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溪
唐山市食品藥品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河北唐山 063000
目前我國大部分基層地區,在動物疾病防控與副產品安全等方面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使得我國動物疾病的防控形勢愈發嚴峻。部分疾病屬于人畜共患病,不僅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還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必須加強畜牧獸醫防疫體系建設,在保障人們身體健康的同時,推動我國畜牧業的良性發展。
我國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的建設資金主要由國家財政提供,然而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財政撥款無法及時到位。目前我國基層地區的經濟水平較為落后,在畜牧業當中投入的資金十分有限,使得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無法及時地防控動物疫情,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目前,盡管我國基層已經建立了畜牧管理的相關組織與機構(如基層獸醫站與畜牧獸醫局、疫情預防中心等),并且發揮出了一定的作用,然而,這些組織與機構間尚未形成合力,管理比較松散,職責劃分不夠明確,遇到問題的時候相互推諉,使得“三不管”的現象一再出現。很多時候,這些組織與機構只是在“各自為戰”[1]。
建立健全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應當從體制與組織形式等方面入手。要建立全方位的基層畜牧管理機構,確保其與省市級畜牧管理機構建立直接的聯系,通過畜牧獸醫局以及鄉鎮獸醫站進行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的管理。要將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中的組織和機構設置成縣市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下屬部門, 使其沒有獨立行政權。
國家撥款的使用應當嚴格遵守“專款專用”原則,禁止私自挪用。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在人員方面,要配置專門的動物防疫工作人員, 統一由上級部門領導與指揮,認真負責地落實各項工作,并且及時匯報工作。
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專業的培訓活動,以此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養。要根據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組織開展學習活動,向工作人員傳授常見動物疾病與季節性流行疾病的相關知識與診斷手段,培訓工作人員專業化的疾病防控能力,教學正確的用藥方式與用藥禁忌,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等。積極引進先進的設備以及技術,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防疫水平,使其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同時,還應當安排工作人員到專業機構中學習,交流工作經驗,拓展知識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水平。
動物防疫工作是具有社會公共性質的安全保障工作,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在防疫工作中應當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責任落實到每個人的日常工作當中。
對于畜牧衛生防疫的相關工作應當進行細分,確保工作人員的分工明確,并且相互之間能夠合理地銜接與配合,如此才能夠避免工作出現盲區。
建設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各個環節的建設,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夠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確保工作的各個環節能夠落實到位,保證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找出責任人。
綜上所述,基層畜牧獸醫防疫體系的建設事關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當格外重視,做好各個環節的落實工作,不斷地優化以及完善體系的整體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為我國畜牧養殖業的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