避免暴發性病害的形成[1]。
在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中,相關人員要對動物檢查這一任務高度重視,嚴謹、細致地執行各項檢查活動,以確保動物疾病的及時發現、早期診斷。同時,相關人員在大規模檢查中若發現某養殖區域或動物個體存在異常情況,應進行針對性的二次檢查,在復核檢查結果準確性的基礎上,對動物疾病的發生原因、傳染范圍、病癥類型等信息進行綜合采集與記錄,為后續的治療與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據。除此之外,在正式開展動物檢查工作之前,相關畜牧防疫機構及其人員就應制定出有效的疾病防控預案,以便達成動物疾病檢查與處理的順利銜接,致力實現養殖戶經營損失的最小化。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只有保證畜牧防疫機構人員隊伍的素養優質,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才能做到先進、科學、全面。因此,在實際的疾病預防與養殖管理工作當中,畜牧防疫機構必須要樹立起“打鐵還需自身硬”的人才建設理念,積極采取教育培訓、業績考核、任務評價、團隊建設等多種活動形式,在為相關人員提供充足的學習機會、學習資源的同時,引導人員養成自主學習、自主創新、自我發展的主觀精神。
養殖戶的理解與配合,是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落實基礎。但從當前來看,很大一部分養殖戶缺乏對動物疾病的科學認知,這或多或少地對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構成阻礙。例如,在動物出現疾病癥狀后,一些養殖戶會選擇自主治療的方式,參照市場經驗或人類疾病治療方法,對動物進行藥物拌食、藥劑注射等處理。此時,由于在疾病判斷、劑量選擇上缺乏科學性,動物疾病不僅難以得到有效治療,還可能提高動物體的耐藥性,增大后續疾病治療的難度。此外,還有一些養殖戶對畜牧防疫機構有抵觸情緒,不愿“外人”參與到自己的養殖管理當中,導致防疫工作難以落實[2]。
現階段,我國畜牧防疫體系存在明顯的城鄉差距問題,農村地區獸醫站、動檢站的設施條件遠遠落后于城市地區。這一方面會導致農村地區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實踐活動缺乏工具支持,難以有效執行;另一方面,也會使得動物疾病治療與檢查的周期過長、難度過大,不利于動物疾病的及時控制,難以保證養殖戶損失的最小化。
對此,相關政府部門應明確認清我國農村地區作為畜牧養殖主要區域的現實情況,適當加大對農村地區畜牧防疫機構的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持力度,引進各類先進的檢查設備、實驗儀器,從物質層面上對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落實做出保障。同時,在投入充足、設備先進的資源條件下,相關人員的工作壓力也將得到大幅緩解,從而確保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創新當中,為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的持續發展帶來不竭動力。
總而言之,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對養殖戶效益保障與畜牧業運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相關人員在實踐過程中,必須要做好動物疾病的檢查、防控與宣傳工作,并積極進行知識學習與自主創新,以促進基層動物防疫效果的不斷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