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 寧平
摘 要:通過多年教學積累與生產實踐,該文總結了新時代對植物醫生即植物保護專業人才的專業素養要求,闡述了掌握植物生長規律知識、氣象與土肥知識、植物栽培知識、農藥與藥械使用知識、植物病蟲害識別與綜合防治技能等是植物醫生必備的專業素養。
關鍵詞:植物保護;植物醫生;病蟲害;專業知識;專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6-0089-03
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增強,特別是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食品農藥中毒事故時有發生,人們對生態環境質量、食品質量安全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健康安全的農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植物健康成長離不開植物醫生,即植物保護專業人才。
我國是農作物生產大國,同時也是作物病蟲災害多發國家。農作物病蟲害種類多、影響大、并時常暴發成災,這些病蟲害的頻繁發生,對農作物生長造成極大威脅,對我國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F代農業高速發展,迫切需要農業技術人員改善農業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提高農業生物自身的生產能力,對服務植物健康成長的植物醫生,即植物保護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農產品事關百姓餐桌安全,國家對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提出更嚴格更苛刻的的要求,所以植物醫生不僅要熟悉農作物種植制度、氣候條件、栽培條件,更重要的是掌握扎實的植保專業技術,確保生產的農產品與食品符合國家安全規范要求。筆者依據多年教學積累與生產實踐經驗,對職業植物醫生的專業素養進行了總結。
1 專業基礎知識
1.1 生物與環境知識 學好專業基礎知識是學好專業知識的前提條件。作為植物保護專業人員,必須了解生物的分類、形態、生理、生化、遺傳、生態與進化,認識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為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了解與作物溫、光、氣、水等農業氣象要素的變化規律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合理利用農業氣候資源,有效防御或減輕水、旱、霜、雹、風等自然災害;掌握農業氣象調控措施,能進行農業小氣候觀測與分析,能改變農田小氣候,為植物生長創造有利條件,降低農業氣象災害程度。了解我國土壤資源狀況,可以指導高產穩產農田建設,掌握中低產田改良技術。了解植物所需營養,可以診治植物缺素癥;對土壤組成、土壤基本性質、土壤肥力因素、植物營養原理、土壤養分與化學肥料類型及使用方法、有機肥料類型及漚制與使用方法、設施農業土壤的管理、測土配方施肥和安全施肥等有較清楚的認識;能判斷本地主要作物缺素癥狀,能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1.2 植物栽培知識 了解植物類型、植物形態結構、植物生長發育規律、植物代謝與生理生化過程;認識農田雜草主要種類及其習性特點;掌握土壤耕作制度與種植制度,能合理運用輪作、間作、套作技術防控部分植物病蟲害;了解作物產量與品質構成,熟悉作物生長與發育規律,熟練掌握農作物水稻、玉米、甘蔗、水果與蔬菜種子處理技術、育苗播種與定植技術、田間管理與瓜果修剪整形技術,作物栽培新技術新進展等。
2 專業核心知識與技能
專業核心知識與技能是本專業有別于其它專業的職業素養。作為植保專業人員必須掌握專業基礎,還需具備專業核心技術。
2.1 植物病害防控技術 了解植物生病原因、發生發展過程,能正確診斷常見植物病害;了解主要病原,掌握常見病原真菌形態特點,掌握真菌、細菌與病毒引起的病害特點,能診斷常見植物病害類別并能對癥施治;能準確識別農作物、果樹、蔬菜的主要病害癥狀、了解其發生發展規律,能綜合運用多種防治技術有效控制其蔓延;能正確調查植物病害發生程度,能預測植物病害發生情況;能根據作物生長苗情和病害的調查結果制定綜合防治方案并實施。
2.2 植物蟲害防控技術 認識普通昆蟲形態特征、蟲態與變態類型,了解昆蟲分類知識、昆蟲的發生與環境的關系;能根據農業昆蟲習性、發生情況與氣象條件,通過田間調查測報綜合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了解本地常見害蟲種類及其習性,能對癥施治;對本地作物重大蟲害有清楚認識及預見性,及時作出響應;熟悉本地農作物、果樹與蔬菜的害螨以及軟體動物的形態特點,掌握其生活習性與發生規律,制定綜合治理方案并實施;能在重大病蟲害發生前預警,能及提醒相關部門,及時指導農民防控。
2.3 農藥應用知識 農藥知識涉及植物化學保護知識與技能,要了解化學農藥毒性、農藥劑型及使用方法,掌握農藥分類知識,熟悉常用農藥的防治對象及使用方法;了解化學農藥對環境的影響,科學使用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鼠劑與植物生長調節劑,防控植物有害生物,保證植物健康成長;能進行農藥田間藥效試驗設計和統計分析;掌握安全優質作物生產規程,農業投入物使用規定,了解農藥安全間隔期,能用簡易方法測定農藥殘留量,熟悉高效低毒農藥;能指導農民正確使用農藥防治植物病蟲害。
2.4 植物檢疫技術 植物檢疫是國家或地方政府頒布法令,設立專門的機構,禁止危險性植物病、蟲、雜草及其它有害生物隨種子、苗木以及農產品等在國際及國內地區之間調運而傳入和輸出,或者傳入后為限制其繼續擴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植物醫生必需了解植物檢疫與植物保護的關系:植物檢疫是植物保護工作的一個方面,它是通過法律、行政和技術手段,防止危險性植物病、蟲、雜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人為傳播,保障農業林業生產的安全,促進國際國內貿易發展的措施。植物檢疫以立法手段防止植物及其產品在流通過程中傳播有害生物的措施,所以它具有法律強制性。植保專業人員必須了解植物檢疫基本知識:國內外植物檢疫概況,植物檢疫法規,植物檢疫機構與植物檢疫程序,各類危險性有害生物的檢疫處理。具備植物檢驗檢疫相關基本知識和技能,熟知國際植物保護公約、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檢疫條例,具備良好的植物檢疫服務工作素質。
2.5 有害生物預測預報技術 了解昆蟲生態與種群生態,病害發生與環境關系,生物進化與群落生態,有機體與生活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中的信息流,有害生物發生規律及行為特征;依據氣象條件土壤條件與作物生長勢進行綜合評估,對有害昆蟲進行預測預報及數理統計,對植物病害發生趨勢作出比較準確的估計,并制定可行應對策略。
2.6 現代植保機械維修保養常識 農業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領域,不同區域所需要的植保機械不同。植保機械泛指農業上用于防治作物病蟲害的多種器具,包括傳統噴霧器、誘蟲燈,還有近年應用的低空低量航空施藥的植保無人機等等。隨著國家農業補貼投入加大,現代化的植保機械正在進入農民的手中;為加快植保機械在農林牧漁業的應用,助推農業產業發展,植保工作者必需掌握過硬的植保器械使用技術;了解植保機械類型,農藝要求,植保機械的正確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項。機械化植保作業在農作物病蟲草害防治技能和知識等、植保機械在能節水省藥,減少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作業成本,集中滅殺病蟲害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7 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控 所謂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也稱綜合防治,是對有害生物進行科學管理,是指因地制宜協調多種手段把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允許水平以下。它包含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而充分認識人類活動對農業生態系統的影響,尊重客觀規律,對有害生物進行綜合治理、控制有害生物種群數量,保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除了具備了植物醫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與專業核心知識與技能,還需要制定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案并落到實處。只有靈活運用用植物檢疫、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學防治才能發揮專業特長,收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2.7.1 農業措施 農業防治是運用各種農業措施,改變環境因子,創造有利于作物生長及天敵發展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條件,從而消滅或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的治理辦法。農業防治是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基礎措施,對有害生物控制以預防為主,一般結合栽培管理措施進行,不需增加額外成本,對其他生物和環境破壞小,可長期抑制多種病蟲害,有利于保持生態平衡,符合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求,農民群眾易接受。掌握農業防治的一系列具體措施,如選種抗性良種、使用無害化種苗、改進耕作制度,或者合理輪作倒茬、正確套種與間種、合理的作物布局等。加強作物田間管理對防控病蟲害十分重要,如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及時整枝打杈、適當修剪、清潔田園等,對控制病蟲害發生都有重要作用。又如在適合的時間采收,用適當的方法、機具和后處理措施適時收獲作物,對病蟲害的防治也有重要作用。必須利用各種有效技術措施,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策略,才能持續控制有害生物,確保農業生產高產穩產、優質高效。
2.7.2 物理防控 掌握高溫低溫處理技術,黃板誘殺蚜蟲與白粉虱,藍板誘殺薊馬,黑光燈誘殺害蟲,果實套袋防治果實蠅,防蟲網室與防鳥網技術;了解輻射滅蟲技術、氣體調節害蟲窒息、水分調節控蟲技術等。
2.7.3 生物防治 所謂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謝產物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對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環境、害蟲不易產生抗性,生物來源廣,且有長期抑制作用。植物保護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生物防治對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有保護生物與生物防治意識,能靈活運用一批安全有效的生物農藥防控作物病蟲害。
2.7.4 綜合防治 作為植物保護專業人員,只有發揮植物保護專業優勢,綜合協調各種防控措施,包括植物檢疫、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學防治,趨利避害,才能保證作物健康成長,才能與環境友好共處,確保農產品安全優質,為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為人類服務。
3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現代化離不開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要保證讓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安全放心的農產品,離不開現代植物保護專業人才辛勤勞動。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補給平臺。植物保護專業人員必須是熟悉植物成長規律,掌握農業有害生物的發生規律與預測辦法以及防治策略,具備有扎實專業知識與技能,愛崗敬業,能傳播農業技術,有深厚愛農、務農情懷的,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的新時代植物醫生。此外還需要具備項目策劃、獨立工作、分析思考、創新思維、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知識運用的全方位職業能力,才能真正成為高素質的植物健康衛士。
(責編:張 麗)